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全球最具潜力红宝石矿区:彩色宝石求索复兴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许望 莫桑比克报道
2016-12-03 07:00

彩色宝石似乎正迎来一场复兴,历史的轮回就要在珠宝行业上演。然而在全面复兴之前,彩宝行业仍然面临诸多考验。

十一月底的蒙特普埃兹正要进入非洲的雨季,平均30度左右的气温在当地不算炎热。尽管这里是莫桑比克德尔加杜角省的第二大城市,但沿途坑洼的泥土路和低矮简陋的房屋仍在提醒人们这片土地的贫穷与落后。

同样是在这片原始气息浓郁的土壤中,2009年却勘测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红宝石矿藏。蒙特普埃兹的红宝石矿形成于5亿年前,年代甚至远远久于此前最知名的缅甸红宝石(二亿五千万年)。

十五世纪以来,彩色宝石一直是珠宝中的主流,欧洲皇室和上流社会乐于用色彩鲜艳的宝石点缀奢靡的生活。直到最近60年,钻石开采与生产商戴比尔斯(De Beers)成功地将钻石营销成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珠宝,彩色宝石退居二线。

然而近几年,市场形势再度转变。自2014年下半年起,钻石呈现下跌趋势。2015年,戴比尔斯为维持市场价格,将钻石出产量从3400万克拉降至2900万克拉。今年一月,为应对市场需求下降,戴比尔斯进一步调低钻石售价,并计划出产2600万到2800万克拉钻石。与此同时,根据GemVal index的数据,红宝石价格在过去十年翻了一倍,蓝宝石价格上涨65%,即使相对低调的祖母绿,在过去五年间也录得了24%的涨幅。

彩色宝石似乎正迎来一场复兴,历史的轮回就要在珠宝行业上演。然而在全面复兴之前,彩宝行业仍然面临诸多考验。这个行业多年来的神秘壁垒在阻碍消费者对彩色宝石有更清醒的认知。

神秘宝石透明化

长久以来,宝石产业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从开采到营销,在华美奢侈的成品宝石背后,总联系着雇佣童工、破坏环境、垄断营销这些负面的印象。这种似有若无的神秘感在短期内或许可以迷惑市场,然而长期发展来看,不透明的运作模式只会增加公众的不信任,阻碍进一步的市场推广。

彩色宝石在命名与评级上都延续了这种行业特有的神秘基调。红宝石并非如钻石一般按照字母进行品质排名,而是依照颜色。公认质量最高的红宝石被统称为“鸽血红”,尽管这个名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却并没有让红宝石的等级评测变得更清楚易懂。特有名词之间没有产生逻辑关联,使得消费者在判断宝石价值时容易产生困惑。并且“鸽血红”这一颜色的评定标准同样模糊,珠宝市场分析师Stuart Robertson表示:“市场上被评定为‘鸽血红’的红宝石每克拉价格从500美元到5000美元不等,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宝石值得‘鸽血红’这一称谓。”

现在,Gemfields这个有色宝石行业的领头者同样意识到了神秘感是一把双刃剑,转而希望行业变得更加透明,从而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全球有色宝石供应巨头Gemfields不只运营蒙特普埃兹红宝石矿,还运营着世界最大的单一祖母绿矿地——赞比亚Kagem祖母绿露天矿。此外,这家公司还持有赞比亚Kariba紫水晶矿50%的股权,并且控股赞比亚、莫桑比克、科伦比亚、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和斯里兰卡多地的各类彩宝矿产,持有勘探执照。

市场实力让Gemfields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并且有能力推动行业变革。近年来,Gemfields着手与NGTC,GIA,SSEL等行业权威机构合作,期望推出一个专属于有色宝石的全新评级体系,这一体系将覆盖红宝石、祖母绿、蓝宝石等多种有色宝石,使行业达成通行的标准。遗憾的是,因为体系过于庞大,目前这一项目仍然进展缓慢。

供应链影响市场发展

矿石的开采是彩色宝石行业的源头所在。与其他奢侈品行业相比,彩色宝石极度仰仗自然资源,因此供应链一直不够稳定。矿区大规模出货则市场价降低,开采量不足则价格上涨。同样的市场效应也出现在钻石产业,戴比尔斯可以通过控制出货量影响钻石市场走向。

彩色宝石产业链涉及开采、经销、设计、营销等多个环节,如果供应链保持不稳定状态,则各个环节无法协调配合,势必影响行业的全面复兴。

缅甸红宝石就因为过度开采而面临无矿可采的困境。如今要继续在缅甸开采红宝石,则意味着成本高涨。有了前车之鉴的蒙特普埃兹矿区要克制得多,在开采后进行了土地回填、种植绿植等补救措施。

目前蒙特普埃兹矿区已确定可开采25年,Gemfields还在全球不断寻找宝石矿藏,同时为祖母绿、红宝石保持一年的库存量,从而维持市场的相对稳定。

事实上,红宝石比钻石更为稀少以及难以开采,Gemfields全球CEO Ian Harebottle表示:“现在每年只有300万克拉左右的红宝石被切割打磨,而钻石是5000万克拉。”最近几年红宝石价格大幅上涨,而莫桑比克红宝石矿的发现为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持续稳定的供货量意味着这个市场还有更大的开发潜力。

Gemfields市场营销主管Rupak Sen表示:“过去三四十年,因为供应链问题,彩色宝石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而现在情况在转变,各大品牌都在推出以彩色宝石为主的珠宝系列,越来越多名人选择佩戴彩色珠宝。”

遍地是“宝”

蒙特普埃兹红宝石矿地占地33600公顷。2011年6月,全球最大有色宝石供应商Gemfields与莫桑比克私人公司Mwiriti达成协议,取得了蒙特普埃兹矿区75%的所有权,并组成合资公司Montepuez Ruby Mining Limitada(MRM)。2012年2月,MRM获得莫桑比克政府授权,可在矿区进行为期25年的开采与勘探。Gemfields在2016年6月发布的半年报中预测,蒙特普埃兹矿可能储量达4.32亿克拉。

目前,蒙特普埃兹矿区已勘探出数个原生矿与次生矿。最重要的两大次生矿是Ntorro和Mugloto。次生矿区被大片裸露的红色土地覆盖,只有挖掘机在往复不停地运作。已被来回推过的土块质地疏松,轻轻一捏就会散开。挖掘到一定深度后,砾石层裸露出来,这部分石块会被机器挖掘运送至冲洗车间进行进一步筛检。

2014年,Mugloto矿区挖掘出一枚40克拉重的原生红宝石,这颗宝石被命名为“犀牛红宝”(Rhino Ruby),其后,这里又挖出两枚20克拉重的红宝石,被命名为“龙之眼”(Eyes of Dragon)。

不同于次生矿,经挖掘而裸露在空气中的原生矿土壤呈现泛蓝的绿色,这是由于土壤接触空气和水分被氧化而导致。

次生矿区内,肉眼所见只有红土,而在原生矿区,裸露的地面上嵌满宝石。大部分的宝石呈现微微的粉色,半个指甲盖大小,形状不一。深红色纯正红宝石较少。

彩宝复兴路漫漫

从矿地直接采集的土壤会被运送到冲洗车间,在非洲炽烈的阳光下,巨大的冲洗仪器如同钢铁巨兽般伫立在平原上。每小时,150吨运送来的土壤会被层层筛选,最后留下一定区间内大小的颗粒,重量仅剩2吨。工人和仪器一周工作六天,每天24小时三班倒,宝石就在仪器的吞吐中越来越接近期待的面貌。

经过冲洗站筛选的颗粒物质继续送至分拣车间,十多位培训过的本地工人在各自的工位上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从颗粒中分离出宝石和杂质。戴着手套的工人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身前透明的小箱子里。颗粒物质不断被倾倒在箱体中,工人快速地判断颜色质地,用镊子将颗粒物分成两拨。这只是初步筛选,分离出的宝石会被送至旁边的工作间,那里有更经验丰富的工人将宝石按成色和颗粒大小分成不同的等级。

分类好的宝石会进行称重装袋,开采过程中不同深度的土壤也会保留下来做进一步的检测。在Gemfields一年两度的红宝石拍卖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买家竞拍走自己需要的宝石。经过切割工厂、经销商、宝石认证机构、设计师和品牌……原石层层流向产业链下游,并最终出现在商店里,成为供消费者选择的璀璨珠宝。

宝格丽、卡地亚、蒂凡尼等奢侈品牌都是Gemfields有色宝石的大客户。2013年1月,Gemfields正式全额收购俄国皇室珠宝品牌Fabergé(法贝热),试图完成开采到市场营销的产业链全覆盖。在这家上市公司2015年的财报中,Fabergé销量有所上涨,但就目前来看,两者对对方的促进作用还不明显。

莫桑比克潜力巨大的红宝石矿为彩色宝石的复兴提供了温床,钻石行情下跌也为彩色宝石重新成为珠宝市场的主流让开了道路,但透明度、供应链稳定性、评级标准等方面的问题都还在解决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近几十年长期被钻石“统治”的珠宝市场面临重新洗牌,彩色宝石的复兴之路正在徐徐展开。(编辑 董明洁 许望)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