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前的货币政策出现了“加息伤害实体经济,不加息助推部分地区房地产泡沫”的两难情况。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 肖明 实习生 顿雨婷
尽管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只有6%,比6月放慢了0.2个百分点,但21世纪经济研究院测算的7月21发展指数却比6月上升了2个多百分点,达到9.54%左右。这反映出经济有向上的势头。
21发展指数由全社会货运量、全国工业用电量、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广义货币(M2)4项内容构成,权重分别为25%、20%、25%、30%,用于测算经济走势。
本院认为,7月21发展指数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部分过剩行业生产同比加快所致,无论是钢铁、水泥,还是平板玻璃、有色的产量同比增速都在上升。
8月22日开始,国务院去产能督查小组已经陆续抵达各地。下一步需要加快过剩行业去产能的步伐,在去除老旧过剩产能时,为新的产业发展留出空间。
当前,整个经济脱实向虚的迹象越发明显,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引导货币信贷资金流向,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确保分行业分地区实施调控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工业用电量增速创下高值
7月份全社会货运量增速为2.4%左右(通过交通部和铁路总公司数据测算),比6月有所放慢。另外7月末广义货币余额是10.2%,比上月末的10.8%有所下降。回升幅度大的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7月增速为17.98%,比6月的8.37%有所回升。7月的工业用电量增速是6.9%,是201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不过,7月的工业用电量增速提升,能反映出重工业的同比增速在加快,但是并不能说工业在好转。因为这只是去年同期基数低的结果。
比如环比来看,7月全国钢铁、水泥、十种有色金属、汽车、平板玻璃的日均产量是309.5万吨、690.7万吨、14.1万吨、6.4万辆、210.56万重量箱,分别低于6月的335.7万吨、742.6万吨、14.8万吨、7万辆、212.57万重量箱。
因此,7月工业用电量快速增加,可能与全国气温偏高,用电负荷大,以及去年同期工业基数低等有很大的关系,而不是产量真正加快所致。
另外7月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是41391亿元,同比增长17.98%,尽管比上月的8.37%增速提升不少,但是相比1-4月的35%以上的增速仍显得较低,这也显示下一步投资动力仍不足。
针对7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至10.2%的情况,央行认为这与去年基数高有关,另外今年以来仅定向置换的大中型银行贷款已超过8000亿元。央行预计,随着基数效应逐步消失,8、9月份M2同比增速将有所回升。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判断,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开始加大过剩行业去产能力度,钢铁、煤炭价格开始回升,这表明去产能可以确保正常的工业生产稳定以及企业获得一定的利润。
近期全国最大钢铁产地河北唐山的高炉开工率达到90%左右,在目前高炉开工率较高的情况下,钢材价格坚挺。但是鉴于目前各个重工业行业生产环比放慢,也反映出工业不太可能有大的回升,经济整体仍只是呈现L形走势。
分行业分地区实施货币政策
从7月的数据来看,整个经济脱实向虚的程度在加深。
央行数据称,7月广义货币M2余额增速为10.2%,但是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25.4%,为2010年6月以来最高,M1与M2“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到15.2个百分点,但是M0(现金)增速很低,比如7月末余额为6.33万亿元,同比增长7.2%。
定期存款少,活期存款多,现金少,这是企业和居民将大量资金用于短期套利的明显迹象,大量的资金在金融市场空转而并未进入实体经济。比如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几乎全是房贷,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尽管央行否认了目前存在流动性陷阱(指利率无限下降,仍难以刺激经济)的说法, 但是当前利率较低只会加大房地产金融加杠杆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在目前利率较低的情况下,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持有房产是资产保值增值的最稳妥手段。因为5%左右的年基准贷款利率,相比一些地区动辄20%-50%的房价涨幅,贷款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目前贷款成本仍太高。比如国外银行出现负利率,国内银行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还有5%左右,这已经给国内企业造成了比国外企业更高的融资成本压力。
所以目前的货币政策出现了“加息伤害实体经济,不加息助推部分地区房地产泡沫”的两难情况。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建议,应分地区、分行业实施不同的货币政策。比如对于房地产价格涨幅大的地区,居民买二套房以及更多住房,应该采取累计利率提高的方式,加快研究房地产税收政策。对于地王频出的地区,应该加大房企拿地的资金成本,提高自有资金比例,提高贷款利率。
而对于一些实体经济困难的行业,应该实施定向降准降息,比如过去对农业领域的银行贷款降准降息,现在对于环保、铁路、公路、水利、地下管廊等一些短板和高科技领域,政策银行可以有降准降息或者贴息的政策优惠。对于民间投资更应定向降低融资成本。
(编辑:何苗。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dingjun@21jingji.com;hemiao@21jingji.com)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