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 调低M2增速更合理 防风险更需监管合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玉敏 ,彭依怡 北京报道
2017-03-15 07:00

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在2013年以前是持续下降的,不良率一度低于1%。2013年后出现明显回升,但2016年又开始企稳,不良率大致停留在1.7%-1.9%之间。要说不良是否已经见顶?我认为还为时过早,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M2的预期增速目标下调为12%。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这很正常,也很合理。”在他看来,今年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比去年略紧。

针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四大领域的金融风险,于学军认为,不能孤立地看,风险之间会相互交叉、相互传染,哪个方面防范不好,都会形成一个连带效应。

平台类、按揭类贷款将受影响

《21世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特意提到中性是否意味着偏紧?

于学军:有人解读说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就是偏紧。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去年的提法叫“稳健的货币政策”,并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17年改成了“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这一比较不就很明白了吗?要联系来看,意图和趋势就清楚了。

《21世纪》: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那是否意味着今年的新增贷款有所减少?如果收缩的话,主要是哪些领域?

于学军:从去年贷款增长的大头来看,主要是政府背景的平台类贷款、房地产等住户贷款。若有所控制的话,这两类首当其冲肯定会受影响。毫无疑问应增加对实体企业的贷款,比如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贷款。

《21世纪》:2016年,M2增长11.3%,低于13%的预期目标。今年M2目标增速为12%,这个预期进一步下调,主要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于学军:我国M2的目标增速,2015年就是12%。2016年调高1个百分点到13%,但实际只增长了11.3%。而且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我国货币信贷投放仍处于过多状态。调低M2的增速,这很正常,也很合理,实际上可能完成12%都很难。

《21世纪》:你此前也提到,近年来信贷投放增长不算太快,主要是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和专项建设基金的因素使然,实际的增速还可能更高?

于学军:其实别说是M2增长12%,就是像去年一样再增长11.3%,这个货币供应量已经很大了。我们现在的货币供应量,截至去年末是155万亿,而GDP是74万亿,意味着货币供应量是GDP的2.08倍。2017年若M2再增长12%,那就是18.6万亿,而GDP的增长目标是6.5%,也就是5万亿不到,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值将进一步增大到2.2倍左右,这终究是个很大的问题。

《21世纪》:你觉得今年会否做加息、降准这样的动作?

于学军:从全球来看,现在美联储的利率政策是上调通道,一般预计会上调三次左右;欧洲和日本的政策中,利率已经是最低甚至负利率,现在欧洲的经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明显企稳,欧洲今年上调利率也存在很大可能性。目前人民币还存在一定的贬值压力,所以中国可能面临着要适当提高利率的压力。至于什么时候调、调多少、以什么方式调,在政府报告中已经讲得很清楚了,除了区间调控,还要重点调控和相机调控。

不良见顶为时尚早

《21世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四个领域累积的风险要高度警惕。在你看来,哪个领域的风险最大?目前银行不良有企稳的迹象,不良是否已经见顶?

于学军: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这四个方面风险,都是比较突出的,是中国金融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在2013年以前是持续下降的,不良率一度低于1%。2013年后出现明显回升,但2016年又开始企稳,不良率大致停留在1.7%-1.9%之间。说不良是否已经见顶?我认为还为时过早,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近几年债券市场发展很快,托管规模已经到了六七十万亿。经济下行,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包括一些大型企业都因为流动性紧张而出现履约风险,所以债券市场的违约增加较快。影子银行的风险问题,主要是过去我们不够熟悉,掌握也不全面,加上不断有风险发生,所以大家感到问题较多。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业态,这两年很热闹,风险也比较突出。

总之,这四个方面是当前中国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而且风险之间会相互交叉、相互传染,哪个方面防范不好,都可能形成一个连带效应,确实需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去年下半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企稳,整个金融风险状况有所缓和。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四类风险,具体到银行业,你怎么看?

于学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了四个方面的风险,就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风险。中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但这几年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比如,银行的资产总额已达230多万亿,贷款大概是120多万亿,其他类资产大约有100多万亿。银行的这些资金哪里去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去了债券市场。所以债券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积累的风险相对也越来越多,这的确给监管带来了挑战。因为监管机构对存款贷款等传统业务熟悉,对近年快速膨胀的表外业务却不熟悉。这部分业务比较复杂,直接与金融市场相联系,相互交叉持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容易掌握。

《21世纪》:最近有关金融监管的表述,两方面特别受到关注,一个是监管体制改革,一个是建立监管协调机制。监管体制改革涉及到什么样的体制,更适合中国?协调机制是建立什么样的机制怎样来协调?

于学军:这个问题实际上一直在研究,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回答。我们现在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随着跨业经营的方式增多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阶段确实需要加强监管机构的信息沟通和共享,真正形成合力,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