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港马体验报告:在奔跑中重新认识香港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海银 广州
2017-02-27 13:58

“在港马中,香港不单单是人们印象中的购物天堂或者一个个景点,参赛选手通过参赛去享受交通、医疗、补给等方方面面的服务,感受政府、主办方、志愿者间的协调互动,发掘香港的闪光点。在这种潜移默化中,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往往能成为香港城市名片的宣传者。”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江金波说。

2017年2月12日,7.4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马拉松爱好者聚集中国香港,参与香港渣打马拉松拉赛。

亚洲最虐赛道、国际田联金标赛事、连续举办21周年、可比肩波士顿马拉松和东京马拉松,这些title(头衔),或许已经足以说明港马在诸多马拉松赛事中的独特地位。

而近两年,内地马拉松赛事扎堆举办,港马在众多马拉松竞赛者心中又有怎样独特的分量?一年一度的港马赛事又为香港这座快节奏的现代化都市增添了怎样的魅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试图从赛事参与者那里寻找答案。

在“最虐”中回归最原始的快乐

全程 42.195公里的港马赛道,由尖沙咀弥敦道起步经昂船洲大桥 、南湾隧道、青马大桥、汀九桥、长青隧道、西区海底隧道 ,最后以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为终点。

这条充满都市气息的赛道,之所以被冠上“亚洲最虐魔鬼赛道”的称号,不仅是因为一路上大桥多、隧道多、弯道多,更考验每一位参赛者的是,要忍受两、三公里的隧道内以及高架桥上大段的上坡路,作为一条城市马拉松赛道,落差幅度竟然由水平线下30米至水平线上80米。“三桥三隧”下来,累计接近300米的总爬升量。

“上下坡对配速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上坡会比较慢,下坡又比较快,这样节奏容易被打乱,即使是顶尖的选手也会受影响,港马冠军的完赛时间是2小时10分,而一般城市马拉松的冠军成绩都在2小时5分以内。可见,就是这些地球上跑得最快的人都要多5分钟来完成赛程,何况是我们这些业余的跑者了。”林远康对记者说。作为一名长跑爱好者,港马是他参加的第8个马拉松赛事。

除了赛道本身的难度,天气也考验着港马参赛者。

港马主要赛道都在高架桥高架路、隧道中,赛道的位置比较高,缺少建筑物作为遮挡,基本上是裸露在自然环境当中的。加上香港三面环海,比一般内陆城市的风要大,比赛通常又是在冬天,大风和低温也是“最虐”赛道的难关。

有四年跑龄的马拉松爱好者梁刚,迄今为止已经参加过62场马拉松比赛,去年还征战了有“世界第一马拉松”美誉的波士顿马拉松。虽然大赛经验已经如此丰富,他还是在这次港马上出了点小状况。梁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港马最后的12公里,他是在肚子反复的“翻江倒海”中痛苦撑到底的,最后呲牙咧嘴捂着肚子跑过铜锣湾繁华喧嚣的冲刺路段。

“这是我62场比赛里头一回遇到这种状况,低估了一路上冷风吹对身体的影响,由于没有做好保暖的准备,导致肠胃不适。”他说。

然而即使赛道再虐,也不能阻挡跑友们奔跑的脚步,反而能体会到马拉松最纯粹的快乐。

“奔跑在赛道上,放眼望去就是海、山、码头和大桥,没有高楼、也没有欢呼,也没有大大小小的跑团、赞助商挤在赛道,在完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跑步心静如水。加上赛道简洁、补给充分、组织成熟,你只管蒙头跑出自己的节奏,可以享受跑马最原始的乐趣。”一位参加了港马的跑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是说。

港马,认识香港的另一面

近两年,城市马拉松比赛关注度越来越高,原因在于其不仅拥有竞技体育的紧张激烈,还能展现出一座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而对于马拉松爱好者们来说,通过马拉松比赛和一座城市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完成自己目标的同时,也领略到城市的美景和文化,无疑是最大的收获。

但是,由于基础条件欠缺、办赛经验不足等各种原因,有资深马拉松选手指出,目前很多城市马拉松质量还远未达到人们期望的水平。

对比内地许多城市马拉松赛事,香港马拉松的专业水准值得借鉴。去年成功升级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的港马,迄今已经举办了21届。本届赛事的组织和服务,也受到了一众跑友的认可。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江金波对此表示,举办马拉松,作为传统旅游度假方式的转变,可以展现城市的另一幅面孔。在港马中,香港不单单是人们印象中的购物天堂或者一个个景点,参赛选手通过参赛去享受交通、医疗、补给等方方面面的服务,感受政府、主办方、志愿者间的协调互动,发掘香港的闪光点。在这种潜移默化中,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往往能成为香港城市名片的宣传者。

一位港马参赛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到香港就能感受到马拉松大赛在即的氛围,在地铁站候车时,就能看到香港特色的耐克广告,旁边是渣打香港马拉松的赛事图标。在马路上还有各种相关的广告牌,封路的通知和指引。”

在赛前组织方面,梁刚告诉记者,他在赛前就收到了港马的身份确认信件,拿着纸质的通知书,可以直接去领参赛包,一两分钟就领到了,非常方便。

“在赛道上的补给点、医疗点也很充足,补给的种类很丰富,医疗点也有专业的救护人员,港马的赛事服务和标准都是相当专业的。”梁刚说道。

最令跑友林远康印象深刻的是,当他跑完全程抵达终点时,志愿者上前为他戴上奖牌。“这是在其他马拉松享受不到的,给人很温馨的感觉”。

另外,多位马拉松选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前在购物或观光的时,并没有真切感受到港人的热情好客。而这一次,他们把自己最友善、最热情的一面都展现出来了。

对此,广东财经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副教授陈德宁表示,香港有个特点,就是非常关注民意,举办这些大型活动的通知会反复出现在公交、地铁上,提前告知市民哪些路段要封闭作为赛道,各个部门相互配合,信息滚动播报,协调各方的需求,兼顾到各方的利益。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加上香港市民本身对体育赛事的热衷和崇拜,成就了香港马拉松良好的社会氛围。

(编辑:闫沁波)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