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开创精神是中瑞关系的标志

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青亭 北京报道
2017-01-14 07:00

中瑞关系一直被誉为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典范。瑞士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

对话21抬头-07.png

201701140616325980.jpg

中瑞关系一直被誉为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典范。瑞士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欧洲国家之一,还是欧洲大陆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目前,瑞士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以创新为标志的战略伙伴。

“开创精神是瑞中关系的标志。”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书面专访时强调,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并不局限于科学和技术合作,而是要开辟新的合作方式加深各领域合作。“习主席即将对瑞士进行的访问将进一步为已经处在历史高点的中瑞关系增加动力,让两国继续讨论未来的合作内容。”

中瑞将继续开辟新的合作领域

《21世纪》:中瑞在去年宣布建立创新战略伙伴关系。目前为止,双方确定了什么优先项目或合作领域吗?

戴尚贤:创新战略合作关系绝不是仅仅局限在科学和技术创新方面,而是着眼于双方广泛的、深度的、重要的合作。它的目标是进一步加深已经联系紧密的各领域合作,包括政治、文化、教育、经济、人文交流,当然,还有科学和技术。其中重要的一个路径就是推进高层交流。习主席即将对瑞士进行的访问将进一步为已经处在历史高点的中瑞关系增加动力,让两国继续讨论未来的合作内容。

《21世纪》:中瑞两国正在商讨升级自由贸易协定(FTA),目前进展如何?有可能进行哪些改进?

戴尚贤:在2014年7月FTA生效后的两年中,中瑞贸易重要性不断凸显。我们认为,FTA将继续为双方的贸易和投资创造新机会,给中瑞关系带来良好的影响。

最新签署的合作协议显示,中瑞FTA在早期执行阶段遭遇了一些挑战。由于中瑞之间建立了有效的咨询机制,这些挑战中的大部分在协议生效后的一年内就找到了解决方案。FTA中的审查条款规定,在FTA生效两年后,双方可以开始讨论改进问题。因此,对FTA进行审查本来就是协议的一部分。

我们已经建立了很多渠道和平台来审查当前的FTA,包括FTA联委会、下属委会以及海关专家会议。我们将继续努力改善市场准入,营造更好的条件让FTA充分发挥潜力。

瑞士是混乱世界的避风港

《21世纪》:有分析认为,如果不确定性的阴云继续笼罩在美国,这对瑞士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有助于吸引更多中国投资者。你觉得呢?

戴尚贤:2016年,国际舞台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英国脱欧公投,移民,恐怖主义,中东局势,正在抬头的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有些人说,这些事件都酝酿了全球范围的不确定气氛,这对投资者来说不是好的氛围。但也有一些人从中看到了机会。

瑞士一直为外国公司提供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比如,在欧洲中心的地理位置、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独立的稳定的货币、注重品质的产业、世界领先的研发机构、连续六年世界最具创新能力的评级。至今为止,大概有80家中国企业在瑞士落户,这一数字还会继续增加。我相信,瑞士将继续稳定地吸引更多中国投资者。

在“走出去”政策的推动下,很多中国企业正在拓展它们的海外业务。在瑞士,中国投资已经非常显著。截至2015年12月,瑞士是中国在海外的第七大投资国。随着瑞士史上最大外资收购交易的宣布,瑞士的名次在2016年继续上升。当年,中国化工集团宣布收购瑞士农业科技巨头先正达集团,交易额为430亿美元。

《21世纪》:民粹运动在欧洲不断增长,外界在担心欧盟会受到影响。瑞士是否对欧盟的混乱感到担忧?瑞士是否被这样的情绪传染,比如,会不会也在自由流动等问题上更加强硬?

戴尚贤:瑞士可以被视为是混乱世界的一个稳定和团结的支柱。恐怖主义在人群中引发了恐惧的情绪,但瑞士依然是一个安全的地方。然而,作为一个长期奉行人道主义传统的国家——这也依托于贸易实力,我们也在密切关注地区和国际政治局势发展。尽管民粹主义抬头,瑞士人民已经在很多场合证明,他们关注于寻找可操作解决方案,这样的解决方案应该是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因此,我对我们国家保持开放充满信心。我想提醒你的是,瑞士25%的常住人口是外国人,我们已经展示出了高度的开放。

中国民营企业会越来越国际化

《21世纪》:中国在欧盟的投资近期频频受阻,欧盟成员国对中国的收购案施加额外审查。这样下去,中国的企业会不会转头到瑞士进行投资?瑞士对中国的收购是什么态度?

戴尚贤:中国经济正在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可以预见的是,中国民营领域的海外投资也会顺势增长。这是一个必然路径,日本、韩国,当然还有美国,都是在几十年前这么走过来的。中国企业倾向于盯着有巨大品牌认可度、有稳定客户基础的公司,收购这样的企业有助于巩固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布局。近期,中国企业的收购目标涉及高科技企业,希望以此获得急需的技术,增加专业知识,并提升产品质量。

瑞士被评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是最成功的营商目的地之一。我们的失业率非常低且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我们自由经济政策的结果,同时,也源自于雇主和雇员之间建立的制度化的合作关系。在瑞士的外国公司受益于瑞士地处欧洲腹地的地理优势,可以获得受教育程度高、培训程度高的劳动力,还能获得强劲的创新能力、绝佳的基础设施,还享受稳定的政治、明确的法律和有竞争力的税务环境。

瑞士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之一,在海外雇佣了近200万人,其中三分之二在工业领域。在瑞士,外国直接投资对就业的贡献也是显著的:超过45万人由外资控股的公司雇佣。保持就业稳定、维持强劲的工业联系、继续成功的商业活动,是瑞士经济的核心利益。

这些是我们成功的秘方。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都对我们的产业保持浓厚的兴趣。

将为人民币国际化贡献力量

《21世纪》:在金融领域,你如何看待瑞士成为欧洲人民币交易中心的前景?面对来自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的激烈竞争,瑞士准备如何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金融业务?

戴尚贤:在很短的时间内,瑞士就加强了与中国的金融合作。2015年秋天,中国建设银行获得执照在瑞士建立了分行(注:并被指定为瑞士人民币清算行)。在中瑞FTA(2014年7月生效)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2014年11月生效)之后,这是两国在金融领域合作的新内容,增加了瑞士金融中心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参与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瑞士是领先的世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这将有助于人民币更广泛的应用。

在瑞士建立人民币中心,不仅能够提供有吸引力的合作机会,也能为瑞士金融机构增加对华投资开辟广阔空间。瑞士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与中国也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同时,中国对瑞士的FDI有巨大的潜力进一步增长。瑞士人民币中心、建行苏黎世分行将帮助推动双边贸易增长。最近,瑞士金融机构获得了新的商业机会进入中国市场,将增加它们的业务范围,包括为中国客户提供资产管理。通过加入亚投行,瑞士将支持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基础设施项目。丝绸之路的目标是为中国和欧洲提供更好的贸易连接,这将为中瑞贸易增长提供更大潜力。瑞士政府正努力协助建立必需的框架条件,并将继续采取措施增加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参与度。

《21世纪》:据说,瑞士准备联手伦敦、新加坡和香港组成一个“金融中心联盟”,被称为“F4联盟”。现在的进展如何?

戴尚贤:总体而言,瑞士很有兴趣与其他金融中心合作,也一直在寻找进行交流和合作的自由模式。瑞士银行家协会(SBA)早在2012年的瑞士银行全球会议上发起倡议,要让重要的金融中心组成一个联盟。在2016年6月23日英国脱欧公投之后,SBA前主席Patrick Odier再次发起倡议,要让领先的四个非欧盟国际金融中心建立联盟,也就是香港、伦敦、新加坡和瑞士。根据SBA,联盟将会提供丰富的创意和资源,以协助这4个金融中心进入欧盟市场。在这个倡议下,一个代表四个金融中心的小组将会在全球金融监管、进入欧盟市场等方面协调立场。在国际环境下,协调和合作是成功的关键,我们非常欢迎私营领域发起的类似倡议。

愿意帮中国办好2022年冬奥会

《21世纪》:瑞士一直以冬季运动和旅游享誉国际,而中国将举办2022年冬奥会。两国如何在这一领域分享经验,开展合作?

戴尚贤:瑞士和中国分享了一个殊荣,两国可以由此开展有力合作:在同一时间,北京获得了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洛桑获得了2020年冬季青奥会主办权。基于彼此的独特优势,这将为瑞士和中国的奥委会、运动协会、公司、政府部门、旅游机构创造独特的合作机会。

瑞士不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能为中国提供独特的补充帮助。在商业领域,瑞士公司在绿色建筑技术、低碳和清洁技术、能源效率、交通和运动基础设施、市政规划、垃圾和水管理以及冬季运动设备方面拥有卓越的解决方案。瑞士举办过很多国际大型体育活动,积累了独特的专业技术和资源,包括可持续规划、冬季体育场馆和度假村遗留管理等。自1915年国际奥委会迁往洛桑,瑞士与各个国际体育协会、国际奥委会成员国都有良好的联系。

北京冬奥会和洛桑冬季青奥会的合作将让两国关系锦上添花,增加运动、商业、旅游、政策和教育方面的新合作。作为瑞士和中国创新合作的象征,参与奥运会将推动两国的发展和繁荣,加强两国人民、政府和运动员之间的友谊。(编辑:赵海建)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