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支诉讼基金项目落地 规模预计3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红霞 武汉
2016-09-19 14:48

该基金主要解决经济新常态中困扰中小企业的呆账、坏账问题。

 9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获悉,国内首支诉讼融资基金成立。

据了解,这支基金由多层次资本市场联盟等发起设立,深圳摩根信通投资有限公司进行管理,基金规模总额为3亿元,将分三期募集,目前首期募集资金已完成。该基金主要解决经济新常态中困扰中小企业的呆账、坏账问题。

“诉讼融资基金不同于以往的股权、债权的资金融资,是一种新型的智力融资,是法律与投资的创新实践。”作为基金发起方之一,多层次资本市场联盟主席胡涛表示,基金联手国内三大律师事务所之一的京师律师事务所及各地战略合作伙伴,为企业提供“投资+法律”服务,即由基金承担因诉讼所需的诉讼费、律师费、公证费、鉴定费等必须支出的相关费用,待案件胜诉且回款后,再获取案件回款一定比例的收益。

多盟诉讼融资基金首席法务官、北京市京师(武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雷锦涛也表示,诉讼融资当事人前期不需支付任何成本,即可启动权益追索,基金团队联合律所、投行等资源整合,根据案件的诉讼阶段提供解决方案。而其区别其他基金的方面还包括其执行手段多元化,基金在执行阶段可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盘活存量、回笼资金,实现执行标的价值最大化。

“除案件本身固有风险外,其他风险皆由基金承担。”雷锦涛说,该基金的业务领域主要涉猎国内诉讼融资业务和涉外诉讼融资业务,现阶段的重点是债权类案件,针对金融机构、国企、民企不同类型债权特点,制定专业方案。

据了解,诉讼融资源自英国,早在1967年,英国率先设立了诉讼基金,后逐渐兴起。在国外,一般是由首席大法官团队与华尔街从业人员发行诉讼融资基金项目,主要投资跨国企业及国家间诉讼。而在国内,此前仅有个别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尝试涉及诉讼融资业务,尚未有机构以基金形式运作项目。

从市场需求方面看,经济下行期对企业造成资金周转率下降,收款难度增加,三角债、多重债情况增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率上升等问题,企业常因此陷入呆账、坏账的高额诉讼困境。多盟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已超过25万亿元,中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0%的水平。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债权保卫战面临成本压力、胜诉风险、执行风险等,不少企业甚至拿不出诉讼费。

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法定代表人魏东表示,诉讼融资基金顺应市场需求,通过引入资本投资的概念实现多方合作共赢,既可以为缺乏现金流的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又给第三方投资者一个投资机会。魏东认为,“投资+法律”的服务有很大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又以法律专业为主导,对风险的把控肯定是第一位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杰认为,只要将激励机制和风控做好制度设计,这种融资与诉讼结合的方式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编辑:李清宇)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