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敲定精准医疗万亿蓝海开启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红霞 ,张青
2016-07-08 07:00

导读: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透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2016年度项目公示结束,接下来将通知获批的项目组进行后续的操作,预计本月8号前,相关工作会基本结束。

7月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在第九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暨首届“中国光谷”国际生物健康产业博览会上透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2016年度项目公示结束,接下来将通知获批的项目组进行后续的操作,预计本月8号前,相关工作会基本结束。

“这意味着精准医疗重大专项科研行动已经拉开了序幕。”中投顾问大健康产业研究员刘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政府计划陆续投入600亿扶持资金的精准医疗正式进入落地实施阶段。目前,各地方政府基本上已做好前期准备,反应较快的地方已经对国家精准医疗重点专项作出了反应,在政策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精准医疗行列中。

政策加速落地

6月25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2016年度项目安排进行公示的通知》,将“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拟进入审核环节的2016年度项目信息进行公示。

“此前,各部门、地方推荐项目建议约3000项,此前经过凝练形成60项立项建议委托特邀咨评委审议。”李青透露,审议分四个档次,前两个档次计划在2016年启动,其中,2016年启动的医药卫生领域项目包括重大慢病防治研究、组织器官工程与生物材料、生物安全、精准医学、重大出生缺陷防控。而被纳入2016年度精准医学方面的重点项目共计61个,目前,这些项目的公示已结束,接下来,将通知获批单位进行相关的下一步操作,这些操作预计在本月8号前结束。

这是我国确立中国精准医疗计划后,在精准医学科研领域项目落地的起步。为细化精准医疗政策的落地,科技部还公布《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该通知首度明确了精准医学的应用、商业规划、技术开发等,这在业内被视为精准医学发展的指南。

“即将出台的生物产业‘十三五’规划中,精准医学也是一项重点。”李青还表示,生物产业的“十三五”规划要在原有基础上部署更加面向未来的战略产业,包括“未来网络”、“空天海洋”、“核技术”和“生命科学”,其中,“生命科学”就是已经超出现代现有生物产业技术,可能包括基因编辑等全新的前沿科技,这些科技很可能对产业变革具有颠覆性的作用。而目前,国家还在考虑出台面向2030的重大科技工程和重大产业项目,精准医学的重点项目也是为了配合中央的产业部署。

“这些情况都说明在精准医疗领域的政策已更细化,也更侧重于落地实施。”一位医药行业研究员则表示,国家的规划是在2030年前,将在精准医学领域投入600亿元,这些政策和资金的扶持的落地,能推动我国精准医学的发展。

万亿市场开启

事实上,在这些政策出台之前,我国的精准医学在学术领域已有成效。

在上述大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在基因与细胞技术、基因编辑、生物育种、生物合成、生物药物等领域,我国已实现了与发达国家的同步发展。

林念修介绍,一批新兴的高科技企业和产业集群也已涌现。湖北武汉的光谷生物城就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之一,园区内入驻的企业则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药企新生力量被市场关注。湖北盛齐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企业之一,公司所研发的技术为肿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疗技术,该技术具有精准和靶向治疗的特点,被纳入我国精准医疗领域企业,而该公司的技术在全球首创,类似的高新企业在国内已经陆续涌现。

“这类公司成为中国企业在精准医疗领域能与其他国家齐头并进的理由之一。”上述研究员也表示,此前,中国在医药市场落后于其他国家,但在“中国创造”的医学新战略下,需要有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企业出现,不过,当前我国精准医疗规模还不够庞大,这类能代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陆续上市后,产业规模才能快速扩大。

对此,刘伟也表示,在精准医疗领域,我国反应速度不亚于其他国家,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精准医疗研究应用工作,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都给予了支持,而我国临床资源丰富,存在大量样本,为精准医疗的研发实施提供了便利。此外,精准医疗领域民营资本投资火热,市场活跃度高。癌症已是美国以及全球其他地区主要的死亡原因,精准医疗将使癌症治疗进入新时代,而且它还是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国际医药行业的未来趋势,尽快切入中国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因此国家高度重视精准医疗。

而当前,我国精准医疗行业热度很高,与精准医疗沾边的各个细分领域,策划、治疗、移动医疗、3D打印、人工器官、液体活检等等都能见到各种类型的公司,基因测序公司可能数量最多,去年A股中,以基因测序、细胞治疗、干细胞这三大方面为主的中国上市公司已有26家,但实际产业规模还比较小,最近几年平均增速在20%左右,未来随着精准医疗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精准医疗有望发展成为万亿级的市场。

产业落地难点

尽管如此,当前精准医疗领域的落地中,仍有一些困难需要克服。

相关产品价格的居高不下将制约市场的推广速度。对此,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也对记者表示,在基因工程领域,最大的挑战是数据库的问题,10年内,公司花费约10亿美元用于数据库方面的建设,但所涉及的数据量太大,两年以内相关服务的价格下降幅度不好说。

此外,产业链不够成熟也还将制约企业的产业化过程。华大基因招股说明书中也显示,公司近三年一期材料费用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达到37.23%、44.01%、52.96%和 52.87%,其中主要物料支出为测序试剂。包括测序试剂在内的原材料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比重较高。

“这些情况说明国内精准医疗产业的产业链条部分环节还不够成熟,产业链还不够完善。”上述研究员则表示,短期来看,上述政策的落地过程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刘伟也表示,国内精准医疗在落地过程中,首先需要克服数据问题,精准医疗的精准化、个性化必须基于数据进行,中国精准医疗当前最缺的就是中国人的癌症数据库;其次,挤破行业“泡沫”,由于信息不对称,国内精准医疗呈现投资市场火爆但需求市场冷淡的现象,存在较大泡沫,增加了精准医疗落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再者,配套产业发展不完善,精准医疗设备、药剂等发展速度会制约精准医疗落地。

政策与产业的配合度则是另一难题。以与精准医疗相关的细胞免疫治疗为例,此前,因为“魏则西事件”,国家叫停细胞生物免疫治疗领域的临床应用,只允许企业进行临床试验。“当时的政策采用的是应急的一刀切做法。”一上市公司管理层也表示,但这对市场上规范的进行临床试验的企业来说并不公平,从成本考虑,企业不能长期停留在临床试验阶段,何时放开政策或者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进入临床应用,政策层面需要有更明确的指引才能推进精准医疗产业的落地。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也曾对媒体表示,目前,精准医学的专项申报指南中相当重视企业的作用,鼓励企业参与各个研究项目中来。但当精准医学的研究成功应用到临床层面,会有很多法律法规的配套问题,希望监管和产业能同步往前走,既促进产业发展,也能真正惠及老百姓。

(编辑:张伟贤,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zhangwx@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