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时隔半年重启14天期逆回购,人民币中间价大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1Plus
2016-08-24 10:25

据央视财经微博消息,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进行9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500亿14天期逆回购,上次14天期逆回购是今年2月6日,利率2.4%。另外,公开市场今日有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周三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6420,较上一交易日(6.6586)上涨166基点。时隔半年,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引发债市调整,市场关注较大,此行为出于什么目的...

据央视财经微博消息,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进行9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500亿14天期逆回购,上次14天期逆回购是今年2月6日,利率2.4%。另外,公开市场今日有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周三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6420,较上一交易日(6.6586)上涨166基点。

时隔半年,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引发债市调整,市场关注较大,此行为出于什么目的,机构却出现很大分歧。

华创债券认为,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询量,此举无疑是延续了此前MLF的操作思路,即锁短放长,在维持市场资金面整体平衡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资金成本,来达到抑制债市杠杆过度膨胀的目的。

九州证券认为,政策层在供需两端对债券市场的调控意图较为明显,可能与降杠杆、供给侧改革的国家总体政策目标密切相关。若14天成为央行操作品种,且利率按照惯例高于7天利率,则有变相加息的效果,与市场预期货币宽松完全相反。

中信证券表示,近期资金面呈现出的中性偏紧局面是货币政策配合供给侧改革去杠杆、控制资产泡沫的结果。在当前资金脱实入虚和金融杠杆高企下,央行监管态度趋严,无意引导资金宽松和利率下行,货币政策操作更多体现为对冲和维稳,而市场此前又过度透支了宽松预期,从而使得资金面表现出中性趋紧。

申万宏源则认为此次只是正常操作,不宜过度解读。

国泰君安表示,央行此举并非去杠杆,很可能正好与市场理解的相反。原因在于:

1)市场此前一直在担心货币政策不会再保持宽松了,而本次“扬长弃短”也被解读为央行想通过拉高短期资金成本来“去杠杆”,如果真是这样那确实是超出了市场预期。

2)依靠公开市场操作“去杠杆”既不现实,也不可行。

3)央行增加14天逆回购操作,显然是为了更好的平稳机构流动性预期以及增加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避免在流动性紧张的时候被动下调法定准备金率从而释放政策宽松的信号。

4)央行的这次操作产生了“蝴蝶效应”了么?改变了什么重要因素没有?Nothing!除了投资者预期的变化而导致的市场波动以外,其他资产的回报率提高了么?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改变了么?实体经济的增速恢复了么?信贷的“负利率”消失了么?企业违约风险下降了?

(来源:央视、券商)

(编辑:梁宇芳)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