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的风控系统有20多个数据来源进行比对,比如手机号是不是真实的本人的,银行账号是否是激活的、真实的,征信记...
捷信的风控系统有20多个数据来源进行比对,比如手机号是不是真实的本人的,银行账号是否是激活的、真实的,征信记录是其中之一,主要作用是反欺诈和查询客户信用记录。没有征信记录可以办贷款,但如果有不良征信记录则要谨慎处理。
翁德雷·弗里德里奇(Ondrej Frydrych)赴任捷信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两个月之后,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独家专访,详解他对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看法和捷信中国的战略路径,这也是他接任中国区CEO之后首度接受媒体采访。
在捷克人翁德雷看来,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正是因为对中国市场的看重,捷信集团计划在今明两年内继续增资,将捷信中国注册资本金增至60亿。从公开数据来看,60亿注册资本金的捷信中国将成为国内持牌机构中注册资本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之一。
捷信中国是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中唯一的外资公司,由捷信集团投资设立。截至2016年7月,捷信在中国的业务已覆盖29个省份和直辖市,超过280个城市,拥有3.9万多名员工。通过逾10万个贷款服务网点,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700万人次。
捷信集团(Home Credit BV)业务遍及中东欧地区、独联体国家、亚洲及美国。成立于1997年,捷信集团主要向信用记录不完善的人群提供贷款及消费金融服务。截至2016年3月,捷信集团拥有超过7.7万名员工,累计服务超过5590万客户,超过19.5万个贷款服务网络点。
如何给信用记录缺失人群贷款
《21世纪》:要实现普惠金融,除了贷款可获得性之外,贷款成本也很重要,捷信如何帮助降低借款人成本的?
翁德雷: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策略,我们致力于提供最低廉的贷款成本,让更多的客户享受无法从银行获得的服务。有的公司风控比较宽松,对合作零售商提供很高的返点,这些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捷信通过严格风控,降低不良率,不让大多数客户为个别客户的问题买单,同时给合作商的佣金比较合理,这些都让捷信借款人能享受更低的成本。
有的竞争对手公司的贷款利率是我们的两倍之多,捷信也是国内第一家推出零利息消费金融产品的公司。比如 “0-0-6” 贷款产品,首付最低0元起、0费率、分6期还款,最高贷款金额为1000元。
《21世纪》:为什么能零利息,这很难盈利。
翁德雷:捷信在风控方面非常强,IT系统集中控制,有先进的风控模式,将人工介入的降低到最小限度,审批过程能被很好地控制。
上千万的客户也会降低边际成本,这就是规模经济的好处。
另外这个产品也可以看做是获客的产品,在第一次跟客户合作时进行让利。
《21世纪》:捷信今年业绩发展非常快,上半年信贷业务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额,2016年7月捷信全国POS点突破十万个,2015年年底全国POS点为六万多。而与此相反,中国的银行信贷市场增长非常地缓慢,有的甚至负增长,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翁德雷:捷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之前的银行信贷模式多是重资本的,比如说房屋贷款。而捷信打开新的市场,瞄准每天日常花费。2016年6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超过GDP7%的增速,我认为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机会。
中国目前累计已发放近五亿张信用卡,就算平均人手只有一张信用卡,去除老人和小孩,中国应该至少还有五亿人没有信用卡。这五亿人对金融了解非常有限,也很难获得传统金融服务,捷信可以为这个群体服务,我们并不需要客户一定要有央行征信记录。捷信在销售点设有销售员工,可以为客户解释贷款的利与弊,贷款成本和每月还款额,普及金融知识。
《21世纪》:在消费金融行业,对于借款人的资质审核是控制整个行业风险的第一道关卡,如果捷信都不需要客户有征信记录,那么对于借款人资质的审核是如何处理的?捷信的目标客户群体是哪些?
翁德雷:我们的目标客户通常是那些无法享受银行服务的,他们属于收入水平最低的25%的人群,教育水平也较低,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这三者之间是有联系又互相影响的。
中国的90后等新兴一代人比较接受先消费后支付的理念,愿意去享受轻奢品,比如用分期的方式购买一个更高端的手机,分6到12个月还完,捷信的后台审批系统可以在3-5分钟之内决定一个客户是否获得贷款和可获得的金额。
捷信的风控系统有20多个数据来源进行比对,比如手机号是不是真实的本人的,银行账号是否是激活的、真实的,征信记录是其中之一,主要作用是反欺诈和查询客户信用记录。没有征信记录可以办贷款,但如果有不良征信记录则要谨慎处理。
《21世纪》:如果这些90后长大了收入变多了自然会成为银行的目标客户,捷信怎么办,又要去不停获取新的客户?
翁德雷:这就是捷信为什么特别强调客户满意度,为了要留住客户。商品消费贷款只是第一步的产品,未来捷信还有其他的产品满足客户。哪怕是银行的客户也可以使用捷信的产品,我们放贷更快、有更多的促销和低利率的产品等,主要是在速度和简单程度上有优势。比如捷信提供的灵活还款服务包提供延期还款、变更还款日期和优惠提前还款三项增值服务。
《21世纪》:有效控制坏账率是所有做金融的公司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能否分享一下捷信在风控管理方面的经验。
翁德雷:坏账率之间很难比较,因为捷信中国和行业其他公司都没有公布这个数据。但以捷信在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捷信的不良率只有竞争对手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比如说在俄罗斯、越南、捷克、斯洛伐克等市场。
线下重模式是捷信的“护城河”
《21世纪》:捷信先后在武汉和长沙成立了两个呼叫运营中心,目前两个呼叫运营中心的规模如何?
翁德雷:这两个呼叫中心的运营非常好,现在一共有8000多名员工,我们为当地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而捷信的新的第三个呼叫运营中心设在天津,即将在今年9月投入运营,主要是因为业务迅猛增长,需要更多呼叫中心的支持。
《21世纪》:捷信为什么要建这么庞大的呼叫运营中心,10万线下的pos点,近4万员工,现在很流行很轻资产的airbnb和uber共享经济,为什么捷信走这种模式?
翁德雷:这种线下的重模式正是捷信的护城河。客户服务中心是捷信线下贷款服务网点的补充和支持,捷信所有的贷款审批都是由总部后台中心决定,而不是由贷款服务点来决定。客户从提交贷款申请到审批完成平均只需要4分钟。客服中心提供7天无休服务,承载了大量的客户服务咨询功能,成为客户了解消费贷款服务细节的最便捷途径。因为捷信客户群绝大所属初次贷款者,对金融服务细节了解甚少。相对于不少客户上网了解金融知识的习惯,这部分客户更希望能电话咨询了解。
最后,呼叫中心在接触客户的同时,可以将大量的信息进行归类分析,为数据挖掘收集必要的基础数据,从中发现新的服务产品增长点。超过40%的客户会再次选择捷信的贷款服务。
《21世纪》:在中国,由于监管政策的限制,消费金融公司不能吸收公众存款,资金来源主要来自股东投入或拆借,捷信是如何保证拥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市场投入和运营?
翁德雷:捷信的股东致力于开拓中国市场,并在明年内将注册资本金增至60亿元人民币,同时捷信会扩充融资类型,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融资,获得更高的授信额度,资本充足率没有问题。
《21世纪》:你能否对未来的消费金融发展趋势做一个预测。
翁德雷:消费金融在中国正在繁荣发展,更多新的牌照正在获批。我个人预测行业会出现整合,未来几年会出现三到四家龙头企业,其它小企业生存会很困难。
《21世纪》:现在互联网大佬和很多P2P公司、海尔和苏宁等实业公司也在做消费金融,你怎么看?什么样的企业更有可能成为领先的那三四家企业?
翁德雷:捷信是消费金融公司的模式,而平台型的公司则是两种模式的结合,有的公司在自己平台体系内会获得成功,但如果把他们放到跟捷信一样的开放的消费金融市场里面进行公平竞争,捷信可能更具优势。
《21世纪》:中国有句古语叫新官上任三把火,你来捷信中国之后,头三把火都烧在什么地方?
翁德雷:有三个项目我格外关注。第一个项目是捷信内部的消费者体验委员会,致力于改善客户体验,专注于改进微小服务细节来提高客户体验,重视客户的投诉。
第二个项目是线上的业务,捷信的传统业务模式是线下巨头,未来公司会抓住互联网创新的机遇,进一步拓展线上业务。
第三个是加强跟大型制造商的合作,捷信集团在一带一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说在越南的oppo手机销售量中有40%是通过捷信越南公司来完成付款的,同时捷信在其他国家对这些大型制造商的销售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编辑 重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