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要求扩大护理型服务资源 四大方面入手或可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致鸿 北京报道
2016-12-23 13:53

1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强调“补齐短板,将养老资源向居家社区服务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倾斜;进一步扩大护理型服务资源,大力培育发展小型化、连锁化、专业化服务机构。”在这一大背景下,12月2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京发布了《2016中国长期护理调...

1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强调“补齐短板,将养老资源向居家社区服务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倾斜;进一步扩大护理型服务资源,大力培育发展小型化、连锁化、专业化服务机构。”

在这一大背景下,12月2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京发布了《2016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该报告是作为中国大学生保险责任行活动2016年社会实践成果进行发布。

所谓“长期护理”(Long Term Care)是指长期生活无法自理的人们所需要的各种支持性的个人和社会服务,现存的各类定义在服务内容方面有一定差异。具体而言,报告从“老年人生活活动能力及依赖等级”、“中国家庭老人护理负担”、“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及缺口”、“民众对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及消费动因”、“长期护理服务机构发展现状及问题”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例如,对于“民众对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及消费动因”,报告显示,长期护理保险与普通医疗保险十分不同的一点是,由于大多数人是因为衰老而进入护理依赖状态的,一般不可能治愈或立即康复,所以护理保险的保障期限一般较长,往往为10年以上,需要前期较长时间的资金积累才能保证投保人老年后的护理费用。因此,趁自己年轻、健康的时候投保长期护理保险是最合理、最划算的选择。而年龄越大,健康风险越高,保费也就越贵。然而,由于许多人长期风险规划意识薄弱(选择“我还年轻”)、或对自己健康状况过于乐观(选择“我很健康”),导致长期护理保险在成年人群中的普及率很低。

此外,价格太高也是阻碍许多成年人购买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有相当部分人群对商业保险的内在自然需求较低,认为自己将来可以依靠其它保障或筹资手段(包括子女、社保、房产、经济收入等因素)来获得护理服务。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对我国长期护理制度的建设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是加快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试点和推广,重点关注弱势人群。在制度建设中特别关注高龄老人、“无子”老人等特殊群体,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予以政策倾斜,通盘考虑,因地、因人施政。

二是推动“医养结合”的护理养老模式。建议结合国务院《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关于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要求,把“大健康”理念引入长期护理领域,突出健康预防、康复护理与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积极推动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意识的树立,尽量减少或延缓失能状态的发生,以动态的视角科学地管理老年人群的健康发展曲线。

三是多管齐下打破专业护理市场发展怪圈。建议通过“加强筹资”、“优化模式”、“建立体系”等多个角度同时切入,着力提升专业护理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包括深入研究老年人及其家庭最为迫切需要的服务模式及机构,优先纳入护理保障范围,以需求拉动供给发展;鼓励护理服务模式创新,加大对社区护理服务资源的投入,打造多元化服务模式;加强对专业护理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支持。

四是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双向推动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建议通过宣传、政策引导等手段提高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群的长期风险保障意识,并加强对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保险行业也必须致力于改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结构和定价方法,使真正需要护理保险的人们“买得起”、“买得值”。

(编辑:赵萍)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