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主任胡仕浩1月11日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介绍,截至2016年12月底,除辽宁、江西、河南、西藏4省区法院和兵团法院外,其余27个省区市法院均已完成员额法官选任工作。其中,包括27个高级法院、340个中级法院、2623个基层法院,约占全国法院总数的85%,共产生入额法官104442名。胡仕浩介绍,从2014年6月上海等7个省市率先试点...
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主任胡仕浩1月11日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介绍,截至2016年12月底,除辽宁、江西、河南、西藏4省区法院和兵团法院外,其余27个省区市法院均已完成员额法官选任工作。其中,包括27个高级法院、340个中级法院、2623个基层法院,约占全国法院总数的85%,共产生入额法官104442名。
胡仕浩介绍,从2014年6月上海等7个省市率先试点开始,全国陆续分三批开展法官员额制改革试点,2016年7月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后,法官员额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
各省区市划定的法官员额比例均在中央政法专项编制的39%以下,并预留一定比例给后续入额的空间。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各省份预留的法官员额比例约10%。
胡仕浩介绍,同时坚持以案定员、按岗定员、全省统筹、动态调整。比如,北京规定高级、中级、基层法院实行差异化员额比例,办案任务最重的朝阳法院员额比例为48.2%;广东坚持以案定员、全省统筹,在预留10%的基础上,首批下达法官员额7162名,适当向基层、向办案任务重的法院倾斜,法官员额比例最高的占51.7%,最低的20.8%。
胡仕浩介绍,改革后优秀人才向审判一线流动趋势明显,试点法院85%以上的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许多地方审判辅助人员力量得到增强,法官事务性工作负担总体有所减轻,法官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得到了显著增强,特别是职业保障制度改革先行到位的地方,多办案、办好案的氛围更加明显。
例如,上海全市法院主要办案部门法官实有人数增加8%,法官与辅助人员配比从1∶0.75变为1∶1.7;北京全市一线审判人员从6128人增加到7550人,增加21.4%,辅助人员从2689人增加到4538人,增加68.8%。
他称,下一步,将坚定不移抓好员额制改革落实:一是坚持以案定额,完善省级层面法官员额动态调剂机制,化解忙闲不均矛盾。二是总结各地工作经验,相对规范法官入额遴选标准和程序,完善遴选委员会工作机制。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分流安置好未入额法官,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四是推动各地增补审判辅助人员,完善法官助理、书记员管理制度,统筹研究法官助理培养机制与基层法官养成机制的衔接问题。五是建立法官员额退出机制,办案考核不达标、能力素质不胜任的要退出员额。六是落实司法责任制,防止员额制和责任制“两张皮”。七是推动各地落实员额法官工资待遇,加强职业保障。八是加强政策解读,打消暂未入额的助理审判员后顾之忧。
(编辑:何苗)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