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贵所整顿样本:做市商制面临整改
在此次整顿行动当中,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下称天贵所)未能幸免,而因为其在业内的地位,其整改情况备受关注。
在此次整顿行动当中,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下称天贵所)未能幸免,而因为其在业内的地位,其整改情况备受关注。
一位北方地区贵金属交易所执行董事透露,“天津贵金属交易所近来发展迅速,达到了几万亿的规模,从金融创新的角度来讲成绩不错,但他们的交易模式比如做市商制度与证监会下发的文件规定有一定冲突,所以在清理整顿时卡壳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了解到,此次针对天贵所的整改集中在其做市商制度之上。
一位接近天贵所的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许多交易场所模仿天贵所采用做市商制度,但目前做市商交易模式基本处于无监管状态。许多交易所纯粹地收取手续费,甚至给予客户错的信息目的就是让客户亏钱,然后从中牟利,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必须要出面来严加监管。”
那么在整顿行动升级的情况下,天贵所何去何从呢?
前述接近天贵所的内部人士透露:“天贵所方面最快八月底能公布整改方案,最迟不会超过10月份。但天贵所目前主要采用的就是做市商制度,如果取消,对于交易所的影响将无法估计,他们是想要保留做市商制度的,但其中存在着博弈,一切未可知。”
东升理财网首席策略师时旭则透露:“这一次天津贵金属交易所的改制在市场上流传了两个版本,一、天贵所可能会被并购到上海黄金交易所,二、如果保留做市商制度,客户可以直接跟交易平台对接。”
他表示:“市场也在观望监管层这次对天贵所的整改结果,想以此判断国家对金融创新的包容度。”
前述执行董事表示,“其实,并不是说一家交易所取消做市商制度就无法存活,它与撮合交易等模式相比各有利弊。”
“从国际上来看,混合制交易模式是大势所趋,海外交易所不会采取单一的交易模式,而是将各种交易模式糅合到一起,这样可以避免单一交易模式的风险。但这种模式要有匹配的交易系统,这对于这个处于发展初期的行业来说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慢慢转变。”其进一步表示。
(谷枫 韩祎)(编辑 巫燕玲)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