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美国波音公司在京发布针对中国市场的最新《当前市场展望》报告,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6330架新飞机,总价...
8月25日,美国波音公司在京发布针对中国市场的最新《当前市场展望》报告,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6330架新飞机,总价值约为9500亿美元。
“未来20年,中国民航机队的规模将增加到现在的近三倍,从2014年的2570架增加到2034年的7210架。”波音民机集团市场营销副总裁兰迪·廷塞斯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预计2030年中国就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民航市场。而这一也是波音罕见地给出了中国跃居全球最大航空市场的确切时间,“过去这些年我们的预测偏保守。”兰迪·廷塞斯坦承。
逐步上调预期
尽管近期中国国内与全球资本市场都在剧烈动荡,但美国波音公司依然上调了未来20年中国商用飞机需求量的预测。兰迪·廷塞斯表示,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6330架新飞机,总价值约为9500亿美元。
按照波音的预测,到2034年中国新增的飞机占全球型飞机总数的16.6%,占全亚太地区新飞机总数的42%,其市场价值亦占据了全球新飞机总价值的17%。此前数年他一直只是用了“未来二十年内”的含糊表述,从未给予准确时间节点。即便在2014年时,波音方面对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场的预期是在2033年左右。
时隔一年,波音终于改口,与空中客车及国际航协方面的预期达成一致。后两者过去一年都曾认为,在2030年中国民航市场赶超美国将会成为现实。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航空运输市场,波音预测,“截至2034年单通道飞机市场将需要4630架飞机。该细分市场受到了快速发展的新兴航空和低成本航空,以及继续扩张的大型成熟航空公司的推动。在中国,目前低成本航空只占单通道市场份额的8%左右,但到2034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25%-30%。”
由于中国不断增长的中产人群、新的签证政策以及经济增长等综合因素的推动下,中国航空公司国际航线拓展的势头将得以延续并加速。波音预测宽体市场将需要1510架新飞机。兰迪·廷塞斯强调,得益于几家领先的中国航空公司运营越来越多的747-8洲际客机、777-300ER以及787梦想飞机,中国航空公司在过去三年中远程国际航线运力已增加了一倍以上。
波音对中国市场的预期,显然较上年有了不小的变化。2014年,波音预测未来20年间中国需要6020架新飞机,总价值达8700亿美元。才一年时间,对中国市场的需求预测就增加了310架新飞机。
兰迪·廷塞斯认为,从2004年到2014年十年间,中国的民航市场复合增长率一直保持两位数,国内市场增长率达12.6%,而国际市场的增长率更是达到13.4%。“中国国内航空需求旺盛,北上广之外的国内航线不断增多,这些点到点的航线增长达20.3%。另外由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带互联互通增多,区域性国际市场份额也在提升。”
“从2013年起,中国航空公司更是加快了远程市场扩张,新辟超过5000公里的航线30条,远程市场增加50%,远程航线市场份额增加超过10%。” 兰迪·廷塞斯表示。
加之我国去年提出“一路一带”战略,民航局对中国航企走出国际市场也有了部署,料会加大中国远程客机的需求量。今年上半年,东航与海航均发布了大笔融资购买飞机的计划。两家公司拟定向融资150亿及240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购买飞机。
本土市场增速超预期
对比其他两大竞争对手对中国市场的判断,波音似乎还是最乐观的那一个。
目前,空中客车公司和中航工业集团都尚未披露2015年中国市场的预估报告,但在其2014年的市场研报中,空中客车判断未来20年中国将需新增民用客机和货机超过5300架,价值8200亿美元。中航工业集团则预计,未来20年我国共需要新增民用客机5483架,其中大型喷气客机4491架,支线飞机992架。相比较之下,波音去年的预测中国需求已经达到6020架新飞机了。
兰迪·廷塞斯告诉记者,波音采用的数据和资料不仅包括全球180多个航空公司和60多个国家民航部门的相关航空规划资料外,还有各个航空公司对自身机队的战略规划,这些宏观与微观数据相交汇形成了波音自己对市场前景的判断。
不过,对于中国市场的判断,过去十几年来波音显然是严重低估了。记者翻查了2001年波音对中国市场的研判报告,当时波音预计中国将需要大约1764架民用喷气飞机,价值1440亿美元。波音曾认为,到2020年,中国拥有的客机数量将超过2209架,相当于世界机队的7%。
但仅仅过了十五年,中国民航市场的情况就远超出了两家飞机制造商的预期。
截至2014年底,中国民航的飞机数量已经达2570架。兰迪·廷塞斯表示,波音预测的飞机交付数量一直低于实际交付量。而波音和空客方面均向记者表示,近几年向中国民航交付的客机量都超过100架,如2014年波音向中国航空公司交付破纪录的155架飞机,空客也向中国各航空公司交付153架新飞机。这样的交付速率还依然要保持下去。
(编辑:陈时俊,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chensj@21jingji.com)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