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总统大选最后悬念:中产阶级选择谁?

21世纪经济报道 于盟 北京报道
2014-10-25 07:00

10月24日当地时间周五,巴西大选最后一次举行电视辩论,这场辩论过后所有的竞选活动都将结束,静待26日投票日的到来。

10月24日当地时间周五,巴西大选最后一次举行电视辩论,这场辩论过后所有的竞选活动都将结束,静待26日投票日的到来。

在今年这场悬念迭起的竞选中,被寄予厚望的“新鲜血液”社会党候选人坎波斯坠机身亡、他的继任者席尔瓦虽然在第一轮投票中出局,但她也收获了足够多的选票,令其余两位候选人均无法在第一轮获得超过半数选票,从而将大选拖入第二轮投票。

中产阶级选票最关键

根据第一轮投票结果的统计,在1.04亿张有效选票中,罗塞夫得票率为41.58%,内维斯得票率为33.56%,巴西社会党候选人玛丽娜·席尔瓦得票率为21.32%。从各个州的情况来看,红色和蓝色几乎各占一半。

她的失利导致“第三条路”走到尽头,对决的双方仍然是劳工党(PT)和社会民主党(PSDB)。这结果20年来都没有变化,但第三股力量的支持率一直在走高。

巴西民调机构Datafolha研究负责人阿利桑德罗指出,决定这场选举的力量既不是支持内维斯的富人也不是支持罗塞夫的穷人,而是中产阶级的下层——他们的收入超过申领低保福利的水平,但处境脆弱、一次经济冲击就能被打回“老家”——数量占选民总数35%。

这些人至少受过高中教育或者职业教育,摆脱了父辈的贫困,通过一张信用卡买得起平板电视和智能手机,但是还不足以搬离贫民区,只能勉为其难的依赖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乘公车而非出租车、即使排队也只能去公立学校看病、送孩子去公立医院上学。

从10月5日第一次投票的结果就可以看出,这既不是1998年社会民主党在各个州大获全胜、也不是2002年劳工党一次性翻身的年代了。

民众徘徊于眼下的不满和脱离贫穷的记忆之间,在对变化抱有期待和怀疑同时,寻找着新的面孔。

公平与效率之争

30年来巴西最为激烈和难以预料的总统选举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胜负不仅仅是现任总统罗塞夫选用红色为背景色而挑战者内维斯选用蓝色这样鲜明,更深刻的投射于左翼和中右翼几十年来的执政斗争中,甚至有人说,投票是在巴西的过去和未来之间进行选择。

罗塞夫的竞选广告中有这样一句话:“你还记得反对派执政时候日子是什么样么?”

1995年至2003年,在社会民主党和传奇总统卡多佐执政的8年间,巴西经历了国有企业私有化和“出口或者死亡”的经济改革,成效卓著的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但失业率和贫富差距明显增加。

分析人士指出,劳工党和罗塞夫的竞选成功地将社会民主党和内维斯刻画为“阴魂不散”,因为当他们掌权时,巴西出现了通胀和失业率的“双高”。

此外罗塞夫还对选民强化内维斯“精英主义”的形象。在劳工党的另一条竞选广告里,罗塞夫的导师、前任总统卢拉说,内维斯只会是“银行家”的总统。

言下之意,只有劳工党才为百姓“做主”。“你家人以前有工作吗?你以前有房子吗?你有车吗?你坐飞机旅行过吗?”竞选广告里一连串的问号令现政府支持者欢欣鼓舞,令反对派支持者无言以对。

但是另一方面,现政府治下的物价飞涨、经济停滞、基础设施匮乏和腐败问题又给了反对派口实,内维斯因此反击罗塞夫制造“当世妖魔”。

根据巴西统计局数字,2014年上半年巴西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经济负增长,理论上已经进入经济衰退,通胀也超过了政府设置的6.5%目标,大宗商品价格下滑令出口收入下降。但10月22日Datafolha民调结果显示,较4个月之前,对通胀持悲观前景的民众减少了,相信经济会转好的民众增加了。

《圣保罗页报》政治评论员Eliane Cantanhede分析称,罗塞夫在竞选中营销非常成功。“2014年巴西经济增长只有半个百分点,是所有新兴国家中最低的,即使这样她还在竞选中表示什么事都没有,而且还有很多人信她。” 在选举中,罗塞夫表示,她在连任后将会重启经济,重组政府的经济团队、恢复信心,她的核心仍然是政府干预。内维斯则承诺,一旦当选他不会做出剧烈的变化,而是本着保护既得利益的态度进行改革。

但也不尽如此。“如果罗塞夫继续当选,我也知道她有什么能耐了,这条路不通,国家(经济)没有增长,我自己也感觉到了通胀,”来自里约贫民区某发廊的民众在接受巴西媒体采访时说,“都说内维斯是精英主义,我不信。”(编辑 李关云)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