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方科技:一手去产能 一手强化优势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08-22

“2015年半导体行业整体下滑,我们也开始去产能;加上之前国家大力号召投资集成电路,行业过渡投资、造成价格虚高;而最大的下游客户智能手机市场也趋于饱和,今年利润下滑也是延续了去年的趋势。”近日,“中国智造”走访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董事长王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了这家全球最大的传感器封测服务商近期的业绩表现。

根据晶方科技(603005.SH)发布的2016半年度报告,2016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8亿元,同比下降 21.66 %,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2592万元,同比减少62.45%。

报告给出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全球半导体产业周期性调整,市场整体下滑,另 PC、智能手机等市场趋于饱和,行业订单与价格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公司销售规模随之下降。

二是面对市场的变化与竞争状况,公司正在加强对业务、市场的调整与开发,努力拓展新的增长点,但调整、开发与拓展的经营效果尚需时间才能显现。

三是公司努力加强对日常运营的管理与控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与生产效率,但由于资产收购、新产品、新技术的投入,公司折旧及运营费用仍处于较高水平。”

据创始人王蔚介绍,成立于2005年6月的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开始是获得了以色列ShellOP和ShellOC的技术授权,后来由以色列、台湾和本土人士共同组建团队。2006年6月,成功将引进的实验室技术转换为量产技术,定位于传感器市场实现规模量产,并在当年实现盈利。”

2014年,晶方科技成为全球最大的传感器封测服务商,全球第一家12英寸WLCSP量产封装量产服务和全球第二大生物身份识别技术封装量产服务提供者,并于当年2月在上证所挂牌上市。

2014年10月,并购智瑞达科技,“曾经是西门子的半导体事业部,2010年破产后由政府接盘,我们以3.4亿元人民币收购。但问题是这项并购在业务上没有大的帮助,必须关停改造。”王蔚表示,这也是晶方科技进一步提升技术延展性与全面性、拓展市场领域的举措。

“虽然我们今年还是在延续去年的趋势消化产能,但在优势领域还是要扩大市场份额,不能降价,只能延长产业链。”王蔚表示,接下来会将多余的业务线关停,转化成新的生产线、转换业务,“比如手机摄像头产业链已经很成熟了,但可以增加在安防、汽车领域场景应用,以及开拓AR\VR新兴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扩大业务规模。”

 

(本次“触摸智造•中国制造业价值发现之旅”由广发银行、上汽大通等全程助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