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共情障碍,你人生的诸多不幸皆源于此
德瑞姆心理教育上海(ID:shDRM-001)
2016-11-09

夜读.jpg

你可能是万千“共情无能者”中的一员

EDD,指的是“共情缺陷障碍(Empathy Deficit Disorder)”。

这个名称是我造的,在美国精神病协会的诊断和精神障碍统计手册中并没有出现。

在十多年前我还从事企业管理心理学家、心理医生和成人发展研究时,这三种职业的角度让我发现,共情障碍是一种普遍但被忽视的状况。

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心理健康都有深远的影响,但却常常受到忽视。 首先,我想说下EDD具体指的是什么:如果你有这种障碍,那么你讲会被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走近他人所想,特别那些和你不同的感受、想法和信念。

共情无能会破坏你与那些有着不同信念、生活方式和习惯的人的的亲密关系,还会引起人际冲突、沟通破裂,甚至引起敌对和相互憎恨。

就好比曾经有一名男子告诉我,他的妻子总是抱怨他没有花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所以她自己不得不扛下大部分的重担,尽管她也有自己的事业。

——“是的,我知道她的意思。”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平平,“但我周末有自己的体育活动。到了晚上我很累,就什么都不想做了。”

与他交谈越多我就越清楚,他从来没体会过他妻子的生活。

他们就像在两个世界过日子,他自己的世界和他自己的需要——才是他生活的现实世界。

也有一名电脑公司的总经理曾自豪地告诉我说:他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偶他说他虽然也注意到了全球温室化的威胁,但完全不在乎那个。

“纽约被淹没的时候我早就不在了,”他说,我问他是否关心子孙的安慰,他笑了一下:“这是他们的问题。”

我常常会听到这些。 

共情缺陷障碍让人陷在自己的世界里,逐渐感情孤立,与他人失联,并且走向极端。

从狭义角度来看,如果你的伴侣情绪敌对或固守自己的观点,会使你们在亲密关系中举步维艰;

从广义角度来看,缺乏共情导致及如今不同信仰的群体间的战争,以及地球的资源的枯竭。

共情与同情

而有两个经常被搞混的概念是:共情和同情。

实际上,这二者完全不同。

同情指的是理解他人所处的环境——但只是通过你的角度、你的眼睛。

也就是说,那只是从你自己的视角出发对别人的看法(“嗯,我对你的处境深表同情,但我也有自己的困境……”)

这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的同情。

因此,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认为爱就是一种吸引,至于另一半是谁并不重要。

与此相反,共情是你走出自己的世界,走入别人的内心。

这样,你并没有放弃或丢掉自己的观点,也能体察他人的情绪、矛盾或心愿。

这不是什么心灵感应,这种能力来自你大脑的神经,我将会在下面详细解释。

共情铸就了健康、成熟的人际关系——它是心理健康基础的一部分。

那么,共情障碍是怎么日趋严重的呢?

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相信“索取”和“得到”是正常,甚至健康的生活方式。

基本上我们每天都会听到或读到一些极端的例子:某某人为了追求金钱跨越了权利的底线,最后被免职,甚至蹲进监狱。

我每天都会看许多人,他们受习惯性索取和贪婪的困扰而来做心理咨询或是别的咨询。

被物质蒙蔽使人虚荣和自我膨胀,最终使你更加远离自己的内心,将所拥有的财产与你是谁等同。

这是共情的杀手,因为那时你深信自己是完全独立的,并且有能力自给自足。

这一社会现象的结果是对同类的共情丧失,你不把全人类看作是一体的,你只看得到你自己。

我觉得这在现今的社会中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情感障碍。

有时候,当人们看到灾害和事故受难者,会突然找回自己的共情——你暂时放下自己的那个世界,想要去帮助他们,以某种方式和他们的世界进行连接。

每当此时,人们就会不自觉地听从内心的声音做出反应。

我常建议人们这么想想:当你切到自己的手指,你不会说“我的手指受伤了,但它与我无关”,你也不会在行动前分析一下是否有利益可取,而是快速反应。因为你感觉到疼,手指是你身体的一部分。

共情的能力源自大脑的神经。

克服共情障碍比你想象得简单。实际上,相当多的研究现实感知他人的感受是大脑中一种硬件的功能——“镜像神经元”。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扫描显示,人们在观察或意识到他人遭受痛苦或不幸时,情绪和身体感觉的相应脑区就会被激活。

也就是说,你是真的能够与他人的痛苦和情绪感同身受。

相似的研究显示,慷慨和利他行为激活了大脑中常与食物和性关联的快乐中枢。

所以,正如你的自我关注会加重共情障碍,你同样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重塑大脑。

当按照一定的目标重新调整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相关脑区的连接就会被加强。

更重要的是,改变大脑的活动强化了你的思维和情绪,结果就是你有意识的态度、行为和大脑活动形成了一个自我-增强回路。 这或许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已经有很多研究证实了你可以学着“再调整”你的大脑回路。

实际上,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的想法和感受。这意味着你能够学着培养共情以及征服共情障碍。

开始塑造共情

根据新的研究,这里有几个方法能够使你克服日常生活中的共情障碍,无论是与亲密伴侣还是朋友,或者陌生人,甚至敌人。

与亲密的人共情:

在头脑中设象一个你的特征或行为,那是你的伴侣所不喜欢的。

想象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和心态观察这个问题,即使你不同意这个观点或认为它是错误的。

沉浸到你的伴侣对你的看法中,试着全身心地投入。与此同时,不要放下你的观点。不要忽视任何一方。

然后,试着去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态度,从他的阅历和出发,就好像你就是他一样。不要判断对错。

与你不喜欢的人共情:

与你不喜欢的,甚至厌恶的人共情——这特别有挑战性。

或者你与某人过结很深,他可能是你的前妻或前夫,也可能是职场上的某人。

但是,你可以沿用上述的方法自我训练。

告诉自己为什么对方会对你产生如此负面的感情,站在对方的角度想像一下,产生冲突的时候他是什么感受。

抱着这种心态:你的想法可能只有一部分是正确的,甚至也许完全错误。

接着,打开你的心,通过他人的眼睛观察自己。

只是观察,不需要评价或批判,不要抵抗或认同任何观点。

与陌生人共情:

你甚至可以对不认识的人共情,来拓展自身的共情能力,特别是那个人与你完全不同。 试着将自己置于陌生人的感受,比如在杂货店里结账的人也可以。 用他可能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他渴望爱的人,他经历过的失去或失望,或渴望去完成的事情。 聚焦于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共性,会让你发现在表面的不同之下,对方和你多么地相似。

共情是包容心的土壤。包容多样性及差异化是心理健康的基本组成。

通过增强共情的能力,你就能更加理解和接纳人们的所作所为的原因,于是你就能更好地尊重他人。 这并不意味着美化你与他人的差异,或者任由别人欺负你;相反地,共情让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更强大,更聪明,使你更有效、更完满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除此之外,共情让你关注与他人之间的共性,使你和萍水相逢的人产生情感联系。

共情能战胜自我主义,能战胜对不同宗教、不同人种的排他反应,它是通向健康生活和和谐世界的道路。 

本文来源 / 德瑞姆心理教育上海(ID:shDRM-001),作者:Douglas LaBier,编译:yu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