到达累西腓之前,我并不知道弗拉维奥少年足校的深浅,只是联系人说,在她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一个小球场,一个教孩子练球的教练。来到这里才知道,巴西人随手甩出的一张足球牌,都能让你惊讶得嘴巴合不拢。
弗拉维奥的儿子若奥·维克多现在是西班牙马洛卡队的球员,生于1988年,迄今为止最辉煌的时期是在2009-2010赛季与斯科拉里、里瓦尔多在乌兹别克斯坦排名靠前的本尤德科共事。
弗拉维奥对来访的客人骄傲地介绍他儿子的点滴,和里瓦尔多等球星的合照,谷歌搜出他儿子在西甲与C罗、梅西同场竞技的照片;弗拉维奥本人也曾是累西腓市劲旅累西腓体育的守门员,另一面墙上挂着他征战巴西联赛的照片,从黑白到彩色,还有大大小小的奖杯,以及弗拉维奥自己获得的教练员证书。
这个小小的足校,起于弗拉维奥想将儿子维克多培养成才的念头,如今已经经营了接近20年,也已经成为累西腓当地有名的青少年足校之一,为巴西联赛输送了18名职业球员,最成功的当然是维克多——弗拉维奥成真的梦想。
足校,或者少年足球俱乐部,在累西腓当地遍地开花,有100多家像弗拉维奥这样个人开办或由俱乐部建设的小型足校,其中较专业的有20家左右,这些球队构成了当地几家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人才输送库。巴西足球之所以长盛不衰,也正与这些小球队的存在有密切关系,从累西腓走出的里瓦尔多等球星,也都是通过这样的基层足校,摆脱贫民窟,走上更好的人生路。
弗拉维奥足校就在一片贫民区和富人区的混杂之地,学生来自不同环境的家庭。第二天我们跟着球队去参加伯南布哥州少年联赛,坐的是一辆破烂的、顶棚滴着水的大巴,也有学生由家长开车接送。这是州的比赛,累西腓市每年的3月、8月和12月也分别有一次大型的少年锦标赛。大量的比赛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大约有50个家长在旁边观战,有几个大嗓门在场外的喊叫,有时连教练声音都压倒了。
听说中国的孩子都被当成宝贝,甚至被禁止踢球,弗拉维奥教练说:“其实家长不必过于担忧,人要倒霉,走路都会骨折,而我的学校这么多年来,只发生过3次受伤事件。只有让孩子锻炼,身体才会更强壮,才能避免受伤。”
足校的训练强度并不大,每周三次,一节课只有两个小时,为的只是让孩子们尽兴玩球,弗拉维奥甚至一再强调,如果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功课,他不会收这样的学生。“因为只有努力学习文化,才会有思想,足球也是需要思想的运动。通过教育,这些都会成为他们将来成长的资本,就算你成为职业球员,去欧洲踢球,也必须得懂英语、西班牙语才能更好适应环境,我的儿子维克多现在就能说俄语和英语;再者,有了文化,将来就业的选择会更多,否则只能挤足球一条路,那样非常残酷,对孩子们的人生也不公平。”
在地球的另一端,我似乎看到一点中国足球迟迟不能进步的原因。长期的弱势,加重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大人们想把每一个学习足球的孩子都打造成为球星,这样的压迫反而造出一堆没有足球创造力,也即弗拉维奥教练所说的没有“思想”的球员。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