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辽宁调研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情况。
6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辽宁调研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情况。
在辽宁期间,张高丽在沈阳市和平区政务审批服务局办事大厅,察看国地税窗口、证照发放窗口,调研辽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开营改增实施情况;到沈阳机床公司察看智能机床和智能制造示范基地,调研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等工作;到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察看工业机器人数字化生产车间,调研推进结构调整、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工作;到沈阳国际软件园,调研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鼓励创业创新工作情况。
6月17日上午,张高丽在沈阳主持召开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区负责同志参加的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座谈会。
张高丽表示,东北地区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强调,东北地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要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使其成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要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为新一轮振兴提供智力支撑。要统筹抓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国家商品粮生产核心区地位。要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机遇,统筹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北方生态屏障和山青水绿的宜居家园。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民生建设资金投入,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东北经济迄今仍未企稳。以规模以上工业而言,除了吉林、内蒙古外,辽宁和黑龙江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为-7.7%、1.1%,低于全国1-5月的5.9%增速。从投资和财政收入来看,辽宁经济下行压力仍大,1-5月辽宁投资和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分别为-48.7%、-9%。至于出口领域,东北三省和内蒙古都是负数。
东北地区经济放慢,主要在于工业结构中钢铁、煤炭、石油等资源能源产业比重大,而民营经济、第三产业比例小。但是,东北经济仍有巨大潜力。一是生态资源丰富,发展旅游和第三产业前景大,另外工业基础好,有很好转型基础。
比如张高丽本次调研沈阳机床,开发了数字的机床i5技术,首次实现了机床领域的工业4.0落地,引发订单迅猛增长。该技术通过数年上10亿巨资研发而成。可见东北的传统产业并非没出路,而在于需要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另一家沈阳新松公司,隶属中国科学院,是一家以机器人独有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的高科技上市企业,目前其订单良好。
有专家建议,东北需要尽快尽快解决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改善投资软环境,促进民营经历发展。另外东北定位也要尽快改变 ,比如打造北方生态屏障和山青水绿的宜居家园,为大力发展消费和旅游等行业发展创造条件。
(编辑:吴红缨)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