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能力哪家强:2016年国家电网专利授权数第一、华为第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1-19

图表-03.jpg

哪家公司研发能力强?

根据1月1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内(不含港澳台)企业依次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4,906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405件)、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4,197件)、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3,941件)、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3,778件)、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569件)、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3,299件)、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3,280件)、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2,912件)、国家电网公司(2,784件)。

华为公司专利申请数量为全国第一,但是申请专利和实际获得授权的情况还不一样,实际获得专利数量的公司排名来看,则是另外一回事。

国家电网公司专利授权全国第一

2016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内(不含港澳台)企业依次为:国家电网公司(4,146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690件)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555件)、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1,587件)、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228件)、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1,027件)、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871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867件)、联想(北京)有限公司(763件)、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721件)。

国家电网公司比华为实际专利授权多出 50%以上,让人颇感意外。

华为公布的数字显示,2016年华为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5200亿元,同比增长32%。 5200亿元是什么概念?有人测算,这相当于5个格力、2个联想、5个中兴、5个阿里巴巴、5个长虹、6个比亚迪、7个小米、20多个康佳的收入。

如果从华为2016年的专利申请数来看,其实与格力、小米以及乐视,都差不多。但是从实际授权量来看,华为2016年专利授权量是2690件,为联想、格力、腾讯的总和。

对于国家电网这样超大国企而言,华为的实际专利获得授权量差距大。国家电网公司2015年收入就达到了20713亿元 ,中石油是18497亿元,中石化是18497亿元。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第十名中国移动的收入6709亿元。

人均发明专利拥有量北京第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不止是企业专利申请和授权差异大,在不同省市自治区也一样差异大。

截至2016年底,中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共计110.3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0件。中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区、市)依次为:

北京(76.8件)、上海(35.2件)、江苏(18.4件)、浙江(16.5件)、广东(15.5件)、天津(14.7件)、陕西(7.3件)、辽宁(6.4件)、安徽(6.4件)、山东(6.3件)。其中北京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比是上海、江苏、浙江三地之和。而上海则是江苏和浙江之和。

beijing.JPG

(北京人均研发能力仍为全国第一,主要是因为中央研发投入资金大。照片为定军摄)

如果从申请国际专利量来看,也有不同。

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PCT专利(《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英文缩写,是有关专利的国际条约。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PCT途径递交国际专利申请,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申请4.50万件,同比增长47.3%。其中,4.22万件来自国内,同比增长48.5%;0.28万件来自国外,同比增长31.2%。

2016年,PCT专利申请超过100件的省(区、市)达到19个,较2015年增加3个。其中,广东2.36万件,居第一位,北京、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均超过千件,上述6省市的PCT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总量的近9成。

根据了解,2016年全国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33.9万件,同比增长21.5%,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共授权发明专利40.4万件, 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0.2万件,较2015年增长了3.9万件,同比增长14.5%。在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职务发明为27.6万件,占91.4%;非职务发明为2.6万件,占8.6%。

2016年中国人对外专利申请增势强劲。中国在“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涌现了一批注重并依靠知识产权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型企业,带动我国PCT专利申请量创造了历史新高。

2016年,中国申请人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PCT专利申请为4.2万件,同比增速达到48.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外专利布局能力仍有不小差距,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2015年,中国对外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仅排世界第六,约是美国的1/6,日本的1/5,不到德国的一半。因此,中国亟待加强海外专利布局能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数字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国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0.3万件,首次突破100万件,中国是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百万件的国家。中国国内(不含港澳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0件,较“十二五”期末提高1.7件,为完成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的指标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发动机专利严重滞后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划分的35个技术领域之中,2016年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高于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拥有量的有29个,比2015年增加1个。但在光学、发动机、运输、半导体、音像技术、医学技术等6个领域,与国外仍存在差距,例如在光学和发动机领域,国外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分别为国内的1.4倍和1.2倍。

fadongji.JPG

(国内航空发动机专利申请不多,与航空管制没有全面放开有关系,照片为定军摄)

从维持10年以上的有效发明专利来看,国外在华拥有量是国内的1.9倍,运输领域达到了5.7倍。因此,我国仍需加强在部分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司长龚亚麟对此指出,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是指中国居民拥有的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数量。

国际上通常将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当前,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双双位居世界第一位,这说明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创新主体的创造热情高涨、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国专利受理审批能力的显著提升,审批效率不断提高。我国是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继美、日之后第三个超过100万件的国家,这是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结果,彰显了专利制度对于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 

在中国实施专利制度以来的头25年里,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拥有量一直高于国内,2011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才第一次超过国外在华;又经过5年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量突破百万件,有利于我国创新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反映了我国创新发展的成效。

应该看到,专利数量方面仍需要着力解决“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问题。

“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维持年限在10年以上的还不多,在有些关键领域的数量也不占优势,需要重点加强。”龚亚麟在1月19日的国家知识产权局2016年数字发布会上说。

(作者:定军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