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他有一颗匠人之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孙伶
2014-10-25 07:00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木匠。”当58岁的Paolo Zegna说到这一点的时候,记者突然明白为什么眼前这位Ermenegildo Zegna集团主席,看起来和其他许多时尚品牌CEO不大一样。和那些穿着光鲜华丽、谈词间野心勃勃或幽默风趣的奢侈品集团领队人相比,他神情严肃、穿着低调质朴,戴着既不夸张也不俗气的细金丝近视眼镜,与人对话时腰板挺得笔直——这些使他看上去更像来自瑞士某家高校的学者,又或者让人立刻联想起伦敦萨维尔街上的老裁缝。

“我喜欢有质感的事物,这是从小想成为一名工匠的原因。”Paolo Zegna又补充解释道。是的,这位杰尼亚家族的核心领导人拥有一颗匠人之心。正因如此,他主导了杰尼亚集团对一家澳大利亚羊毛农场的收购,并坚持把纺织品材质和服装面料作为杰尼亚西装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来对待。

在这位抱有匠人情怀的商业集团主席眼里,材质和手工艺才是立足根本。“我并不着急拓展集团旗下零售店铺,更不愿意盲目扩张生产线。截至去年底,杰尼亚集团在全球的零售业务仍维持在546家门店、312家直营店的规模。我并不想增加店铺数量,只是在区域分布方面进行调整。”Paolo Zegna对记者说。虽然出生和成长在意大利人文气息浓厚的城市都灵,但Paolo Zegna的根在Trivero,这个位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镇,他的曾祖父Angelo Zegna从一名制表人转行进入羊毛市场,继而他的祖父Ermenegildo Zegna开创庞大的时装帝国的地方。杰尼亚家族使得当时还远离城市、显得有些孑孓而立的贫穷小镇,变成了意大利顶级男装面料的引领者、一个在国际时装界享有声誉的纺织品和手工业所在地。在Trivero,尊重手工业传统和追求精艺工艺的匠人之心,几乎是整个城镇的灵魂。和每一个Trivero人一样,Paolo Zegna也有这样“匠心”。1989 年,33岁的Paolo Zegna开始担任 Ermenegildo Zegna Holditalia S.p.A.的董事会成员,当时,他的堂兄Gildo Zegna是这个家族企业的第三代领导人。2006年12月,他被任命为集团董事长,正式成为杰尼亚家族的第四代掌门人。

和人们想象的不一样,这位时装品牌的管理者,并不总是出现在聚光灯照耀下的秀场或挤满意大利明星的浮华派对上。在为杰尼亚集团服务的三十多年里,Paolo Zegna有很多日子在与来自澳大利亚农场的羊只,或同位于Trivero车间里的纺织机打交道。

10月22日,上海时装周的最后一晚,Paolo Zegna带着杰尼亚集团最新投资拍摄的微电影《孵花》为时装周闭幕,在电影首映前夕,他接受了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专访。

《21世纪》:作为一个家族企业的第四代管理团队领头人,你认为自己的哪些特质使你从其他家族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Paolo Zegna:你知道,我从小想当一名木匠。这种喜欢质感、想要成为一名好工匠的心,在过去的大半生中一直左右着我。这一点正好和杰尼亚家族的企业价值观不谋而合。从成立初期到现在,杰尼亚一直是一家尊重传统、崇尚手工艺价值的家族企业,这也和许多意大利奢侈品家族企业所奉承的价值观类似。与其说是我选择了这个职位,不如说是家族选择了我。

《21世纪》:您的祖父Ermenegildo Zegna从无到有开创了杰尼亚这个时尚帝国,在你幼年和少年时期,他是如何培养或影响你的?

Paolo Zegna:我的祖父Ermenegildo Zegna离世的时候,我还很小。他健在的时候,我也很少得到父辈们手把手的教诲。那时候,祖父作为公司的开创者,而我的叔叔和父亲作为企业的在任管理者,工作都很忙。和他们相处的时候,我尽量做到安静,避免打扰他们的工作。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养成了仔细观察的习惯。我和他们的相处,总是在观察中度过。通过观察,我逐渐学会了独立分析人们做事的行为方式,懂得了应该如何通过现象看本质进行判断,继而如何做决策。相比之下,新一代的年轻人有更多的信息来源,他们可能很难有耐心沉下心去分析事物的本质,而对于事物的了解更容易流于现象。正因为这样,我总是鼓励我的下一代遇事必须付出耐心,独立思考。

《21世纪》:虽然没有得到祖父的亲手教导,您却和您的祖父一样热爱羊毛。他把来自内蒙古的山羊绒带到了Trivero,而你又收购了来自澳大利亚的羊毛农场。在这一点上你们不谋而合,不是吗?

Paolo Zegna:没错。从表面上看这是类似的“爱好”,但事实上正好反映了杰尼亚作为家族企业真正想一辈辈传递下去的东西:价值观。其实,无论是对哪一代家族掌门来说,我们真正想要传承下去的,不是企业本身,而是同一种价值观:尊重传统、崇尚工艺、鼓励创新。

上个世纪60年代,我父亲带我去澳洲农场,那是我在澳大利亚的第一次旅行。作为一个意大利小男孩,当我到达羊毛农场的时候,立即就被那里广大的地貌和优美的乡村景色吸引。直到现在,每次我有机会到往澳大利亚的时候,都要去一去农场,感受那里的美丽景致。这片美丽的草场上,也出产最美的美丽诺羊毛。出产这种羊毛的羊,对环境的要求很苛刻。它们最适宜的养殖地只在澳大利亚。同时,采集和制作这种羊毛也需要难度大、复杂程度高的技术和丰富的采制经验——而这些,也只能在当地最有历史、口碑最好的农场找到。从我的祖父将来自英国的纺织机械和内蒙古的优质羊毛引进到Trivero,创造了日后大获成功的商业模式之后,对于材质的追求一直就是杰尼亚这个品牌的DNA。我深知这一点,也希望自己能够继承父辈们的价值观,在寻找优质纺织材料的路上走得更远。所以,我从大学毕业和服完兵役之后便进入杰尼亚集团工作,主要负责澳大利亚业务,其中的工作重点便是寻找和维系与优质羊毛供应商的关系。杰尼亚年均消耗的顶级羊毛高达一百五十万公斤,而且每一捆羊毛都要经过人工触摸、评估等检测,以求在细度、质量和毛丛强度等多项指标中找到最完美的一批。即使在成为董事会成员和集团主席之后,我依然很关注羊毛和农场方面的动态,材质和纺织品本身就是杰尼亚品牌成功的根基。

今年7月,杰尼亚决定收购一家美利奴绵羊饲养牧场——澳大利亚阿基尔羊毛农场,这是我们进行供应链垂直整合的关键一步。通过直接掌控其主要原材料的生产环节,杰尼亚还可以展现杰尼亚对羊毛产业的一贯支持。阿基尔牧场目前已经营至家族第六代,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的新英格兰地区,此地凭借质地精良、弹性出色、低植物性杂质的羊毛而闻名。这个牧场上生活着约12500头绵羊和1000头牛,它们均采用现代放牧方式被开放式蓄养。完成这个收购后,我终于可以以原料生产者的身份正式进入羊毛生产领域。除了能够更好地了解牧民的日常工作,我们也可以通过投资来保护受到工业化量产冲击下的澳洲优质羊毛产业,使得这个羊毛家族的工艺和养殖理念世代传承下去。

《21世纪》:除了传承对羊毛和农场的热爱,以及相同的价值观,杰尼亚家族对下一代年轻人有何期待?

Paolo Zegna:比起期待下一辈成为优秀的企业家,我们更希望他们成为尊重上述价值观,热爱故土、善待自然的人。我的祖父Ermenegildo Zegna先生相信,一切好品质的产品都将美化我们周围的环境,而非破坏。他早先设计并建造了一条连接Trivero和Andrate的全景公路(Panoramica Zenga),他不仅参与设计了山脉景观,还投资种植了50万棵针叶树、杜鹃花和绣球花。我的叔叔和父亲Aldo和Angelo继承了祖父的愿望,完成了这条全景公路从Trivero到Bielmonte绵延14公里的建设,并在这里建设了一处居民区和一座滑雪场,作为工人的福利。我们这一代人也在继续祖辈们的事业,将这条公路延长到目前的26公里,现在这个占地100平方公里生态区被称为Zegna绿洲。也许我们的后辈会继续这项工程。

杰尼亚家族的传统,从来不是要求每一位年轻的家族成员成为家族企业接班人预备队员。我们对于下一代的教育重点,在于鼓励和启发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了解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继而鼓励他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他们想成为科学研究人员或者艺术家,我们也乐见其成,只要他们乐在其中。杰尼亚家族从来不担心后辈对管理家族企业失去兴趣。如果真的有那样一天,我们会聘请职业经理人打理公司业务,后辈们只需要成为董事会成员持有股份便已足够。(编辑 董明洁 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