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雨泽: “一带一路”建设如何 与东道国互动共赢?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尔德 北京报道
2017-03-09 07:00

国研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罗雨泽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称《报告》),6次提及“...

国研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罗雨泽

logo.jpg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称《报告》),6次提及“一带一路”,3次提到国际产能合作。

对此,国研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罗雨泽认为,“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都是中国向世界提出的重大合作倡议,在“逆全球化”之风愈刮愈烈的背景下,中国的这两项倡议不但有利于自身发展,而且对稳定全球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报告》多次提及,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开局顺利,成效显著,表明倡仪符合当前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在强调它们的重要性和建设实施的长期性,需要我们持续的努力。”罗雨泽说。

两大倡议都具较强创新性

《21世纪》:与以往国家间合作相比,“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有什么不同?

罗雨泽:与以往合作框架相比,这两大倡议都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这是因为,以往的区域经济合作都是封闭性的,如自由贸易区、投资协定等。而“一带一路”秉承的是开放的区域主义精神,域内域外只是个地理概念,并不是硬限制,域外国家、企业以及国际组织也可深入参与进来。

国际产能合作也不同于以往的国际贸易和产业转移,它强调不但“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帮助发展滞后国家形成和提高产业能力。历史上的几次产业转移一般是基于要素和政策条件变化自然发生的,梯度特征明显,母国也很少采取鼓励措施,而目前我们倡导的国际产能合作则是多向性的,既积极“引进来”,也鼓励“走出去”,与第三方平等合作,与东道国互动共赢。

互联互通将加快建设

《21世纪》:《报告》提出,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对此你有何建议?

罗雨泽: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共同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推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今年《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的要求。

目前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短板和国际产能合作的瓶颈。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合作地域很广,是陆海统筹的,有助于破解内陆国家和沿海国家发展的地理割裂问题。大通道的建设,不仅需要比较完善的硬件,还应有匹配兼容的软件,需要“软硬兼施”相互协调,目前标准对接、检验互认、数据共享、单证统一和税费协调等软的方面相对滞后。

我认为未来的重点工作方向有三个。首先是,牵头联合研究为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互通提供基础性规划,向相关国家展示设施联通的现状、瓶颈、问题、难点以及未来发展蓝图和建设路径,提出关键大通道和重要设施支点建设的建议和实施方案,发布可行性评估报告,并做好宣传共享。

其次是,整合中国在该区域已设立的多双边基金中的基础设施投资业务模块,建立统一的基础设施互通基金,利用PPP等模式发挥对其他资金的撬动作用,对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条件比较成熟的重点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第三,加强对基础设施落后国家的技术援助,分享中国经验,输出中国标准,打造中国品牌,提升该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维以及物流、海关管理能力,使设施软、硬两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好的对接。

《21世纪》: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信任问题。对这一问题,应如何解决?

罗雨泽:针对目前可能存在的信任问题,我们一方面要承认分歧,表明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坚定立场;另一方面,要选择双边关系好、条件成熟国家确立典范,发挥带动作用。

基础设施需求大,但障碍也比较多,在项目选择上不宜单边行动,一定要基于需求对接、利益共享,选择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并将产业合作与贸易合作相结合,如对关联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商贸物流园区等进行整体性开发,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尽可能多地挖掘其经济效益。

打造区域生产营运体系

《21世纪》:《报告》还提出了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实现优势互补。

罗雨泽:中国素有“世界工厂”之称,新能源、环保、信息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也发展较快,体系完善,产品性价比高,市场渗透能力强,中国也有转型升级重新布局产业的现实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较强的工业化需求,可以此实现利益对接。

我们可加强中国境外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支持优势产业“走出去”,充分利用邻国劳动力、能源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一大批跨境工业园区和境外工业园区作为重要支点,帮助其他国家加快工业化的同时,打造以我为主的区域生产营运体系。

国际产能合作要用好四大抓手。一是沿海地区,利用产业基础好和海上运输便利、低成本、大吞吐量等优势,重点培育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二是沿边地区具有同相邻国家开展合作的地理优势,可加强与相邻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规划对接,改善口岸和基础设施,制定更便利化的贸易投资政策,着力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建设各具特色的对外开放基地。

三是在内陆地区选择一批产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发达、人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区,提升产业转移承接的便利化、积极性,打造一批国际化的制造中心、商业物流中心、研发创新中心。

四是抓好境外工业园区、经贸园区建设,深入研究,做好顶层设计,制定专项规划,完善考核机制,围绕园区发展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打造企业“抱团出海”平台。

《21世纪》:目前,服务“一带一路”的融资平台建设情况如何?

罗雨泽:除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外,中国主导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多边银行机构,同时设立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中非基金、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欧共同投资基金、中哈产能合作基金等平台,今年《报告》又提出设立人民币海外合作基金。各种平台应各有定位,有所侧重,相互补充配合,协调发挥作用。

(编辑:吴红缨,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wangjk@21jingji.com;wuhy@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