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大课题组:2015年中国全年GDP增速约为6.9%

21世纪经济报道 何苗 上海报道
2016-01-18 20:38

据上财课题组测算,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继续放缓,全年GDP增速约为6.9%。

2015年中国经济年终答卷将出。

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中国2015年经济增长数据,包括GDP总量、三大类产业,以及九个门类行业的数据。

近日,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也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2015-2016)》。据上财课题组测算,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继续放缓,全年GDP增速约为6.9%

上述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持续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结构调整和内外需共同疲软的影响之外,发展驱动转型滞后、政府主导动力枯竭、国企产能过剩挤压民营经济、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官员施政严重不作为以及对于“新常态”的理解偏差这五重原因是更重要的原因。

此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短期的,治标不治本,并且其效果正呈现边际递减的趋势。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流动性不足或需求不足,而是缺乏让经济持续增长的驱动力,激发效率提升和创新驱动的长期制度性安排匮乏才是根本。

在稳增长的前提条件下,上述课题组认为,当前的政策选项是加大定向减税力度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类企业等新兴产业提供结构性税费优惠鼓励扩大投资,调节直接税和间接税的相对比重释放消费潜力,其代价是增加赤字和政府债务。同时,当前物价水平比较稳定,有政策空间进一步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是其代价是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大,在当前资本项目开放步骤加快的背景下面对更大的资本流出风险。

因此,中国下一步的改革应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个发展理念上来,以市场化、法治化、和谐发展的结构性改革来同步解决做什么、谁去做、怎么做的问题,将需求侧发力和供给侧改革、短期增长和中长期发展有机结合,其关键是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行松绑放权和市场化制度性改革,正确理解发展的逻辑和治理的逻辑及处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以下为上财高研院主要观点:

  1. 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但消费信心明显下降。

尽管2015年第三季度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上半年略有上升,但前11个月累计增速仅为10.6%,较2014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由于国内的社会公共服务还不健全,加上经济下行带来的收入下降担忧(课题组的计量分析显示,消费对收入的弹性约为0.6),以及受股市大幅震荡的影响,自2015年6月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均呈现明显下降。同时,迅速发展的海外代购对国内消费市场形成越来越大的影响。由此,内外双重因素拖累社会消费,增长后劲不足。

WeChat_1453120221.jpeg

2. 投资价格持续负增长,投资增速大幅下滑。

制造业和房地产业

的投资占比都处于下降趋势,短期难以逆转。虽然政策性基建投资的占比被动上升,

但仅占投资的 23.4%左右。 

WeChat_1453120349.jpeg

3. 企业利润持续负增长,实体经济低迷,引发企业倒闭潮。

1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利润值同比下降-1.9%,而2014年同期水平是正增长5.3%。基于对珠三角制造业倒闭的调查看,家具、纺织、电子、陶瓷等行业是停工、破产倒闭的“重灾区”。

WeChat_1453120014.jpeg

4. 国际贸易压力凸显,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改善作用有限。

课题组测算,中国的出口汇率弹性为-0.36,进口汇率弹性为-0.48,弹性绝对值都远小于1,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改善作用有限,也不会大幅增加进口需求。而出口和进口的收入弹性分别为4.4和1.2,这显示出口和进口均对需求敏感,出口尤其敏感。因此中国出口的恢复将主要取决于世界经济回升和国际对华产品需求的改善。

5. 国际资本大幅流出,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

2015年以来,人民币相对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贬值压力和资本流出相互促进,是当前影响中国金融稳定和外汇市场稳定的潜在风险因素。

6.  地方债务暗藏长期金融风险。

中国债务积累已达到较高水平,对债务顺利置换提出了较大挑战。

WeChat_1453120513.jpeg

(作者:何苗 编辑:胡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