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拍卖:从“供给侧”逆袭

21世纪经济报道 申俊涵 北京报道
2016-11-05 07:00

2015年8月,被列入《苏州园林目录》的四大私家园林之一的“绣园”,因其业主惹上了借款合同纠纷,作为抵押担保物,...

2015年8月,被列入《苏州园林目录》的四大私家园林之一的“绣园”,因其业主惹上了借款合同纠纷,作为抵押担保物,苏州姑苏法院在阿里旗下拍卖平台闲鱼拍卖(前身为淘宝拍卖)上对该处园林进行拍卖、变卖。

这年8月28日,闲鱼拍卖以6525万、溢价率225%拍出苏州四大私家园林之一的绣园。当时,平台推出首件园林拍品,共有7人报名,整个拍买过程延时1个多小时,引来17410人次围观。

至今,再谈起这一经典的拍卖案,即将启程奔赴2016中国国际珠宝展(北京)的阿里巴巴创新业务事业部总经理、闲鱼拍卖平台负责人卢维兴颇有期待:“我们希望利用‘直供+拍卖+互联网’这种高效的方式,来颠覆‘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惯常认识”。

直供+拍卖+互联网

“供需之间,直供最高效;好货定价,拍卖最高效。”卢维兴解释说,传统的电商相比传统的产业,在商业效率上已经有了“从马车到汽车”的飞跃,但传统电商通常在商业模式上采用B2C、在定价方式上采用一口价,这适合工业化时代大规模标准化商品的快速流通变现。

他表示,“但在中产阶层崛起、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如何满足一些个性化的需求,如何让一些优质、独特、稀缺的非标准化商品快速流转到真正‘识货’的买家手里,是一个新课题。”

为此,卢维兴带领小二们,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跑遍全国,实地走访了诸如福建红木之乡仙游一类的产业带,发现了两个有趣的并存现象:一是,许多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的心血精品“养在深闺人未识”;二是,很多消费者在抱怨不要“大路货”。

经过一次又一次头脑风暴,这支承接过papi酱天价广告拍卖活动的团队,决定用“直供+拍卖+互联网”改写商业效率。“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要把产业带里的稀缺好货通过互联网这根没有任何中间环节的‘直线’和消费者连结起来,也就是直供。”卢维兴说。

他认为,拍卖能用最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定价,卖家和买家都可以在自己的心理边界内出价,而在线拍卖又能解决围标、串标、暗箱操作等传统拍卖的弊端,并且能够瞬时带来巨大的客流量。

合并同类项

作为阿里集团旗下两项高速成长的业务,“闲鱼”和“拍卖”都深具分享经济和强互动的社区基因,今年5月,“闲鱼”和“拍卖”这两个业务走到一起。卢维兴认为,这是“同类项合并”。

其实,“闲鱼”最早的名字是“趣换”,是和淘宝旗下的“淘宝二手”这个产品相关联的,2014年6月28日,阿里巴巴新发布了基于移动端的闲置物品社区,取名“闲鱼”。成立一年多来,闲鱼已完成从百万级向亿级用户量的增长,并快速形成了独特的移动社区群落和物品交易市场。

而阿里旗下拍卖业务则上线于2012年,该平台上拍品包括明星名人、司法资产、上市公司股权、海外岛屿、意大利古堡等。

今年2月,马云曾在亚布力论坛提到,“阿里未来要做社区,社区做的是分享。”基于这样的思路,“闲鱼”与“拍卖”合并,并旨在打造一个社区+拍卖+交易=分享经济社区化平台。

众所周知,非标产品很难实现规模效应。闲鱼拍卖如何利用并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尽管拥有阿里的流量支持,但卢维兴还是认为,互联网产生规模效应的两个前提是,产品竞争力和商业化能力。

他表示,“如果能够直连源头,呈现给消费者的拍品具有很高的性价比,那么商家和消费者都能乐于接受。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吸引入驻,平台的商业化能力将不断成熟与完善,所以要说规模效应,首先应该是体现在货源和流量上,而不是产品。”

以珠宝玉石产品为例,因为这些产品具有特殊性,非同于其他标准生产线下的商品,其标准化是在一定浮动空间范围内的限定,例如某种玉石的材质、成分含量,以及设计雕工等。此外,玉石珠宝属于奢侈品,其商业空间不在批量,而是在于单品的利润空间,因此,拍卖方式最能实现溢价。

针对电商企业经常遇见的假货问题,闲鱼拍卖也在积极构建品控体系。比如,珠宝行业和收藏市场有一个共同的弊病,即缺乏相应的行业规范和价值评判标准,导致行业乱象丛生,闲鱼拍卖通过直供,能规避假货、次品的痛点。同时,公司也在售前、售中、售后等环节加强标准建设。(编辑 林坤)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