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无纸化方便“一科多考”,5-10年后或成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峰
2016-06-07 07:00

“考试的电子化在中国已经开始慢慢普及了,今天有很多考试包括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国家级考试都是机考。”6月...

“考试的电子化在中国已经开始慢慢普及了,今天有很多考试包括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国家级考试都是机考。”6月5日,在第三届“未来之星”教育CEO创业营上,智能化考试服务公司ATA首席测评官刘颖说。

但高考无纸化如今还面临技术和机制层面的困难,比如如何保障大并发量机考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考生如何在电脑上回答主观题等问题。

刘颖认为,“高考或者国家级考试的电子化变革应该会晚于平时教学的电子化进度,但相信也就是5至10年,整个电子化的考试一定可以实现。”

“电子化考试有纸笔考试不可替代的优势,这就是考试形式的多元化。很多游戏化考试、场景化考试的模式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她说。

更重要的是,高考无纸化不只是技术革新,还将助推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肖龙海就认为,实行网络高考,将使一年多次同等水平、同等效力的考试成为现实,彻底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网络高考难在哪儿?

高考“触网”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开始,首先是网上录取,然后是网上阅卷。

自2000年开始,全国有19个省市进行网上录取试点工作,数百所高校开始通过网络录取考生。2003年,部分地区高考的少数科目开始实现网络阅卷。

但网络高考还面临尚待攻克的技术难题。

“高考机考的高并发量容易导致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中、高考动辄上千万的人,机器设备同时并发的时候,机器的稳定、安全是最大的挑战。”刘颖说。

“高考和一些职业资格考试不一样,职业资格考试很容易标准化,但是在高考中,我们越来越想考察考生的能力,想在考题中看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就要放更多的主观题,这种试题前几年在电脑上操作有困难,比如如何实现让学生在电脑上去敲公式,去写计算过程。当然,现在手写技术已经快速发展,这应该已经不是问题了。”她说。

肖龙海2013年曾进行过问卷调查,他在全国6个省市的上千名考生、家长和老师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教师、家长都愿意选择纸考方式。

调查显示,现存的有关数字鸿沟、技能鸿沟和网络安全等方面问题,是大众认可网络高考的主要障碍。

肖龙海发现,学生和教师都看到了网考在带来阅卷方便、高效、精确率高的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实施障碍,例如不能保证每个人对计算机的使用都达到同等水平,使用计算机答题与考生平时的答题习惯可能不符,以及不见得每道题都适合用计算机来答。

在肖龙海的调查中,几乎所有家长都反对网考。他分析认为,家长最在乎的是自己孩子能考好就够了,至于阅卷方便与否、考试高效便捷与否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

方便“一科多考”解决“一考定终身”

在今年高考录取中,浙江、山东先后宣布将增加“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录取比例,即按照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及大学综合测试成绩加权后的总分排名录取考生。

这将成为未来铺向全国的招生考试制度。但目前,高中会考由各省市区组织,考试难度不一,“也使招生录取变得复杂。实际上,对于基础性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完全可以全国一张卷,设置题库,国家应该加大网络参与,增加标准化考试。”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蒋建华说。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还规定,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这亦是避免“一考定终身”的一科多考改革的尝试。但涉及近千万考生的高考如果扩展一科多考科目,将耗费巨大人力物力成本。肖龙海认为,唯有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实现网络高考,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难题。

2016年春季,“美国高考”SAT新改革方案实施。SAT每年的报考次数有4-7次,学生付费一次可以参加3次考试,即使考了3次,如果觉得成绩不够理想,且认为自己仍有潜力,还可以选择再次付费,重新考试。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同等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公布的改革方案中,新SAT将逐步增加可以选择纸考还是机考。

肖龙海还认为,随着网络高考、一年多考的实施,这一制度将向“招考分离”制度转变,即大学入学考试与高校录取工作相对独立地进行。

多年来,我国实行的是“招考合一”制度,每次高考之后紧接着安排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则实行“招考分离”制度,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并非紧接着每次SAT、ACT考试之后开展,而是按照自己的时间表独立进行。

从2015年起,国内高校的自主招生已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提出申请者的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考生,可自主申请若干所学校,学生和学校双向互选,那么,我国高考制度也就可能从现在的集中录取逐步推进到招考分离,实行基于统一测试的高校自主招生。(编辑:何苗。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wangfeng@21jingji.com;hemiao@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