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三大家族80后继承人郑志刚,曾经也是个文艺青年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
2017-02-17 21:42

荐读:香港四大家族,只有郑家的第三代继承人已走到了台前。出身于超级富豪家庭,郑志刚似乎很早就知道自己在家族中要承担的责任,他从小就保持低调,撇清绯闻,杜绝叛逆。不同于其他同龄富豪子弟的是,在大学期间,他没有读经济或者商科,而是把自己所有的青春都耗在文艺上。

香港四大家族,只有郑家的第三代继承人已走到了台前。当郑志刚即将作为郑氏家族的接班人,推到舞台的中央时,新世界集团庞大的产业已经走到一个十字路口,郑志刚不仅要坚守家业,还要带领家族继续前行。

不得不说,对于还未经受大风大浪考验的80后来说,是一个并不轻松的使命。但郑志刚的开局不错,曾经十足的文艺青年、如今作为商人的郑志刚,是一个有天赋有能力的“富三代”。

作为香港四大家族之一、坐拥亿万财富的郑氏家族的继承者,当下也许正是郑志刚的人生转折点。

2016年9月,新世界集团创始人郑裕彤逝世。今年1月底,香港媒体曝出郑氏家族第二代掌门人、郑裕彤长子郑家纯中风住院。如今,不满37岁的郑志刚被推到了风口——传言认为他正准备接替郑家纯的班,成为郑氏家族新一代掌门人。

从最新的福布斯香港富豪榜来看,郑氏家族以179亿美元(约1400亿港元)的资产名列香港第三,仅次于李嘉诚和李兆基。家族业务遍布商业零售、地产、珠宝、博彩等。其中,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00017,HK)和周大福(01929,HK)是最为重要的两大上市旗舰。截至发稿,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总市值高达901.52亿元。

郑氏或许是香港第一个进入到第三代传人的家族,那么作为“富三代”的郑志刚,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呢?

郑志刚在香港是出了名的工作狂,让父辈敢于把市值数千亿的新世界集团托付并早早被认为第三代接班人的他,的确不容小觑。

被看好的继承人

1929年,在广州市河南洪德路,坐落着一家叫“周大福”的传统金饰店。但很快,随着当时的国内战争形势恶化,老板周至元把金行迁往澳门。

1956年,作为周大福的一名伙计,郑裕彤娶了老板周至元的女儿,70年代,他把一家澳门的金行店面,变成了香港市值最大的珠宝公司。

随后,郑裕彤参股澳门博彩,投资商业及住宅地产,开拓酒店、电信、道路建设、巴士运营等业务,郑氏家族成为香港举足轻重的大财团,坐拥亿万财富的新世界发展集团的业务早已不再局限于“周大福”,而是触及了方方面面的商业。

这就是郑氏家族第一代掌门人郑裕彤的发家史。

1989年,郑裕彤曾辞去董事总经理,让儿子郑家纯担任董事总经理,这在当年被解读为郑氏家族掌门人交接。然而,郑家纯成为董事总经理后激进收购,这些举动让新世界债台高筑。郑裕彤只好选择又复出。他一干又是20年。

2011年,周大福在香港上市,满头白发的郑裕彤现身敲钟。那时的郑志刚刚刚被委任为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尚未正式走到台前。但和父亲郑家纯不同的是,郑志刚自从2006年正式加盟家族生意以来,表现一直为业内所称道。

他保持家族的传统,同时在投资上多样化,对现有业务进行了创新。他在2007年帮助“新世界百货”成功上市,集资27亿元;同年成立“新世界策略投资公司”发展私募。

第二年,他又带领“新世界策略投资公司”帮助“人和商业”上市,还收购了中国老牌“海鸥”手表,将其引进香港;他创立LUXBAGroup代理意大利顶级品牌MOSCHINO;并且取得法拉利汽车在中国的代理权。

他策划了艺术购物中心K11,在香港、上海、广州、武汉等地陆续建设高端商场,并取得可观的客流量。在他的整改下,“周大福”的业务也更多面向年轻消费群体……

毋庸置疑,作为商人的郑志刚,明显比父亲表现得更有天赋,也更有能力。

2012年2月29日,新世界董事会重组,郑家纯接替郑裕彤担任董事会主席一职,而郑家纯原任的董事总经理一职,转由两人分担,名为“联席总经理”,这是在集团从未出现过的职位。其中一人是郑家纯长子郑志刚。在外界看来,这显然是铺路之举。

2015年4月1日,郑志刚正式成为新世界发展执行副主席兼联席总经理,负责集团的策略、方向、运作及执行情况等。同年,郑志刚身家44亿美元获得亚洲十大年轻富豪第二名。自此,虽然郑家没有官方宣布,但外界早已将郑志刚视为新世界发展未来的掌门人了。

曾经的文艺青年

出身于超级富豪家庭,郑志刚似乎很早就知道自己在家族中要承担的责任,他从小就保持低调,撇清绯闻,杜绝叛逆。不同于其他同龄富豪子弟的是,在大学期间,他没有读经济或者商科,而是把自己所有的青春都耗在文艺上。

郑志刚从三四年级开始学习音乐,13岁就去美国,就读于塔夫脱中学。在高中时,他开始对歌剧感兴趣,专门找了老师学习,并在4年后凭自己的优秀成绩考入哈佛大学。在哈佛大学时,他主修东亚文学及文化,还在毕业后跑到日本,花了一年在斯坦福大学京都研究中心学习文化艺术。

“这是我自己决定的,因为那个时候想,将来当了企业家之后可能没有什么时间去学。”郑志刚说,“我认识到文化根底应该是从小到大去培养的,如果现在才培养文化气质太迟了。所以为什么我读一个文学专业,后来我还专门去日本京都学了好多关于东亚文化的东西,也学了日语。”

在那里,他学了日语,还写过论文阐释庄子和苏格拉底的哲学相似之处。那段时光里,他简直是个标准的文艺青年,时常在学校旁的寺庙里听悠扬的钟声,一坐就是大半天,“每次钟声敲响,我就感觉有水在心中流动。”

学校生涯结束后,郑志刚并没有立即就回归家族生意。他先是加入了高盛,负责客户上市,随后又进入瑞士银行,从事投行业务。“你要学习数据、投资。这是种很好的平衡,年轻就是要多试试。”

在瑞银和高盛工作的3年之中,他辗转纽约、日本和香港工作。在同龄富豪子弟热衷于社交和玩乐的年纪里,这个“富三代”却表现出惊人的刻苦和努力。

此时的郑志刚知道,自己终有一天要回到新世界集团中去。不断提高文艺修养和在底层做事的能力的他,也许觉得要有足够的能力才能回来给长辈一个答案。这一切都在他的计划里。

2006年,郑志刚正式回归家族生意,随后,也许是为了早日把家庭稳定下来,好把全身心投入事业中去,2009年,他高调迎娶了香港海产大王的女儿余雅颖——据分析,这是一个明显不过的公关手段,这个曾经在媒体上默默无名的郑氏家族第三代长子长孙要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了。

80后继承人的新世界

与香港很多商界人物不同,郑志刚更希望推广一种没有层级感的轻松的管理关系。他让员工直呼他的英文名字:Adrian。“对于郑家其他人,一般来说我们还是以郑先生称呼比较适合。但是Adrian就是比较特别,听起来很亲切,距离也近了。”郑志刚的秘书葛德麟说。

长着一张娃娃脸的他也更容易让人误会成普通的员工。大家还都不清楚他是谁的时候,他会和下属一起见客户。客户常对着他的下属讲完整个企划,需要做决定的时候下属只能尴尬地问他:“老板,你怎么看?”客户万分慌张,郑志刚则得意十分:“他们没有把我看成关键人,我躲在暗处把一切看清了。”

尽管是不折不扣的80后,他却是个十足的“科技白痴”。平时只用黑莓手机和座机,写E-mail、上网、打文章都还不成问题,但本质上这个1979年出生的少东不主张太科技化,感觉科技化使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到现在他依然坚持手写信件,所有的道谢信一律由他亲自手书:“我比较相信个人化一点的东西,这些是带有情感的。”

曾经和郑志刚共事过的香港菁英会荣誉主席洪为民认为,郑志刚身上有一种傲气。“香港其他的富二代,他可能都瞧不上的。这种傲气,对一个生意人来说,未必是好事。他还没有经过大风浪。”

的确,这位80后的年轻人还未遭遇挫败。对于老人执政的香港商界来说,他的出现,有着某种破局意义,能否成为示范,还有待时间的考量。

郑志刚的新世界,已经开始。

(来源: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综合自财经天下,新商报,每日经济新闻,界面新闻,百度百科)

原标题:香港第三大家族80后继承人郑志刚,曾经的文艺青年已正式“上线” 

(编辑:见习编辑,毕凤至)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