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煤业2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同煤集团”)转让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燕子山矿整体资产(含负债)。此次转让对价为182759.97万元,转让事项已获山西省国资委批准。
在大同煤业(601001)手中被“攥”了四年,燕子山矿又被其转回母公司同煤集团。
大同煤业2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同煤集团”)转让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燕子山矿整体资产(含负债)。此次转让对价为182759.97万元,转让事项已获山西省国资委批准。
公告称,此次资产转让完成后,公司将不再向同煤集团承租燕子山矿相关土地使用权。
据了解,燕子山矿原隶属于同煤集团,1988年12月正式投产,矿区面积48.3932平方公里,生产规模400万吨/年。2010年9月,为解决与控股股东同煤集团的同业竞争,大同煤业将之收购,收购实际交割时间为2012年1月1日,实际收购对价为177231.89万元。
如今四年过去,大同煤业发布公告称,由于燕子山矿上部侏罗纪煤系采矿权归属大同煤业,而下部石炭系采矿主体为同煤集团,“客观上形成上下两个煤系不是同一采矿主体的问题”,由此大同煤业将其转回同煤集团。
大同煤业方面表示,此次向同煤集团出售的燕子山矿,近年由于开采难度增大、煤炭价格下跌等影响,使得利润下降、持续亏损。记者了解到,燕子山矿2014年净利润为-55835.86万元,2015年一季度净利润为-13361.19万元。由此,将燕子山矿转让给同煤集团,也不失为大同煤业“甩包袱”之举。
而类似的“甩包袱”还曾发生在2013年10月。彼时大同煤业向同煤集团转让同家梁矿及四老沟矿整体资产(含负债),转让对价为149535.81万元。公司方面解释成,该次向同煤集团出售的两个煤矿近年来由于开采难度增大,人工成本增加,导致开采成本增加,产量下降,原煤成本高于售价,使得两矿利润下降,持续亏损。2012年两矿净利润负值达75799.78万元,2013年一季度净利润负值为35874.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同家梁、四老沟两个60多年的老矿,燕子山矿本该“年富力强”,“同家梁、永定庄、四老沟沿线这条煤沟整个产能都衰减得厉害,资源面临枯竭,但旁边煤沟的燕子山、四台矿正是新兴矿井,刚开采了20多年,正是巅峰时期。”一位不愿具名的同煤职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但如今,“巅峰时期”的燕子山矿也面临持续亏损的境地。
除此之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了解到,同煤集团的“包袱”或亦渐难承受。2012至2014年,同煤集团净利润分别为-8980万元、-97465万元、-116477万元。2015年1-9月,同煤集团利润完成11138万元,同比降低23781万元,降幅68.1%。员工人均收入同比降低5328元,降幅达9.21%。“工资加上奖金,降了1000多元,现在每月仅3000多元。”前述同煤集团职工说。
(编辑:贾红辉)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