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延迟退休政策要有弹性 或许不必硬性地规定到了年龄就退休

21世纪经济报道 秦扬
2016-12-20 07:00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落下帷幕,此次会议基本确立了我国深化改革的框架与层次,为经济领域的改革明确了任务与...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落下帷幕,此次会议基本确立了我国深化改革的框架与层次,为经济领域的改革明确了任务与要点,同时,对于社会政策方面也非常重视,强调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据悉,在不断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渐进式延迟退休备受关注。2016年11月,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出席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32届全球大会世界社会保障峰会时介绍,将适时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延迟退休势在必行,据悉,明年或将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在此基础上,中央统筹基础养老金动作会加快,养老保险基金入市步伐也会加快。

延迟退休主要是为了应对老龄化趋势以及“少子化”的现状。近年来,一些欧盟国家都采取了延迟退休的做法,一是因为劳动力缺乏,二是因为捉襟见肘的财政紧缩。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延退或许并不能必然缓解劳动力的短缺,1990年代以来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发达国家采取的有效办法是引进国际移民,并鼓励生育。一些欧洲国家近年来的实践也表明,当延迟退休被作为应对“主权债务”的对策之一时,其效果也不理想,反而加重了失业——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养老保障问题被捂住了,但失业保障问题更大了。

我国的延退政策已经研究了较长时间,期间存在各种争议,最大的争议无非就是人们担心延迟退休政策会降低人们的社会保障水平。即使是实施延退政策,如果老年人不能保留或找到合适的岗位,那就意味着失业,社会救助跟不上,也是很大的问题。

坦白说,即使是延迟退休政策势在必行,也应该是考虑带有一定选择性的、弹性的延迟退休政策。我国的延退基本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与方式。正如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在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上所说的那样,一成不变地按照既定的年龄来划定老年人的方式已经过时了。因此,不必再硬性地规定到了年龄就退休,而只是将特定年龄作为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底线,可以由当事人根据自己的终身财务平衡、利益最大化原则来做出理性的选择,这样不光有利于社保基金的长期平衡,更大的经济效益是增强老年人的社会自信。

不是一刀切,而是给老人们更多选择可能会令延迟退休政策更具可操作性,现实的实施效果较好。虽然有的专家与观点认为女性50岁就退休是一种巨大的劳动力浪费,但是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女性退休后的主要任务是承担起孙辈的抚养任务,而当我国的学前日托服务与机构非常缺乏的时候(同时,城市里保姆与月嫂等服务业的薪资水平不断上涨),一刀切式地令她们延退,势必又会影响生育大计,城市里的年轻工薪群体因为没有了父母辈的家务与育儿支持,不敢贸然生育。

社会政策环环相扣,政策的论证也需要有系统性思维,即使要实施延迟退休,也需要其他更多的社会配套政策。并且,给人们更多的选择权,渐进式地延退,比那种一刀切的方式更优。(编辑 欧阳觅剑)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