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许坚白还是个小孩时,我喜欢漫长的暑假。打开电视,虽然只有八个按钮八个频道,心里却涌动着看电视的无限欲望。下...
许坚白
还是个小孩时,我喜欢漫长的暑假。打开电视,虽然只有八个按钮八个频道,心里却涌动着看电视的无限欲望。下午三点的《西游记》,六点档的动画片,晚八点两集连播的电视剧……那是我和电视机的古典时期,我在片尾曲响起时升起惆怅,不知道剧情会把男女主人公坎坷的情路引向何方。没有网络没有八卦,我躺在凉席上暗自琢磨六小龄童怎么飞上天,两生花的故事难道真要找一对一对双胞胎来演?在电视报的边边角角,我搜罗着喜欢的明星的信息和幕后花絮。
当“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第一次看到傍晚五点半的娱乐节目,第一次在网络上搜到偶像的官方论坛,我也一度欣喜。直到我完全度过青春期,对偶像的关注才日趋减弱。所以,如果有节目让观众看到明星起床吃饭叠衣服坐地铁吵架恋爱玩游戏,我想这种360度无死角的真人秀一定不会缺少观众。时下明星真人秀火爆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原因,大概就是普通人对偶像在幕后真实生活的关注。
不过且慢,如果宁静起床后真的像住你对面不扔垃圾的女邻居一样邋遢,恐怕没人会去看《花儿与少年》的第二集,更别提第二季了。成功的真人秀即便不是明星,也得是准明星,具有在镜头面前表演真实的技巧。2011年春节期间的一台情感谈话节目刚刚播出就吸引了我们全家,然而我们的确并不相信坐在玻璃屋里的嘉宾就是当事人自己。理由很简单,有几个普通人会在哭得撕心裂肺的时候还能保持面部表情的美感和说话的流畅呢?反过来说,我们当地地方台的情感谈话类节目就是因为太过真实地展演了眼泪、鼻涕、脏话和歇斯底里而无法冲出地方台的小圈子。这是真的,住我们楼上的阿姨因为养老问题上过这档谈话节目,但我们毫无兴趣观看。她每天碰面时和邻居吐槽婆婆和小姑子的神态我们太熟悉不过,不需要专门打开电视观看她家的家长里短。
一台好的真人秀节目就像裸妆,所谓的自然也是精心营造的。真人秀成功的奥秘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不要小看摄像的功劳,知乎上有人对比,郑爽黑眼圈严重,拍出来皮肤却仍然白里透红,但另外某卫视的真人秀里,年纪最小的女星也被拍得皮肤粗糙。自带美图秀秀是提高收视率的法宝,从一开始,《快乐大本营》的观众比任何央视晚会的观众都有镜头感。因此,某个唱歌比赛节目的观众因扮演得太过投入而遭人诟病,其实只是承袭该台多年以来的传统啊。
真人秀其实并不追求真实,而是追求一种制造出来的真实。顾名思义,真人秀是真人出演的一场秀,所以,无论观众是否纠结于真人秀有没有剧本,依靠后期的剪辑、字幕和评论,真人秀都会被修剪成一档追求戏剧性的节目。不过,倘若你以为秀演技就是人们放弃观看真人秀的理由,那也未免太简单化了。在《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的开头,剧组特意让每对父子单独待在封闭的空间里等待采访,一个小时里,我们看到刘烨不断地玩手机,对儿子的发问心不在焉,和现实中好多年轻父亲的行为如出一辙。而演员夏克立却能够和女儿玩游戏,轻松度过这段独处的时光。这诚然是一个被设计的环境,但它的确揭示了家庭关系里一定程度上真实存在的问题。如果观看节目的年轻父亲都能反求诸己,不少家庭里小孩缺少陪伴的状况多少会有点改变。《花儿与少年》里,和不熟悉的人一起旅行,一直以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明星彼此之间的摩擦与协作,不也折射出追求个性的现代都市人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吗?
信息时代,任何一件事物的流行都像是施加了魔法,什么莫名其妙地流行了,为什么流行,那里好像埋藏着一个秘密。坦白说,我们永远是蒙在鼓里的看客。这魔法可能浅薄,但,我们还是被它迷住了。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本身就是浅薄的。然而真的是娱乐至死吗?也许不需要如此悲观。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声光电的时代,就没有必要掩耳盗铃。正如一切综艺节目都有可能变得糟糕一样,一切综艺节目也都有向良性发展的可能,关键就看它在叙事当中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激发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之后,又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导向何方。在这个意义上,“导向大过天”里的导向,还真是不可缺少。
据说,在刚刚过去的暑假,先后有二百多台真人秀节目上演。且不说这良莠不齐二百多档节目究竟有多少观众,如此扎堆的真人秀,是否也会蚕食其他节目的制作资源?比起电视剧来说,真人秀俨然是出名最容易、来钱最快的节目了。真人秀在烂剧扎堆之时异军突起,然而短时期内的井喷,也必然会消耗观众的耐心,造成审美疲劳。所以,当暑期落下帷幕,真人秀已呈现出渐渐淡出的迹象。(编辑 李二民)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