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报告:广东富豪最多 财富传承重要性大幅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晓 北京报道
2015-05-26 14:41

5月26日,招商银行与贝恩管理顾问公司联合发布《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末,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1千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已超过100万人,相较2012年增长了33万人,而相较2010年已经翻番。高净值人群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112万亿元。报告还显示,高净值人群的地域、行业分布和投资观点也正契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

5月26日,招商银行与贝恩管理顾问公司联合发布《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

报告显示,2014年末,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1千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已超过100万人,相较2012年增长了33万人,而相较2010年已经翻番。高净值人群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112万亿元。报告还显示,高净值人群的地域、行业分布和投资观点也正契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

在高净值人士地域分布上,报告显示,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和四川等7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数超过5万人。其中,广东的高净值人数率先超过10万人,达到13万人;四川成为首个高净值人群数量超过5万人的内陆省份。同时,新疆、湖北、陕西三省高净值人士数量增速全国前三,而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增速较慢。

报告指出,高净值人群增长亮点集中在中西部,受益于西部大开发及中部崛起等战略的进一步推动。而未来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创新战略等政策的带动下,将继续保持较大增长潜力。

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高净值人群的投资观点也在发生新的变化。

在受访调研的2800多位高净值人士中,约19%考虑在未来两年增加实业投资,约57%选择保持,而有24%考虑减少投资。在投资领域上,投资热情相对集中在创新行业和消费服务业,而仅有不到10%考虑增加对传统制造业的投资。

招行副行长刘建军表示,部分身处传统行业的高净值人士虽然在经营原有企业,但限于产业经济周期波动、利润下滑和竞争加剧,也在积极布局新的投资机会,体现在国家引导的创新型行业方向。而增加在实业投资的比例有所提高,表明高净值人士看好在稳定环境中的发展信心。

从2014年后段,伴随着中国股市持续回暖。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中权益类产品(二级市场、公私募产品等)的占比上升。超过93%的受访者表示在未来两年会考虑保持或增加金融投资。即便如此,“财富保障”仍然是高净值人士的首要目标,而“财富传承”的重要性排序则从两年前的第五位跃居到了第二位。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开始系统考虑和规划将物质、精神财富如何有效传递给下一代。

报告还指出,国家鼓励行业创新等政策激发了活力,催生了许多基于互联网技术或平台的新型致富模式和“新富人群”的涌现。新富人群大部分是因从事互联网等信息产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创新型行业而在近几年实现了个人财富的快速增长。从职业构成来看,以一代企业家为主,在新兴行业通过自主创业致富;另外还有部分是职业经理人或企业高管。近80%年龄在三十到五十岁之间,75%新富人群的可投资资产处于一千万到伍千万之间,属于高净值人士的入门级别。

综合各项宏观因素对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的影响,报告还预计,2015年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将达到126万人,同比增长22%;高净值人群持有的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到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中国私人财富市场持续释放着可观的增长潜力和巨大的市场价值,前景看好。(编辑:赵萍)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