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如何影响市场?房地产市场后期有何变化?近日,在一场监管部门的培训会上,鼎信长城董事长章华解读并探讨了当前房地产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章华介绍,此次房地产调控周期呈现四大特点。首先,2006年至2016年,中国房价一共出现4次周期。四次周期驱动因素各不相同,本轮改善型驱动明显。其次,市场分化严...

当前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如何影响市场?房地产市场后期有何变化?
近日,在一场监管部门的培训会上,鼎信长城董事长章华解读并探讨了当前房地产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
章华介绍,此次房地产调控周期呈现四大特点。
首先,2006年至2016年,中国房价一共出现4次周期。四次周期驱动因素各不相同,本轮改善型驱动明显。
其次,市场分化严重,“高杠杆”与“去库存”并存。本轮周期房价上涨并非全国现象,涨幅分布也从上轮的两头低中间高,变成了两头高中间低。通过百城数据分析,2016年9月的房价和12个月前相比,有22个城市房价超过15%,个别城市甚至超过40%,但也有63个城市上涨小于5%。三四线城市库存仍高企。同时,房企融资方式日益创新,多种方式并行,上市房企资产负债率平均为74.7%,已上涨至历史最高位。
再次,土地高溢价,楼面地价大幅上涨,上涨幅度远超住宅均价。
章华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仍为原料决定价格,地市上涨决定楼市上涨。一二线城市住宅用地溢价率分别同比上涨63.94%、48.97%。一二线城市住宅用地楼面价分别同比上涨87.8%、91.9%。由于地价上限控制,提高土地竞买条件等,一线城市涨幅相对低估。
最后,房地产市场供需错配。章华表示,一二线城市投资负增长,上市供应量透支,成交量接近真实住房需求。2016年1-9月一线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下跌53.2%;2016年1-9月二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同比增加104.0%。土地机制未能改变,调控短期内效果可能明显,但供需矛盾长期存在,供需状况导致后期可能引起报复性反弹。
“中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将稳定发展。”章华表示。这一判断背后,主要有五个支撑因素。一是土地出让制度,目前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程度很高。同时,一线、强二线城市土地供应不足,但三四线城市供应量过大。土地出让制度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二是流动性宽松,我国M2在过去25年间年复合增长率15%左右。“如果将房地产比喻为船,货币就是水,水涨船高。”
三是经济增长及居民收入增长。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占经济的比例已超2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年间已翻3倍。可以看出房价的涨幅和收入增长基本相吻合。
四是城镇化率相对较低。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相对于发达国家80%的城镇化率,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预期未来城镇化方式转变为“大城市圈+特色小镇”模式。长江中游城市圈、成渝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将紧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进一步提升我国城镇化率。
五是投资渠道单一。中国居民传统购房习惯和投资渠道单一的情形,使得购房需求长期存在。
对于地产领域的投资方向,章华表示,当前市场热点是,一二线城市将长期存在结构性机会、高品质改善型需求显著。具体表现为一线城市、部分强二线城市经济增长强势、人口持续流入、购买力突出,仍将长期存在结构性机会。同时,一线城市溢出效应明显,溢出城市值得关注。
市场的痛点亟待解决,即城市的租赁需求和海外配置需求。一些主题地产如养老服务业、物流地产等也存在可能发展的新机会。
(编辑:马春园)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