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戈专栏丨停下来,思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一戈
2016-12-02 07:00

李一戈有位经济学家困惑地说,我们每个人每年的外汇额度只有5万美元,国家对账户管制也很严格,但现在去欧美买房,...

李一戈

有位经济学家困惑地说,我们每个人每年的外汇额度只有5万美元,国家对账户管制也很严格,但现在去欧美买房,动不动就几十万上百万美元,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还有专家疑惑地说,2010年以来,北京上海一直实行商品房限购,但房价一直在上涨,成交量也没下跌。尤其是近两年,北京新增人口其实是在下滑的。哪里来的这么多需求?

限购,实际上就是在控制住房需求,尤其是投资投机需求。但从市场来看,只要存在需求,就会寻求满足,不论是通过什么方式、渠道。譬如,为了买房,人们想出了假离婚的办法。所以,研究婚姻问题的专家,就会被一些大城市的离婚率迷惑。

多年来,我们习惯于用“堵”的办法来进行干预和防范。譬如,有的城市为了防止居民通过假离婚来避开限购,就详细规定,离婚多少时间内不准再买房,以及对资金往来情况进行审查等。还有的城市为了在统计上控制房价,就不给高价项目发销售许可证,有的甚至每天只给一两套高价房过网签。现在轮到销售证和网签房排长队了。

上海和天津的调控加码后,结合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资金的全面收紧,房地产业界对此轮调控的时长已基本达成共识。目前看来,从今年10月算起,可能会持续一年时间不放松。与过去相比,一年时间也不是持续时间最长的。2009至2014年就一直在调控。

也有舆论曾用诸如“史上最严”之类来形容此轮调控。其实,限购限贷的做法都不新鲜。认房又认贷,以前也有城市实行过。只是,房地产公司债暂停、企业债从严,对进入楼市的理财资金和信托进行清理等同时展开,感觉是挺严厉的。

须知,这是在资金面宽裕的背景下。金融是地产的核心,如果金融不卡得紧一点,调控是很难取得好效果的。所以,我个人认为,金融机构从几个层面收紧房地产资金的供应,是非常及时而明智的,一点也不过分。

但直到现在,依旧有房企在猜测,调控会不会从紧一年。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毕竟,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短期内尚没有其他产业可以替代。有些企业会侥幸地想,假如明年上半年经济稳定性不够,不排除决策层再想到房地产这枝拐杖。

不过,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有关方面对GDP增幅略微下移的承受力在提高,当然,前提是这种增长更具质量;二是决策层已经在加紧培育其他投资消费热点,包括推进三四线城市的城镇化和去库存,国办近日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

市场主体都会根据各类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并对其决策负责。所以,虽然近期有些城市出让的地块价格也很高,但还是引发一片哄抢。不过我劝房企不要乱赌。此轮调控决策层的决心巨大。这从几批城市的调控措施不断加码,地产金融一再收紧可见一斑。

有意思的是,10月以来在土地市场活跃的房企,多为有实力的知名企业。9月以前争抢高价地的中小房企激进派,基本都躲了起来。因为他们的营销和资金节奏,已经打乱了。握在手里的热芋头明年还不知怎么处理,怎敢再去烫手?

我倒是劝地产商们不要去赌政策。从前是这样的逻辑,不等于现在还是同样的逻辑。否则还要经济改革做什么。还不如掉过头来,审视自身。

最近听合硕房地产董事长李伟说的两句话,颇受启发:住房需求总是有的,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得了;越是调控时期,就越是考验产品力的时候,应该也会出现一批好产品。整天讨论调控持续多久,赌政策啥时候变回来,没有意义。

说实话,2004年以来的这12年,中国恐怕没有比房地产更好的行业了。虽然调控不断,也有过短暂的市场整理时期,但总体是顺风顺水,躺着就把钱挣了。也因此,我们的开发和运营还是那个一成不变的模式,产品虽然也有些微的进步,但与房价涨幅和人民群众对品质的需求相比,实在太慢。

房子供不应求的时候,没有几个企业顾得及思考长远和深层次的问题。市场降降温,节奏适当放缓,对行业不是坏事。2017年房企应全面检讨自己的拿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产品设计能力和人才建设能力,真正静下心来研究产品创新,而不是借助于概念推广。

只有那些不管政策如何变化,都能从容应对的地产商,才是真正能跨越市场周期的企业。你可以偶尔投机、机会式激进,但不能以此作为公司的竞争力,否则迟早会露出马脚。至于产品,一个销售额超过10万亿的行业,也该给这个时代留下一些可穿越时空的经典了。(编辑 张立伟)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