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以来全球690次降息后 2017转变开始:货币刺激退居二线财政政策走上前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姚瑶 Herrero通过邮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2017-01-07 07:00

编者按风波不断的2016年终于过去,崭新的2017年已经到来。新年伊始,随着全球再通胀预期升温和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全...

编者按

风波不断的2016年终于过去,崭新的2017年已经到来。新年伊始,随着全球再通胀预期升温和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全球市场也充溢着勃勃希望。但计划的政策能否落实,眼见的风险能否避开,以及会否再次出现更多意料之外的黑天鹅?这些仍是未知数。

谨慎乐观,小心前进。且让我们从全球货币政策、美股、日股、港股以及欧洲银行业等多个维度,为您深入呈现全球市场的新年展望。(辛灵)

据摩根资产管理统计,自2008年9月以来,为了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刺激经济增长,全球前50家央行总计降息690次,并开展了非常规货币宽松政策。例如日本央行,已持有超过45%的日本国债,对日本本土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的持有份额也超过65%。此轮全球货币宽松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可谓史无前例。

在这一轮全球央行“注水”中,经济增长仍然乏力,各类资产价格全线走高,收益率全线走低,超过三分之一规模的政府公债收益为负,资产荒现象不断蔓延。在2016年,央行可以说是几乎独自肩负了刺激经济的重任,但却没能收获赞扬,而更多遭到了市场质疑。

2016年下半年,当时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国投资界人士几乎人人预期低增长、低通胀将持续,资产荒现象将继续蔓延,且当时没有显著迹象预示利率将上调。

孰料,2016年年底美国总统大选后,形势迅速逆转。特朗普以黑马之势赢得选举,他所承诺的财政刺激、税收和监管改革,引发了更高通胀和增长预期的升温,并促使美元进入升息通道,进而影响全球。

模式转变财政政策将接棒刺激经济

“在多年过度依赖央行政策后,全球经济正面临模式转换,从之前低增长、低通胀的模式转向较高增长和通胀上行的轨道。美国的工资增速正在加快,中国的PPI显示通胀回归,欧元区的增长也上了轨道。鉴于特朗普的财政刺激前景、欧元区政治局势以及非常规货币宽松政策效果渐失,我们预计,在2017年,财政政策将有望逐步接棒货币政策来刺激总体需求。”

荷宝投资管理投资解决方案组策略分析师Peter van der Welle通过邮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其实,早在2016年9月底,日本央行放弃基础货币目标,转而推出“控制长端利率曲线”的政策框架,有观点认为该框架更加灵活,便于之后退出宽松。12月,美联储终于落实加息,

并暗示2017年将加息三次。欧元区方面,考虑到美联储2017年或将采取多次加息,加上欧洲央行12月议息会议已开始缩小单月QE规模,市场认为欧元区2018年左右逐步退出QE、告别零利率的时机已趋向成熟。

“发达经济体此前利用货币宽松政策,削减支出并积极去杠杆,但这也导致了基建老化,进而导致了民众生活水平下降,这也是民粹主义抬头背后的一大因素。目前,经济的基调已经改变:过去五年以来全球增长疲软,再通胀预期(即市场对于通货膨胀再现的心理预期)正在升温,在这样的环境中,央行的活跃度将下降,转而各国的财政支出将登上前台,2017年将是一个开端。”Unigestion全球宏观经济研究主管Florian Ielpo通过邮件对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Unigestion是一家总部位于日内瓦的资产管理公司,目前管理规模为200亿美元。

“2017年,全球央行将需要把刺激经济的接力棒交给财政当局,这在日本已经开始了,美国也即将拉开大幕。”法国外贸银行亚太首席经济学家Alicia Garcia

通胀全面走高前各国央行政策料将分化

不过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仍将比较分化。

“我认为2017年全球的货币政策还将处于分化局面,主要是美国和其他国家央行政策的分化。在通胀没有真正走高之前,预计是美国独自加息;若通胀切实上升,其他央行才会跟随加息。”渣打银行中国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总监王昕杰通过电话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1月5日,美联储公布去年12月份会议纪要显示,几乎所有联储决策者都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可能将推升通胀并促进经济。不少与会委员预计,联储将会以更快的步伐升息。

“虽然上述美联储的表态比市场预期的更为鹰派,不过强美元和极高的政治风险或将使得美联储加息少于三次,我们预计美联储将加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Welle表示。

而在Herrero看来,美联储在2017年将加息三次,“预计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按兵不动,这要感谢美联储,缓解了前两者此前紧张的立场。”

其他几位接受采访的人士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欧洲和日本央行没有很积极地去考虑货币政策的转向,从最近一次议息会议的表态来看,为了延续目前相对宽松的政策,欧洲央行甚至延长了购债计划。在没有看到明显的宏观变化前,我们认为2017年这两大央行将延续2016年的立场。”王昕杰说。

在Welle看来,对于欧洲央行来说,前路似乎更为复杂。“因为该地区的核心通胀仍然很低,政治风险还是很高,所以欧洲央行鸽派的2017年政策指引是意料之中的。不过,随着再通胀信号的增强,未来一年关于欧洲央行削减宽松规模将成为市场的热议点,这是无法避免的,料将挑战其鸽派立场。”

此外,也有观点指出,在欧洲充满政治风险的2017年过去之后,预计欧洲央行将逐渐退出经济刺激领域。

美国财政刺激大幕拉开但落地存疑

特朗普在胜选演讲时强调,将在10年时间内对美国基础设施投资1万亿美元,用于修缮城市、重修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机场、学校和医院等。

“财政刺激说起来很容易,切实落地还是会面临很多风险。特朗普所承诺的财政刺激,资金哪里来?是通过扩大举债还是利用民间资本?现在从美国传出来的一些方案包括BT或BOT,即由民间资金去做建设,然后转给政府;或建成后,运营一段时间,再转交给政府。我相信目前美国民间资本是充裕的,但关键在于提供怎样的政策红利去吸引这些资本,如果民资参与度不够,那么政府就必须要增加开支,赤字就会增加,扩大发债,债券价格就会下跌。但特朗普大体上又是想减税的,而这又需要收紧财政支出。”王昕杰说。

此外,与奥巴马相比,由于共和党在此次大选中拿下国会参众两院多数议席,特朗普获得了更为有利的政治环境,但特朗普财政刺激的落地仍会面临共和党内的财政保守派的挑战。

在AIG首席经济学家莫恒勇看来,特朗普政策的正面、负面影响都要打个对折。“目前我们预测2017年美国经济增速2.2%,如果特朗普的承诺兑现一半,可以再增加0.3%。”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相比美国,日本政府的财政刺激立场已经明晰。去年8月份,日本政府公布了其最新的经济刺激方案,总规模达到了28万亿日元,其中政府直接支出为6.2万亿日元。“财政刺激仍然将是重点,因为2020的东京奥运会,使得日本政府有充分的理由去增加财政支出和基建投资。”王昕杰说。

相比之下,欧洲的局面更为胶着。从去年11月份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对2017年欧盟成员国预算草案的整体评估来看,欧洲财政端的核心仍然是整固与稳定,大幅刺激的期望可能会落空。

“对于欧洲来说,要开启财政刺激将需要更久时间,因为德国不愿意这么做。”Herrero表示。

“在欧洲,德国和法国的大选结果将决定两国未来的财政政策,这两个国家早已大力推行了紧缩政策,保守派候选人应该会在大选中倡议新一轮的支出削减,而反对派将提倡增加支出。不过,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反对派有很大的胜算。”Ielpo表示。

机构预期股票将跑赢债券

上述形势,又将如何影响金融市场?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市场人士表示,在这样的一个再通胀环境中,偏好股票资产多过债券。

“在2017年,必须把通胀因素列入投资考量中,通胀和加息将是2017年的主轴,2017年必须要考虑抗通胀资产。加息环境中,2017年必须要减持些长期国债、低息债券、发达市场投资级别的债券等,增加高收益债券的配置,增加股票仓位。”王昕杰说。

“在一个经济长期性的停滞期行将结束的投资环境中,我们看好股票。从历史来看,相较主权债,股票能更好地对冲通胀风险。目前从估值角度看,股票也更吸引人,目前股票的风险溢价显示其回报仍然高于历史水平,我们也将看到美国企业盈利衰退期结束。” 荷宝投资管理投资解决方案组策略分析师 Peter van der Welle表示。

Unigestion全球宏观经济研究主管Florian Ielpo也表示看好美股,“美国公共支出的大幅增加将提振经济增速,进而推高通胀,这对于美股投资者来说是理想的情境。目前,我们偏好增长导向的资产已有几个月了。欧洲股市当前表现不佳,未来依然会因为政治风险而略显疲态。不过,全球经济更乐观的基调及财政扩张的预期中,随着实际利率的正常化,公债将不断承压,债券投资者们将遭受损失,尤其德国公债将面临极大风险。”

“尽管如此,目前,财政政策对市场的积极影响仅仅是基于预期,任何的市场失望情绪或将导致股市的调整。”Ielpo补充道。

此外,政治因素是2017年投资者需要注意的一大风险。“2017年对于金融市场来说不会一帆风顺,因为面临较大的政治风险,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乃至利率上调过快、过高等都将是不利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中,更高的现金持有水平才能有效抵御(政治)风险事件过后市场的极端波动。同时,鉴于2017年实际利率水平将上升,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也将下降。”Welle表示。

(编辑:辛灵,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联系:xinlingfly2007@163.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