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银行机构银行总裁马伟霖: “卖卖卖”后的对公战略回归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晓宴 ,王琳 上海报道
2017-03-08 07:00

近半年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澳新银行”或“澳新”)靠“卖卖卖”引起了市场关注。2016年...

近半年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澳新银行”或“澳新”)靠“卖卖卖”引起了市场关注。

2016年10月,澳新宣布将中国(包括大陆、香港和台湾)、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在内的财富管理与零售银行业务出售给新加坡星展银行,约110亿澳元贷款资产总值,约170亿澳元的存款。

紧接着,在2017年1月,澳新又正式宣布出售其持有的上海农商行20%的股权,交易总额逾90亿元人民币。此外,澳新银行还曾表示过,未来也有可能出售所持有的天津银行12%的股权。

进入中国已超三十年的澳新银行,在中国设有七家分行,四家支行,保持着“小而精”。

截至2015年末,澳新中国资产规模为440亿元,净利润4.5亿元。同样来自亚太地区的外资行中,星展银行入华24年,截至2015年末星展中国总资产为953亿元,净利润1.2亿元。同来自新加坡的大华银行入华近10年,同期总资产432亿元,净利润8028万元。

澳新此番剥离资产,是否有意退出中国市场?背后有何考量?伴随着怎样的发展战略调整?

2月底,澳新银行集团机构银行总裁马伟霖(Mark Whelan)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就此一一答疑。

一言蔽之,在亚洲,“瘦身”后的澳新着力于“对公业务”,尤其在资源、农业、食品、运输业、金融机构、科技和教育领域。而中国大陆仍然是澳新银行全球5个全服务市场之一,其他4个分别为新加坡、中国香港以及本土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为资本充足率出售非控股股份

就澳新银行出售上海农商行股份,以及规划出售天津银行股份,马伟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澳新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发生了任何改变。而且,不仅中国区域内的非控股股权投资发生变化,在亚洲其他区域的一些合作项目也会进行调整。

澳新银行在亚洲投资了四家银行,分别有上海农商行20%股权、天津银行12%股权、印度尼西亚Panin银行38%股权、马来西亚AmBank23.6%的股权。

马伟霖表示,出售决策主要是因为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提高,使得澳新不得不降低在澳大利亚以外国家的非控股股权投资。出售在华非控股股权,一方面能使澳新的资本充足率提高,另外一方面也使澳新能有更多资金投入其内生业务。

按照澳大利亚相应的金融监管要求,澳洲本土银行对于非控股股权投资需要计提100%的资本,而相对的,贷款业务的计提比例在20%至50%。这意味着类似上海农商银行这样的非控股股权投资,资本效率要远低于2008年之前的状况。成功出售上海农商行的股权将提升澳新银行普通股权一级资本充足率约40个基点。

尽管很难说与上海农商行的战略合作究竟为澳新中国的“本土化”提供了何种程度的帮助,仅就财务回报而言,上海农商行确实可以称得上澳新的“金蛋”。马伟霖也用“澳新银行很成功的投资项目”评价了该项股权投资。

作为股东的十年间,上海农商行为澳新带来了13亿澳元(约68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投资收益,1.78亿澳元(约9.32亿元人民币)的股息;仅2016年财年,为澳新银行贡献了2.59亿澳元(13.56亿元人民币)税后利润。该数字是2015年澳新中国净利润的近3倍。

谈及入华经验,马伟霖笑言,学到最重要的经验:信任和关系(长期的伙伴关系)非常重要。

弃“私”保“公”,聚焦产业机会

出售亚洲五个市场的零售业务,对澳新意味着性价比考量下的止损。根据澳新的测算,此次向星展银行出售零售业务,将增加澳新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例约15-20个基点。交易反映为约1.1亿澳元有形资产净值的溢价估值。因此交易,澳新银行将因调减软件及其他固定资产的减值、业务分拆和交易成本,产生约2.65亿澳元亏损,预计多数将反映在2017年财年。

即使是以零售见长的花旗银行,在中国零售市场也亏损多年。不得不承认,中国金融同业在互联网化程度上已远超外国同行。

马伟霖坦言,零售业务想要获胜,一定要靠规模效应,外资银行想要进入另外一个国家的零售市场,很难超越本土银行。“除非你在其他领域另辟蹊径,比如说数字银行,或者有其他一些非常厉害的产品,很优秀的人才,否则很难与本土银行进行竞争,也是这个原因,我们把业务主要放在机构银行业务上。”

弃“私”保“公”,可以说是澳新银行对十年前机构业务战略的回归和再次聚焦。

“这(对公业务)是我们的核心能力和优势所在,我们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我们也可以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很多想来中国发展的企业提供服务。”马伟霖表示。

不过,即使是在对公业务领域,外资行要想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也绝非易事。一方面是来自中资银行境外布局的挑战,另一方面则来自外资行的相互竞争。

马伟霖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的关于澳新优势之问时表示,作为一家外资行,澳新银行主要优势在于与中国产业与市场的互补与提升。比如中国处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过程中,澳洲在这方面有很强的优势。

在这其间,澳新作为一家澳资银行,恰恰在贸易融资方面有很多优势。澳新将着重关注包括资源、服务、农业、医疗、健康、机械工程和教育在内的行业发展,寻找其中的机构金融服务机会。

而且,澳新银行在整个亚太地区有着扎实的风控、IT体系和中后台系统,中后台系统已经极大地实现了自动化。

另外在金融服务方面,相比花旗和渣打面向全球市场,澳新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亚太地区(亚洲、太平洋地区和澳洲)。机构金融服务围绕并购、交易和供应链、结构融资和银团贷款等。

(编辑:李伊琳,邮箱,liyil@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