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知未来, 点燃科技人生
文 华钧2015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馆二楼的一个展厅内,由三星电子赞助并承办的“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总决赛在...
文 华钧
2015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馆二楼的一个展厅内,由三星电子赞助并承办的“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总决赛在一片紧张而快乐的气氛中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总决赛选手轮流上台介绍他们的科技创新发明,学生们看上去稚气未脱,但却不时说出几句让人意想未到的话。“我们团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们对于中国人创新能力不足的印象。”一位上台发言的选手说。
“SOLVE FOR TOMORROW”是三星电子全球公益项目之一,旨在运用三星尖端科技、创新经验和丰富的全球优质资源,为全球青年学生搭建交流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平台,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培养社会担当,实现科技之梦。“SOLVE FOR TOMORROW”最早是在美国成功进行,后来扩展到中美洲、拉丁美洲和新加坡等地方。2013年三星电子把这个项目引入到中国,与中国科协、团中央和中国科技馆合作,一起举办“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科普创新大赛。
据三星电子大中华区企业沟通部副总经理张虹介绍,2013年时,参与这个大赛的人数不到1万人,2014年增加到2万人,到2015年,高中生和大学生选手加起来有3万人。“我们正在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这个项目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发展到现在,已经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感觉很欣慰。”张虹说。
经过全国初选和五地复赛,登上总决赛舞台的47支优秀团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他们当中既有从一线城市的院校走来的有力竞争者,也有从二、三线城市普通院校涌现出来的佼佼者。
来自鲁东大学的追梦人团队从上海赛区风能利用命题的竞赛中成功突围,今年第三次带队参赛的王德法老师透露,由于学校项目资金支持有限,他和学生只能通过“变废为宝”的方式为实验搜寻材料。此前学校连续三年参赛却始终屈居第二,“过去的比赛中,我们一直是风能利用的第二名,但是今年命题的改变给了我们新的希望。”王老师说。从美丽的滨海小城烟台出发去到上海参加复赛,再辗转至北京竞逐总决赛桂冠,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给鲁东大学的队员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和喜悦,更是在科技之旅后,阅历的充实和思维眼界的开拓。
北京四中的阳光小屋团队带来的创意作品让人眼前一亮,相比于其他地区的学生,来自一线城市的北京四中师生拥有更具优势的科研资源保障,身处的环境也离最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更近一步。团队队长张宇臻说:“参加这项比赛让我们收获很多,能够和全国的科技精英一起交流和学习,还有很多资深的评委专家给予我们指导和建议,参加全国总决赛对于我们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和锻炼,这样的经历让我们更加自信了,明年我们一定还会再来。”
除了场内紧张激烈的比拼,今年总决赛特别新增的情景演出和现场助威活动给所有到场者留下深刻印象。在情景演出环节,三位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演绎着他们与“探知未来”的故事,诠释了孩童时期、学生时代和初入社会三个人生阶段对科技梦想的执着追求,以及“探知未来”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带给他们的成长和改变。舞台下掌声不断,表演者仿佛就是所有经过大赛洗礼的科技青年的缩影,并且这种坚持追寻科技梦想的执着精神在参赛选手身上不断产生着共鸣。
所有总决赛冠军团队的成员都将获得由三星电子提供的赴韩国交流学习的机会,进一步开拓视野,了解世界领先的前沿科技。一直以来,三星电子努力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希望通过自身全球化的优势资源,为广大青少年带来成长和改变,以此项赛事为平台,培养青年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为中国社会提供创新和变革的力量。
对于一般人来说,科技比较遥远、冷冰,就像实验室、黑板、公式一样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但是,在这样的竞赛过程中,参与者会发现科技特别有趣。“我们想把科技特别好玩的一面展现给大家,来吸引年轻人更多地关注科技领域。我们还考虑到了中国孩子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弱,学生在学校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接受填鸭式教育。我们希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张虹说。这项大赛与其他大赛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其他很多大赛学生在网上直接递交就完成了,而三星电子的这个大赛是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作品必须是由选手亲手做的。
除了大赛本身以外,这个项目还为获奖选手带来了很好的与外界交流之机会。2013年三星电子安排获奖选手去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参观,并让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老师直接与参赛选手对话,就世界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与他们沟通。2014年三星电子带着学生去了CES(每年初在拉斯维加斯科举办的消费电子展),让他们深入了解前沿科技。这一次三星会安排孩子们去韩国,让韩国科技界人士与学生对话。
参加这样的大赛有可能会改变一个年轻人的人生轨迹。四川大学有一位叫梁丰研的学生,曾两次参加“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的比赛,2014年曾是成都赛区的双料冠军。两次参加大赛的经历改变了梁丰研的人生,以前他不知道未来要从事什么行业,参加大赛之后,他确信未来会从事科技研究方向的工作,通过大赛平台梁丰研也认识了很多爱好科技的朋友,他先是去台湾做了交流学生,后来又收到很多方面的邀请函,2016年会去香港继续他的科技人生。(编辑 张述冠)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