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环保董事长刘正军: 完善PPP立法, 加大民营资本参与力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周伊雪 北京报道
2017-03-07 07:00

“这几年,环保的重视度确实越来越大了,环保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全国人大代表、永清...

两会.jpg

“这几年,环保的重视度确实越来越大了,环保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全国人大代表、永清集团董事长刘正军谈及五年来参加全国两会的感受时坦言。

永清集团为湖南省环保龙头企业,旗下拥有永清环保(300187.SZ)、湖南永清水务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作为环保产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刘正军此次带来了针对环保产业发展的八项建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该八项建议涉及区域环境治理、PPP立法、土壤污染防治、土壤修复等方面。

建议加大PPP立法

对于正在政策层面上力推的PPP,刘正军认为,国企在参与PPP项目中具有明显优势,民营企业则较为弱势。因此,建议国家加大PPP立法,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好的参与氛围。

“虽然目前民企参与PPP的比例有所提高,但在大型项目和项目总金额上看,国企依然具有明显优势,”刘正军表示,“政府采购网公布的2016年落地项目中标信息显示,民营企业参与的PPP项目总金额仅占据26%的比例。”

政府采购网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共成交2.35万亿元PPP项目,其中国有企业作为独立中标人或牵头中标人中标项目总金额超过1.7万亿元,占比约为74%,民营企业中标总金额为6223亿元占比约26%。民营企业牵头实施的PPP项目在2016年新获PPP项目总规模不及国企的1/3。

环能科技(300425.SZ)副总裁王哲晓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环保类PPP项目中政府和央企合营的现象较为突出,大部分项目被央企包揽,民营企业参与度不足。

“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如何在准入上设计合理机制,降低专业化公司的进入门槛,让专业化民营企业或其他机构拥有更多进入通道”,王哲晓说,“否则PPP将是政府与央企之间的合作。”

针对民营资本参与PPP障碍较大的问题,刘正军建议:第一,降低民营企业准入门槛,所有的PPP项目,建议不能设定对民营企业关门的条款,约定没有民营企业参与采购则无效;第二,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政策扶持,例如商业银行对民企的PPP项目贷款出台优惠政策、出台鼓励建立民营PPP基金政策;第三,为PPP项目更公开透明提供政策性保障。

事实上,不唯环保产业,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各类PPP项目中普遍存在民营资本参与难度较大、权利义务不对等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佳督科技(600728.SH)董事长刘伟亦在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建议加快PPP立法,为促进民间投资PPP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刘正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所提的几项建议能代表环保行业的普遍呼声,在于其全面深入的调研。

“我在环保行业多年,既有一线实践,又有宏观全面的了解。这次建议经过充分调研,与污染企业、环保部领导、地方政府等各个层次都有过交流,没有遗漏一个核心环节。”刘正军说。

借力资本市场

除了建议完善PPP立法,刘正军的其他议案亦切中环保行业发展的热点。如刘正军呼吁,《土壤污染防治法》已经具备出台条件,建议加快出台。

刘正军对土壤污染防治的关注与永清环保近年来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2004年,我们开始做大气处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减排。最近几年开始做土壤修复,以后再做余热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再做风电、光电,永清环保发展的思路战略就是做环保的全产业链。”刘正军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土壤修复目前被永清环保视为发展的第一大核心业务板块。这其中存在传统优势大气治理业务市场空间有限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深耕多年的土壤修复在“土十条”政策落地之后,有望迎来行业爆发期。

2016年5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土十条”)发布,作为国内第一部以专项计划形式针对土壤污染及修复的文件,“土十条”正式拉开了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的大幕。

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内容亦被列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及“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及“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分类制定实施治理措施”。

据东兴证券环保行业分析师杨若木测算,全国土壤修复市场空间可达4.6万亿元。短期来看,若满足“土十条”中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000万亩的要求,以每亩3万元成本核算,保守估计未来四年耕地修复市场达到3000亿元。

适逢政策风口,2015年起,永清环保发力土壤修复,收购美国土壤修复公司IST51%股权。据了解,IST拥有原位生物修复、土壤淋洗、土壤气体检测等新技术。2016年11月,永清环保又与加拿大公司MC2就收购51%股权达成框架协议,该公司在土壤场地污染的原位热修复技术上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及应用权。

“出海并购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缺乏这类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国外环保企业发展较早,成长已到天花板,但技术非常成熟,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很合算,”刘正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海外并购目的是控制和收购全球最新、最顶级的技术,还可以走出去做全球市场。”

刘正军坦言,资本市场对于永清环保发展壮大助力不小。“一方面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并购海外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在公司内部实施股权激励,令骨干技术员工成为公司主人翁,有效地激励了员工。”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1年登陆创业板,截至2016年底,永清环保在6年内实现营收增长5倍,归母净利润由3544万元增长至1.3亿元,涨幅超过3倍。(编辑:罗诺)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