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看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村“沉睡资产” 激活还需要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姚建莉
2017-03-08 07:00

■ 姚建莉 北京报道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

■ 姚建莉 北京报道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这也是此次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议案提案的关键词,很多一线的企业家围绕农村的土地和金融问题,提出切实的建议。

“使农民有安全、稳定、长期的收入,这应该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目标。”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星牌集团董事长甘连舫3月7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

两年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33个试点县(市、区)试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甘连舫正在试点地之一的北京大兴区做相关的尝试。

农村的混合所有制怎么“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这让甘连舫觉得很有信心。

“这就是这两年来我在做的事”,甘连舫说,“原来的国有建设用地收储制度,农民被征地后从中得到的利益微乎其微,农民失地后,土地补偿的钱很快就会花完。”

“能不能让农民成为土地的最大受益者,这要靠集体建设用地的盘活。”他说。

他想在北京大兴这样的试点区域建设的文旅小镇和健康小镇项目,农民可以以土地入股,不仅保住既得利益,还有股权收益,未来就业也能得到保障,这是一个安全、稳定、长期的收益,彻底改变失地农民的现状。

在他的设想中,首先政府给出集体建设用地指标,这来源于拆建比例,其次还要看企业用这个地做什么产业,一定是持有型为主的长期稳定的产业,由此持续经营下去会得到三方的利好:农民得到安全稳定长期的收益,政府得到长期稳定的税收和就业,企业在建设初期不用花费巨额资金去买地,而是用买地的钱把产业做起来。

甘连舫在此次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相关的提案。他认为,只要做好规划和制度设计,这样的“混合所有制”是切实可行的。首先要明确合作机制;其次要简化现有行政手续,包括农民确权程序、项目报批程序、合作持股程序、股权分红程序等,建议在某些试点区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形成案例;还要加强项目把关和评估,避免企业短期行为。

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痛点

除了土地制度外,农村金融服务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就聚焦到农村或农村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农业经营主体的一大痛点所在。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就关注到了这样的问题。

他认为,农村土地流转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把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分离出来,推动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又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但通过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的经营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在准备寻求金融机构支持,扩大再生产时,往往遇到了难题。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要激活农村‘沉睡的资产’,必须深化农村综合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服务体系,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农村金融创新力度。”他说。

甘连舫也认为,以混合所有制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完善财税金融政策。在涉及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方面,在试点区域给予足够的创新支持,鼓励企业以与农民合资入股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运营,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集体土地抵押贷款,鼓励国开行给予农村开发资金支持。

张天任建议,构建多层次的涉农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鼓励农发行、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农村综合产权金融创新;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还要开展农业生产设施评估和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对经营户的农机设施等有形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发放农业贷款。甚至可以参考信用贷或类信用贷,综合考虑农户信誉、产业前景、偿还能力等,提供资金支持。

(编辑:吴红缨,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yaojl@21jingji.com;wuhy@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