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制裁后,伊朗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其原油产量,而多年的制裁也给了伊朗合适的理由,最终使OPEC对其实行减产豁免,...
结束制裁后,伊朗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其原油产量,而多年的制裁也给了伊朗合适的理由,最终使OPEC对其实行减产豁免,直到产量达到400万桶/日。
从OPEC减产协议开始起草至今,围绕这一协议是否能生效的主要矛盾集中于伊朗和沙特,一方遭受制裁后亟待恢复产量,一方希望平衡每个国家的减产份额,两国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能化解,OPEC的减产协议就难以达成。
但实际上,伊朗也有苦衷。在遭受制裁的时间内,其产量由高峰时期的370万桶/日骤降到不足200万桶/日,而同时,伊拉克加速吸引国际石油公司投资,产量迅速扩张,从不足200万桶/日的石油产量迅速增产至450万桶/日,位居世界第二。
“伊朗的不平衡并非来自于沙特阿拉伯,沙特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日产量规模。” 标普全球普氏资深石油专家Adal Mirza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伊朗由于制裁造成的产量差距被伊拉克迅速弥补,伊拉克才是伊朗在制裁期间及制裁结束后最大的竞争者。”
为恢复地位,伊朗在结束制裁后首先做的就是重新签订一系列油田合同,同时,维持并加强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关系。尽管如此,伊朗面对的已经不是一个高油价的世界,而是充满不确定的、供应宽松的原油市场。
近日,伊朗和俄罗斯之间密集达成了一系列油气领域的合作协议,旨在加强双方合作挖掘伊朗原油及天然气的生产潜力。
12月13日,伊朗国家天然气公司与俄罗斯Gazprom天然气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就加强两国天然气贸易与投资合作达成共识。双方还宣布,伊朗将于近年内在天然气行业实现620亿美元的投资。
16日,伊朗能源部长赞加内公开表示,伊朗大部分油田正由俄罗斯企业开发。“俄罗斯第二大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目前正与伊朗合作开发胡齐斯坦省的曼苏里及阿布特伊穆尔两块油田。”他说。
而同样在13日,伊朗与俄罗斯就合作勘探切希迈霍希和羌古来油田签署了两项协议。“自从俄罗斯在解除对伊制裁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来,两国关系持续升温。” Adal Mirza说。
“同时,由于美国对伊制裁在特朗普上台后仍存加强的预期,西方石油公司对在伊朗投资方面仍存较大疑虑,与俄方合作仍然是伊朗最现实的选择。”他向本报记者表示。
在伊朗制裁期间,俄罗斯也与伊朗签订了一份石油换食品计划。俄罗斯能源部下属俄罗斯联邦外贸委员会工业物资进口国营企业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该公司正在海外出售这一石油换食品计划所交易来的原油,而这些原油的买家来自中国。
除此之外,伊朗此前还宣布在今年10月份启动首轮使用新修订上游合同的油气招标,而南阿扎代干大油田可能是第一个根据这个框架进行招标的大油田之一。
“新合同是目前伊朗政府回购协议的改进,对国际石油公司有一定吸引力,但合同的最终形式尚未公布。” Adal Mirza说:“目前新合同对于伊朗原油开采能否有足够推动力,尚待观察。”
(编辑:赵海建)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