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换帅隐秘疾行:首医集团塔形医疗布局初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陆宇 北京报道
2016-11-15 18:34

对于社会资本办医的机遇,隋国平预计,国企医院剥离和公立医院改革将释放出一定份额的蓝海市场。

“一路下来觉得很辛苦,苦苦寻找一个打开社会资本办医的突破点。”2016年即将结束,隋国平低调履新首都医疗集团常务副总裁(全面主持经营管理工作)后首次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

几十年来,隋国平的“一路”从各种角度参与医疗行业:辞去肿瘤外科医生下海、麦肯锡咨询、中信证券投行,直至今年7月从北大医疗来到首都医疗集团。然而,社会办医的命题仍然像一座大山横亘在他面前。

“社会资本办医就像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隋国平解释,“虽然相应的改革政策平均每十年轮转一次,可目前仍然没有形成气候,资产、床位数、服务量仅占10%左右。”

不过,他坚信首都医疗集团所具备的诸多关键因素,叠加中国医疗改革的推进,或许能够在这扇转门上找到突破口。

首都医疗集团成立于2014年,背靠北京国资公司,后者素有北京市淡马锡之称。经过两年发展,首都医疗集团已基本形成“塔形”医疗生态,并将完善社区医疗网络及综合旗舰医院,甚至走向世界舞台。

对于社会资本办医的机遇,隋国平预计,国企医院剥离和公立医院改革将释放出一定份额的蓝海市场。

 

国资:红利、门槛并存

国有资本办医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很难想象,一家非公医疗企业能在两年多时间发展得如此迅速。

首都医疗集团还未诞生之时,北京国资公司就于2012年收购了英智康复,以此切入医疗健康行业。英智康复是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医养结合康复机构,服务供不应求。英智康复并入首都医疗集团后,开始了集团化、连锁化的快速发展,先后建成石景山、朝阳单店、杭州滨江、大同院区、兴化院区和多家基层医疗机构等,形成三级医疗康复集团。

随后2014年末,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在亦庄开业,这是首都医疗集团投资的首家三级妇儿医院,请来原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医院所长范茂槐担任院长;原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陈宝英担任副院长;2015年11月,首都医疗集团以特许经营方式与海淀妇幼医院签署合作新建新海淀妇幼医院;2016年3月,国内唯一一家中医儿科的北京惠民中医儿童医院纳入首都医疗集团。

医疗服务机构的迅速扩张与国资背景不无关系。隋国平坦言,在与地方政府打交道时,国企性质的社会资本确实存在优势。“特别是魏则西事件以后,民营医院被贴上某种标签,很多民营医疗资本比以前更愿意上国有资本的‘船’了。”

甚至,国资医疗集团可以推动政策制定。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今年4月出台的《北京市公立医院特许经营管理指南》,首都医疗集团即在背后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但在公立医疗一支独大的体制面前,国有资本遇到的门槛并不比民营资本少,相反,在隋国平看来,有时候甚至困难更多。

医疗行业往往是重投资,并需十年磨一剑,这已是众所周知的规律。即使剑已磨好出鞘,回报率也难与其他行业相比:美国医院的平均净利润在4%-5%;全球医院上市公司的权益平均回报率达不到10%;中国有的医院上市公司如通策医疗、爱尔眼科等回报率较高,隋国平认为,这与样本量较少、上市超募等因素有关。

另外,即使推动了公立医院特许经营政策的出台,与公立医院合作时,首都医疗集团面临的问题与民营资本一样:市场化与非市场化主体的诉求不同。

“我们觉得非常复杂,甚至不知道交易对手是谁。”隋国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起初,我们以为交易对手是合作的公立医院,后来发现不是。也不是医管局、卫计委。它们是政府部门,不是法人,更不能提供担保增信。”

对于PPP隋国平建议,双方应均为企业主体,如政府融资平台代表“公”,但这也存在问题,医院不能注入政府融资平台。

 

生态:塔形医疗网络蓝图

面对诸多困难,走马上任不久的隋国平计划把此前两年已经启动的项目落地、提升绩效,并将首都医疗集团的发展蓝图画到底,形成遍布国内外的塔形医疗网络。

这张塔形网络的最底层是北京市五环内的社区医疗,政策导向已明确通过分级诊疗,将患者引流至基层,与国际趋势一致。

截至目前,英智康复八里庄院区及三家社区康复工作站已建立完毕;康复之外,全科连锁的优合门诊年底前将有四家诊所开业,并将立足北京辐射全国;一项更具规模的布局是:首都医疗集团或将整体接收某国有社区医疗网络。首都医疗集团计划将医疗、康复、养老、护理等服务打包,把住患者入口,建立基于社区的大健康网络。

塔形网络的第二层是五环圈,随着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市中心的人口及公共资源将向外迁移,五环将成为医疗机构聚集地,众多公立三甲医院均有在此区域建立分院的规划,如朝阳区东坝医疗圈。

新海淀妇幼医院项目是与海淀妇幼保健院开展的特许经营合作尝试,该项目位于海淀北部新区,规划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床位300张,将于2017年建成;积水潭国际骨科医院,是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合作的项目,位于回龙观地区,规划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床位300张,也将于2017年建成。此外,位于朝阳单店的北京脑健康中心将于2018年建成。隋国平表示,首都医疗集团将以PPP、托管、技术合作、特许经营等多种模式与公立医院合作建设更多新院。

五环之外是京津冀医疗圈,即塔形第三层,其背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政方针,自此开始,首都医疗集团已不局限于首都北京。而塔形的第四层级则辐射全国范围,跨出自己“地界”的首都医疗集团计划与外地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广泛合作。

最外一圈是境外医疗,如目前首都医疗集团已投资了香港盈健医疗,盈健医疗是香港最大的门诊连锁服务网络,今年登陆联交所,并将在内地建设医疗中心。

收购美国某质子治疗中心也在进行中,质子治疗是放射治疗的一种,因对癌症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而著称。隋国平透露,收购后,将在北京和北京周边与肿瘤龙头医院合作,建立一个以质子治疗为主的综合癌症中心。[M1] 

在谈到目前境外收购热的逻辑时,隋国平表示,海外资产价格不像国内虚高,人民币如持续贬值,也可对冲汇率波动,同时引入先进技术及管理。不过,海外收购也存在整合风险。

最后,作为塔尖,首都医疗集团计划在北京建立一家旗舰综合医院,定位三级或以上,将成为医教研和人才培养基地,对专科医院提供支撑。

 

机遇:公立缩减让出市场空间

对于这张塔形医疗网络蓝图,隋国平认为,在群雄逐鹿的社会资本办医市场中,首都医疗集团暂时处于华润医疗等行业巨头之后的第二梯队。作为后发者,首都医疗集团要清楚认识未来的竞争不仅是资产规模、医院床位的竞争,还有大量的“生产要素”需要整合,例如医生专家资源、学科体系、医保和商保支付平台、营销体系、互联网医疗等。首都医疗很难也不能再重走先发者的路,要有巧劲,抓住行业的痛点,成为首都医疗的爆发点。

北京国资公司是首都医疗集团的控股股东,成立于2001年,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授权的、专门从事资本运营的大型国有投资控股公司,致力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当初,北京市财政局把40亿资产整体打包划拨给北京国资公司,但其中2/3为不良资产,经营效益也仅仅是微利。经过短短十余年的发展,截止2015年底,国资公司的总资产已经达到1100亿,利润达到34亿元,涵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科技与现代制造业、城市功能区开发与社会事业、文化与体育产业四大板块。“像北京的淡马锡,我们是有耐心的资本,不是基金,几年就需要清盘。与医疗行业十分匹配。”隋国平说。

此外,北京是全国医疗资源高地,聚集了最多的三甲医院和医生专家,每年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来自外地。“我们有机会将这些资源桥接起来。”

目前,中国医疗总资产在3万亿左右,其中,90%是公立医院,在剩余10%的民营资本中,莆田系占据了一半以上,首都医疗集团关注的不仅仅是剩余的民营空间。在隋国平看来,留给首都医疗集团的最大蓝海市场是企业医院及公立医院释放出的份额。

“国企医院剥离是很大的机会,企业医院往往没有欠账,区域市场独占性强,医院班底也不错,华润、中信、北大医疗都在争夺这一块资源。但政府部门担心,如企业医院打包交给市场化主体,在改制和职工分流等方面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不稳定因素。”隋国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我们的设想是,通过某种稳妥的方式过渡,而不是一下子交给市场,我们正在和清华大学医管院合作,研究能否设计一种介于民营非企业和企业法人中间的治理架构,实现产权的清晰界定,引入法人企业治理机制,同时又不以纯粹回报和分红为目的,确保转制中的人员稳定和提质增效。有点像英国NHS的Trust Foundation、台湾的财团法人、NGO里的社会企业的核心特性。”

不过,隋国平认为,公立医院将来出让的份额是最大蓝海,目前的控费政策加速了这一进程。

“我们回顾台湾地区医改进程,当主要支付方(如医保)控费后,公立医院就会做大规模,用收入增加弥补控费损失。但仅靠这一点依然不行,医院发展至抱团取暖、集团化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后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向企业化、市场化,这一发展趋势在中国大陆也是大概率事件。未来,公立医院份额或许从90%降至60%,释放出30%的空间。”隋国平说。

(编辑:袁一泓)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