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亿蓝图:体育产业投资空间猜想

21世纪经济报道 方璐 北京报道
2014-10-21 07:00

国务院于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到2025年,争取令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将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10月20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俱乐部及中国足协等体育界人士认为,该政策将推进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但真正的体育市场化尚需时间以及政府细化政策支持。

国务院于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到2025年,争取令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将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10月20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俱乐部及中国足协等体育界人士认为,该政策将推进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但真正的体育市场化尚需时间以及政府细化政策支持。

上述“意见”中提到,未来将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强调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

据新华社报道,“意见”指出,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强调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意见”明确了六方面任务。一是创新体制机制,简政放权,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推动职业体育改革,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二是培育多元市场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导企业做强做精,扶持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挖掘体育产业潜力,培育消费热点。四是促进体育与旅游、传媒、会展等业态融合发展,鼓励康体结合,支持金融、地产、交通、信息等企业开发体育领域产品和服务。五是丰富市场供给,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设施,发展健身休闲项目,丰富体育赛事活动。六是营造健身氛围,倡导健康生活,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开放。

体育产业或迎“朝阳期”

与此同时,“意见”还详细提出了七项政策支持,首先是大力吸引社会投资,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拓宽体育产业投融资渠道。二是完善健身消费政策,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群众健身。三是完善税费价格调整,在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水电气热价格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四是完善规划与土地政策,加强社区群众健身设施配建和改造,落实体育设施用地政策。五是完善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培养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支持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产业工作。六是完善无形资产开发保护和创新驱动政策,加强体育品牌建设,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七是优化市场环境,按市场原则确立体育赛事转播收益分配机制,放宽转播权限制,完善安保服务标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进行了鼓励扶持。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建设体育设施,开发体育产品,提供体育服务。

“意见”着重强调进一步拓宽体育产业投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产品、服务等企业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中小企业私募债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业务,增加适合中小微体育企业的信贷品种;支持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境外资本投资体育产业;政府引导,设立由社会资本筹资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体育发展专项资金等。

政策落地需要更多细则

5万亿体育产业规模的构想,加上一系列新的政策,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有哪些?“意见”中强调的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的重视,又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多大的空间?

10月20日,梅县俊城客家足球俱乐部总经理覃东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新政策改变了各企业、行业对体育市场的认识,体育产业如果没有资金介入很难推动,让企业体会到发展体育会得到利益很关键。但是,政府如何进行引导,怎么去搭台与企业进行沟通,真正引导企业介入很重要。

相比此次政策强调的“体育产业”这一关键词,体育界人士认为,体育距离产业化还有段路程。广东日之泉俱乐部董事长林勤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现在还没有进入产业这块,基本是赔钱,没有体现出体育真正价值。”

林勤认为,与国外不同,中国企业是“用企业的钱来搞体育”,新的政策出台对整个体育市场“十分利好”,但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政府执行力度是否到位关系着能否顺利实现体育产业的进展,未来球队肯定要推到市场上,与公众利益紧密结合,“脱离企业的框框”。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中国足协内部人士则表示,中国目前可以认为是比较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体育产业,李宁、361等一些运动品牌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体育产业,而是与体育沾边的企业。

关于到底何谓体育资产,有观点认为,就是价值,而通俗意义上讲的体育价值就是有人为这项消费支付费用。上述足协人士用“体育消费”来概括,他认为,国家引导群众培养健康理念很重要,更多人参与,更多赛事出来,继而推动更多产品出来。

针对“意见”中所提到的七项方面的扶持,林勤强调,第一条“大力吸引社会投资,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拓宽体育产业投融资渠道”很重要。“怎么拓展企业和政府的合作,政府的所作所为会带来直接影响,双方需要真正磨合。后面几点都不如这个重要。”

对于“意见”中提及的创新体制机制,简政放权,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推动职业体育改革,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林勤说,以往企业遇到过此类难题,都会解决,政府也给予了支持,但问题在于“企业要花很大努力和代价才能做到,包括场地费用、电视转播资源费用,最终还是要企业掏了钱才能解决”。(编委 徐万国)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