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股交中心8企业挂牌 四板公司首次批量转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谷枫 ,马春笛 北京报道
2014-11-01 07:00

10月29日,8家此前在齐鲁股交中心挂牌的企业正式集中转移对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股转系统”)。这也是新三板扩容以来,“四板”批量向新三板转移企业的首次尝试。

10月29日,8家此前在齐鲁股交中心挂牌的企业正式集中转移对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股转系统”)。这也是新三板扩容以来,“四板”批量向新三板转移企业的首次尝试。

对此,一位江海证券的人士认为,此次齐鲁股交中心与股转系统的对接,是齐鲁股交中心对自身的重新定位,表明齐鲁股交中心愿意成为资本市场的孵化器和对接平台。

而股转公司方面则表示:“下一步,我们希望有更加合理快捷的转板机制,鼓励更多企业在门槛较低的场外市场先行挂牌,达到一定年限后自动转板。比如挂牌四板市场达2年后,可以直接转三板,然后逐步推进。”

四板首次集中对接三板

如此集中的由区域性股权中心(俗称“四板”)转移至新三板,目前尚属首次。8家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的挂牌企业完成与股转系统的对接转移试点,成为落实国务院决定关于建立不同层次市场有机联系的先行者。

事实上,在宣布此次批量挂牌新三板之前,8家中已有5家成功挂牌新三板,分别是德州可恩口腔医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齐鲁华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迪浩耐磨管道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东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威海华东修船股份有限公司。

剩下的3家当中,山东征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同创汽车散热装置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还在在审名单当中,而山东宇虹新颜料股份有限公司已获得股转系统的挂牌同意函,等待挂牌。

这8家公司当中,4家由江海证券主办,2家由齐鲁证券推荐,其余广发证券和国海证券各主办1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联系到江海证券负责4家挂牌业务的项目经理史学虎。他表示:“我们很看好齐鲁股交中心与股转系统的通道。”

“齐鲁股交中心与新三板的试点通道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它使得审核流程大大缩短,审核进度加快,后期挂牌工作也得到了极大的推进。这大大缩短了时间成本。”史学虎向透露,目前还有几家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的企业也在寻求挂牌新三板,只是时间暂未确定。

而齐鲁股交中心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齐鲁股交中心将以此次首批挂牌为契机,积极探索与全国股转系统合作的有效途径。未来将与股转系统在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培育、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构建转板工作机制等方面加强合作,助推挂牌企业进入更高层次资本市场。

对此,股转公司方面指出,股转系统本身也在积极研究与其他市场层次的合作对接机制,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四板”承上启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双方早在新三板正式开闸扩容之前便已经达成了共识,2014年1月16日,山东省金融办和全国股转系统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确定双方共同建立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和全国股转系统的有机对接机制。

作为区域性资本市场平台,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在合作中起到纽带和桥梁作用,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地方性的企业的证券化把了第一道关。

“当时挂牌齐鲁股交中心,是由于政策支持引导。挂牌后对于公司的内部规范化管理和形象塑造方面的确实有很大的帮助。”齐鲁华信的董秘侯普亭告诉记者。

然而,当企业在“四板”发展受到限制的时候,转板到新三板变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事实上,新三板能做到部分“四板”做不到的事情。

一位股转系统的内部人士表示,现阶段新三板与“四板”的主要区别在于挂牌公司股东人数能否超过200人,而“四板”须严格执行挂牌公司股东不能超过200人(非公开)的要求。

以此次转板的8家企业来说,山东征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华信都属于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企业,如果不转板至新三板,公司就无法继续留在资本市场当中,因此转板成为必然。

除了类似于股东人数不能超过200人这一条之外,“四板”更加寡淡的交易也是让一些企业摘牌转板的因素之一,侯普亭告诉记者,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时没有交易,没有融资渠道,因而齐鲁华信在资本市场上的蓝图也无从实现。

对此,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宏华表示,全国股转系统与齐鲁股交中心在功能定位、服务对象等方面具有差异和互补性,齐鲁股交中心能够发挥培育孵化作用,为全国股转系统源源不断地输送企业资源,双方建立有效对接机制、实施双向转板具有良好基础和广阔空间。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