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组数据解读工业增加值8月急坠 放松货币能拉升工业吗?

2014-09-19 07:00

8月份的经济数据公布让外界吓了一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竟然下滑得这么厉害,只有6.9%。

8月份的经济数据公布让外界吓了一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竟然下滑得这么厉害,只有6.9%。

6.9%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0年来所少见,有且仅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出现过一段时间。

本文认为,目前的工业增加值急速下滑并非因为资金缺乏导致,而是需求端出现变化,因此指望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增加投资来改善工业增加值数据,无异于缘木求鱼,适得其反。

同比环比均不乐观

先看第一组数据(图1)。图中是1994年4月份至2014年8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数据。

从这个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十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跌到7以下十分罕见,有且仅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出现过,当年11月,这一数据只有5.4%,并且在随后几个月继续下探,只有3.8%,随后才出现反弹。

但反弹只持续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从2010年初开始,这一数据开始持续下滑,中间偶尔有一些提升,但从大趋势来看,2010-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直在下滑。

这个起伏的过程可以看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经济也遭受重创,但是4万亿救市政策让中国经济虚火旺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数据陡然走高。

这种依靠投资拉动的增长迟早得要面对现实,在外需和内部消费没有起色的情况,人为调控导致的经济“大起”迟早要面对“大落”的现实。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数据公布以后,市场对于国家出台新的刺激政策的呼声急速上升,诸如央行通过SLF工具注入5000亿元资金的消息也不胫而走,但官方没有证实。在这个数据公布的前不久,李克强在达沃斯论坛上表态,仍坚持定向调控,不会全面放水。当时,他应当已经了解到8月份的经济数据,他花很大篇幅讲述就业和小微企业等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市场期待的全面宽松从短期来看,几乎没有可能。但不排除未来几个月经济如果继续急速下探,那么宽松政策不可避免,毕竟保增长是第一位的。

再继续看第二组数据(图2),2011年9月份至2014年8月份三年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环比数据。

可以看出,环比数据处于跳跃状态,一会高,一会低。但环比增速下滑比较厉害的,在并不少见,但发生的月份不一样,如2012年4月,环比增速只有0.33%,次月环比增速马上恢复到了0.89%,这算是环比增速较大规模的反弹。此后的下跌之后,环比增速下滑之后的反弹也同样微弱,如2013年9月,环比增速0.65%,但次月也只微弱反弹到0.75%,随后环比增速连续三个月下滑才出现反弹。

从这可以看出,按照近三年的规律,如果环比增速出现大幅度下滑之后,次月一般会出现反弹,但反弹的力度也不会很大。但也不排除连续多个月持续环比增速下滑的可能。

2014年8月份,环比增速只有0.2,距离0相当之近。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月份,环比增速继续下探至0,甚至是负数。

第三组数据(图3),从三大工业门类(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角度来看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因素。

三大工业门类中,采矿业和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4.2%和8%,而第三类公用事业则下降了0.6%。

与去年同期增速相比,下滑最厉害的是公用事业,下滑了13.10%,另外两者均在5%以内。

相比去年,公用事业为何下滑如何厉害?这可能与用电量下滑有关,去年8月气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而今年气温则偏低,这导致了用电量的下降。不过,用电量下行不能简单单纯解读为天气因素有关。但是,天然气行业应当还处于高速增长期,为何没有抵消用电量的下滑?这还需要通过细分行业来分析。

多数行业增速低于8年平均值

第四组数据(图4)将显示分行业的情况。先来看,较上年同期增速相比,各行业的增速变化情况:

可以一目了然看到,较上年同期,增速上升的只有5个行业,其中两个行业异军突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13.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5.4%。另外两个微弱增速上升的是通讯设备制造1.8%,金属制品业0.3%,纺织服装、服饰业0.2%。

铁路的增速上升排第一位可以理解,为了稳增长,今年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铁路的投资,李克强前段时间也专门前往铁总考察。

但从整个图表来看,显然形势很不乐观,因为其他行业的增速和去年同期相比,都在下降。其中下降得最厉害的几个行业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3.9%;黑色金属采选业-12.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0.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7.8%。即使,增速上升的5个行业中,过去保持高速增长的行业,现在也只有微弱的增长。

那么,继续研究这些增速上升或下降最突出的几个行业的长期情况。先来看同比增速下降最厉害的三个行业的情况(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数据从2017年2月开始,其他的均从2006年8月开始):

从图5可以看出,这八年来,三大行业的整体增速均在下移。2008年底2009年初曾出现较大的起伏,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最高增速曾达超过40%,最低增速出现在2009年2月,只有6.3%。2014年8月的增速7%虽比最低值要高一些,但这一行业在这个期间的平均值是21.77%,而今只有三分之一的平均值水平。

再看另外两个行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最高曾达到18%,平均值是8.61,而这个月增速-1.7%是最低值。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最高曾达到27.1%的增速,平均值11.1%,而今只有3.4%,不过这个行业最低曾达到-6.3%,也是出现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

这三大行业,除一个行业增速为八年来的最低值外,其他两个行业也远远低于八年的平均值。电力生产受气温影响,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则和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密切相关。据中钢协5月份的分析显示,前5个月,钢铁投资进一步萎缩,新开工项目大幅减少。但有一个因素值得注意,这三大行业在去年的月度增速中,8月份均处于高位,这可能导致了今年的增速相对较低。

第六组数据(图6)是增速最高的两个行业的近几年的情况

从2012年2月以来的数据可以看出,从2014年3月开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一路走高,从6.7%的增速一直到达16.1%的增速,几乎赶上了2012年2月18.6%的增速。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波动幅度一直比较小,目前仍处于正常状态。

这两个行业属于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数据的支撑因素,但铁路投资在这轮投资结束后,未来再继续维持高增长几乎没有可能,但按照项目实施周期,目前增速应可维持一两年。

油气方面,据国家能源局官方网站转述国家发改委的数据,8月份,原油产量略有回落,炼油加工保持较高负荷;1-8月,国内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进口增长几乎翻番。这种状况与需求有直接关系,因为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943万吨,同比增长2.2%,1-8月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8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7%。

再看第7组数据(图7):

对各行业2014年8月份的数据和近八年来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行业在平均值之下,而且偏离幅度较大。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偏离幅度较大的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造纸和纸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非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等。

图8则是从产成品产量的角度来分析,从17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看,除了硫酸和乙烯在近八年来增速的平均值之上外,其他大多数在平均值以下,少数持平。

偏离幅度较大的包括汽车、微型计算机设备、平板玻璃、水泥、钢材、发电量、粗钢。这些产品,大多属于前几年增速较快的行业或相关行业,如微型计算机设备、汽车和房地产业。这几个领域的需求接近饱和,需求疲软,产量也自然在减少。

综合分析

目前看来,30个行业中,大多数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都出现了明显回落,低于近八年来的平均值。但是仍然可以找到影响这些行业下行的三大因素。

第一大因素是房地产业的下行,带来了与之相关的诸多行业的下行。其中包括钢铁行业,而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又影响到金属矿业的开采、生产等诸行业。从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速情况也可以看出,水泥、钢材、粗钢和平板玻璃都出现了大幅下滑。

第二大因素是用电量的下滑,这导致了包括电力生产、煤炭开采等行业的急速下滑。

第三大因素是几大主要消费品增速乏力,如汽车、微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等等。

其他因素还包括,反腐带来对高档餐饮相关行业的下滑。

从这几大因素看,目前的工业增加值急速下滑并非因为资金缺乏导致,而是需求端出现变化,因此指望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改善工业增加值数据,无异于缘木求鱼,适得其反。

再从支撑因素来看,相较于去年,增速较大的行业主要来自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和油气行业。这两个行业,铁路投资考虑到其周期性,应可维持一至两年。油气行业,受节能减排、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天然气使用和消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这一趋势目前应还可以继续维持。

要改善目前的经济状况,本文有三点政策建议:

第一,增速的换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当看到这轮增速下行主要是由于终端需求的萎缩而带来的,并非短期现象,不可盲目依靠货币政策来促生产,相反应当采取措施,促进出口,为过剩产能寻找销路。

第二,要寻找销路,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生产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的产品,在新兴产业中寻找核心竞争力。天然气行业增速较快是个典型,国家调控和消费需求的升级带来了天然气行业的增长,未来应还会保持这一趋势。同样,运输设备制造行业增速明显,也与国内中西部铁路投资加速和铁路加速“走出去”密切相关。

第三,应当看到,今年国家的宏观调控已更加重视就业,重视小微企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并且服务业的增速也有提高,因此也不必为工业增速下行过于忧虑,只要就业不出大问题,经济总还有挪腾的空间。

(作者邮箱:tanyf@21cbh.com。本文不代表21世纪经济报道编辑部观点)(编辑 衣鹏 张凡 申剑丽)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