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期间短信诈骗翻番 今后几天需防退款诈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11-14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近日发布《2016年“双十一”中国网购安全专题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双十一”期间拦截的诈骗短信达到每天约108万条左右,数量是平时的一倍多。猎网平台也接到了全国用户网络诈骗举报532起,人均损失多达9282.8元。

点名式病毒资料下载诈骗

根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的统计显示,在“双十一”期间(11月1日-11日),诈骗短信在垃圾短信中的占比仅为1.2%,平均每天约为108万条左右,占比较三季度的平均值1.1%相差不多。不过,考虑到垃圾短信总量在“双十一”期间较平时增长了2倍多,所以“双十一”期间360手机卫士卫士平均每天实际拦截的诈骗短信量三季度平均值47万条的2.3倍。也就是说,诈骗短信的数量实际上也较平日翻了一倍多。

从诈骗短信的发送号码来看:利用伪基站发送的,冒充银行客服号955XX的最多,占比接近四成,约为38.1%。其中,仅冒充建行客服号95533发送的诈骗短信就占诈骗短信总量的26.9%。此外,106商业服务号占比为36.2%,排名第二;手机号占15.7%,排第三;利用伪基站伪装成电信运营商客户号的诈骗短信相对较少,仅占比1.2%

图片3.png

所谓诈骗短信,其实主要就是冒充特定的身份,对用户实施欺诈。

从冒充对象来看,冒充银行的诈骗短信最多,占比为38.3%,其对应的最主要的诈骗方式是虚假积分兑换,虚假的银行账户异常、失效、升级信息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对银行卡、手机卡实名制管理的不断加强,出现了很多专门以银行卡、电话卡需要进行实名补录、身份信息认证为接口,骗取用户个人信息的诈骗短信。

冒充熟人也是诈骗短信最爱使用的诈骗方式之一,占比为9.3%。不过,现如今的冒充熟人诈骗,与前些年流行的冒充房东诈骗(此类诈骗现在已经几乎绝迹)不同,现在冒充熟人诈骗,90%以上是一种利用收信人个人信息进行的点名式病毒资料下载诈骗。

这种诈骗短信的特点是,一开头就说出收信人的名字(这可能是由于收信人的好友手机中毒,导致收信人的个人联系方式泄露造成的),之后给出一个链接,并说这是与收信人有关的照片、相册、录像、报名表、成绩单等,诱骗收信人下载。而实际上,这个短信中的链接给出的是一个手机木马的下载地址,用户一旦把木马当成照片或其他资料下载安装,木马就会立即把用户手机中的联系人、短信、通话记录等信息传送给控制木马的黑客。

退款、卖二手货和中奖都可能是诈骗

随着抢购高峰期的结束,在未来的几天至十几天的时间里,网络诈骗的高峰期可能会到来。360互联网安全中心提醒警惕“双十一”之后可能大规模爆发的三类高危网络诈骗。

一、退款诈骗

如果您在“双十一”抢购之后,突然接到自称卖家的人打来电话称:您的网购交易存在异常或无法发货,需要给您进行退款或解除交易异常,那么您就需要特别提高警惕,您很可能正在遭遇今年来最为流行的网络诈骗方式:退款诈骗。您一旦按照对方的指示,打开网页或进行某些操作,就很有可能面临资金帐号被盗或网银资金被盗的风险。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在此提醒广大网民:所谓的“卡单”、“掉单”、“交易异常”、“解冻订单”、“异常订单处理”等词汇全部都是诈骗专用术语,淘宝、京东等正规电商的网络交易平台上不会出现这些词汇。

如果遇到交易异常或发货缓慢的情况,一定要拨打电商网站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切勿相信陌生人打来的电话或发来的短信,更不要轻易点开陌生人发来的网址连接。

二、二手交易诈骗

“双十一”抢购如此热闹,自然也少不了“网购黄牛”的身影。不少黄牛参加网上抢购,目的就是把低价到手的商品,加价之后再转手倒卖出去。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预计:在“双十一”之后的一个星期内,二手交易诈骗极有可能大幅增加。骗子们会在各种同城网站或二手交易网站上发布消息,谎称双十一抢购的便宜货自己不想要了,想要加价、同价、甚至低价转让手中的商品。消费者一旦与这些骗子搭上钩,骗子就会诱骗消费者在虚假的二手交易网站上进行交易。待消费者付款后,骗子就会逃之夭夭。

更有甚者,一些骗子会在买家索要交易订单、发票或实物的照片时,向买家发送木马病毒文件。用户一旦运行这些文件,网银或支付账户就有可能遭到盗刷。

三、中奖诈骗

“双十一”之后,以“您在某某电商参与抢购抽中大奖”的名义发送的诈骗短信,消费者很有可能会相信。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预计,双十一之后的半个月至一个月的时间里,各中奖诈骗短信都可能会呈现持续高发的态势,这需要广大网购用户提高警惕。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提醒广大网民:接到此类信息如有疑问,请拨打电商网站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或确认,切忌直接拨打短信中的联系电话,也不要轻易点开短信中任何网址链接。

(作者:王峰 编辑:吴红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