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深处
2014-12-25 07:00
【编者按】
雷山县16万总人口中,13万人是苗族,居住在大小不一的村寨里,并根据服饰、习俗上的区别,分为长裙苗、中裙苗、短裙苗和百鸟衣苗四个主要的支系,繁衍着丰富而独特的苗文华。
早在明清,黔东南州所属地带被称为“苗疆”,经过漫长的迁徙历史,这里成为中国苗族最核心的聚集地。而雷山县又居深处苗疆之腹地。和贵州许多地方一样,这里地形破碎,平地极为少见,交通非常不便,但这却也使其较为完整地保留着苗族的传统民俗民风。
苗族最为醒目的标记是女性服饰。这是一个女人尤其爱美的民族,无论是织染、刺绣还是银饰,大多便是为了装饰女性之美而生长。能工巧匠们,经过漫长的技艺积累,发展出出色的技艺,代代相袭下来,持续着为爱美之族服务。
我们在雷山重点关注的苗族服饰中的刺绣和银饰,它们相互组合搭配,共同装点女子的盛装,装扮每一个苗族的盛大节日。这些服饰除了本身之美外,也反映了女人自身的勤劳与贤惠,和其所在家族的财富与背景,并在许多方面记录了苗族的图腾和历史,被誉为苗族人“穿在身上的史书”。
苗族爱美,也爱鲜艳,就像热爱生活,和大山里的四季锦绣。它们将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呈现在银饰里、刺绣里,给自己用,或者传给子女。如此往复,苗民族的偏爱与情感,在大山里传衍不息。
本期锦绣,我们将以“口述史”的方式,讲述一名苗族银匠和一名苗族绣娘的故事,希望能由此拼出一个苗族服饰的大概样貌。
文/图 许伟明(编辑 许伟明)
本APP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