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平:对持续亏损的僵尸企业应救人而不是救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侯潇怡 北京报道
2017-03-24 17:41

“下一轮的金融风险,有潜在上升的可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在2017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 黄益平提出,目前看三方面的因素会加剧了金融风险抬头的可能。 第一,特朗普推动的减税增加投资、金融监管放开和一系列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短期内对经济活动的...

    “下一轮的金融风险,有潜在上升的可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在2017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

    黄益平提出,目前看三方面的因素会加剧了金融风险抬头的可能。

    第一,特朗普推动的减税增加投资、金融监管放开和一系列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短期内对经济活动的推动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很可能会加剧原来经济失衡的问题,导致风险加快积累,长期看对宏观金融风险有隐患。

    第二,欧元区的黑天鹅风险。

    第三,中国自身的金融风险值得关注。

    对于解决中国金融风险的问题,黄益平指出,解决僵尸企业问题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和进一步控制风险的重点。僵尸企业持续的占有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但僵尸企业的产出贡献会变的越来越小。中国的边际资本产出率从2007年3.5到2015年5.9,每产出一个GDP所需要的资本投入变的越来越多,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经济效率在下降,僵尸企业的持续存在,对我们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黄益平表示,僵尸企业的出清,最后的难点主要是两个字,一个叫人、一个叫钱。人往哪里去?钱从哪来?这是很多企业碰到的问题。

    黄益平提出两点建议:一方面,所以对于产品可能不错,企业的研发能力不错,市场暂时碰到困难的僵尸企业,可以采取企业重组混合所有制、兼并或者是债转股。核心要看能不能真正按市场来办事。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持续亏损,并且经济结构和产品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僵尸企业,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给关掉。“即使让好企业把它兼并,也只能把事情变的更糟糕。”但如何关掉,最大的困难是员工的安置问题。

    黄益平表示,中央政府可以设置产业结构调整基金,比如僵尸企业处置基金,采取救人但是不救企业的策略。工人如果失去了工作会出问题,利用基金帮助他们就业和支持生活。“如果通过现在这种长期持续的支持僵尸企业,从而保证工人有工作的方式,不但在效率上浪费资源,而且会搞坏整个市场纪律,控制金融风险也就变成纸上谈兵。”

 

以下附演讲全文:

    我想简单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其中一个问题的看法,刚才这问题其实是比较大的。其实我想简单的最后把我的讨论落在我们怎么看待现在僵尸企业的问题,这是实体经济的问题,也是一个金融问题。我的看法是,其实我们最近看全球经济似乎有平稳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些回暖复苏的迹象,但是总体来说跟全球危机以前的表现相比距离还是非常大。

    实际上短期看,金融风险有抬头的可能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看全球危机发生的时候,当时在学界和在政界似乎有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我们通过短期宏观经济的政策来刺激经济稳定金融市场。但是更主要的是下一步要通过一系列的结构性的改革来转变我们的增长的机制,改变我们的市场一些做法。

    所以在很多次的G20的会议上,结构性改革是达成共识的。所有的国家都承诺要通过推动结构改革改善经济结构和效率。到现在全球危机快过去十年了,回过头来看,我们大致能得到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就是刺激政策比较到位,尤其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各个国家情况不一样,相对比较保守一些。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为什么货币政策延续这么长的时间,一个必然面对的问题就是,经济结构的调整、非常不到位。我们的结构改革世界各国都可以去看,我们过去作为中国的学者、经常抱怨中国的结构改革的步伐还不够快,步子不够大,但是我到国际上交流一圈回来以后觉得还挺满意的,和把我们世界各国的结构改革的单子拉出来,我觉得中国的改革应该是做的相对来说比较多的。

    但无论如何我觉得下一轮的金融风险,有潜在上升的可能性。那么简单的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当然其实还有很多因素我只是举这三个方面的因素,作为一个例子。

    第一、特郎普的政策,特郎普的政策在近期受到了企业界和华尔街的欢迎,因为他所推动的经济政策减税增加投资,金融监管放开尤其是包括一系列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看起来是美国优先对企业、对经济活动可能有好处。但是作为一个学者我来看从宏观角度这样的一些政策,它有很多的潜在的矛盾。美国为什么陷入金融危机,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它的经济失衡非常严重、财政斥资最后导致很多的问题,我个人的解读他现在试图推动的政策,如果成功的话,也许在短期内对经济活动的推动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很可能会加剧原来经济失衡的问题。那么再加上他现在说要放宽对金融部门的管制,而管制的放松和收紧有自身的市场规律,如果在不成熟的情况下推动宽松,会不会导致风险加快积累,这是我们值得观察的一个因素。美国的特郎普的政策对经济增长到底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觉得他推动下去对宏观风险和金融风险有隐患。

    第二、就是大家现在很担心欧洲的黑天鹅问题。我具体不展开,欧元区这样一个体系设置本身有它的矛盾,再加上经济也不好,英国脱欧,其他一些民粹主义的现象比较严重。意大利和希腊的经济还不太好,市场上似乎在判断,不知道下一个黑天鹅会不会来自欧元区。

   第三,中国来说我们也有自身的金融风险值得关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我们去年中央工作会议和今年两会上作为一个政策重点提出来的。这里头背后的原因很多,我今天不展开。大致就是说增长减速、结构调整,出现一些风险的苗头,其实我们在市场上也都看到了,从现在来看,防范系统性风险,我觉得应该成为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工作重点,无论从国际看还是从国内来看,尤其是我们今天碰到的一个宏观的状况和2008年相比,出现了很大的变化,BIC国际清算银行去年提出一个概念风险性三角,描述国家宏观经济的困境,这困境大概也符合我们中国的情况,这风险性三角说的第一杠杆率上升、第二资产下降、第三宏观政策收缩,这三条都符合我们中国经济的情况,如果还有新的风险,这要进一步的缓解难度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现在要加紧处置这问题。

    处置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方法、措施很多。如果简单化,最简单的策略就是两条:

    第一条是强化市场纪律,真正让市场机制来确定资源的配置,我们过去为什么我们有很多金融风险,但是金融风险没爆发出来,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政府给很多企业和产品机构兜底,可以兜一段时间不能长久兜下去,我刚才说我们的政策空间在收缩,意味着未来都会越来越难。

    第二条是改善我们的监管,尤其是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在这里头我刚才说的,我其实想稍微展开一下,就是怎么样应对僵尸企业的问题。我个人觉得,作为经济和金融体系今天碰到的很多困难,都跟僵尸企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僵尸企业这个概念,僵尸这个概念最早大概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美国储代危机提出来,但是这概念广为传播,主要是因为日本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有很多本来应该被关掉的企业继续在运行。

    今天中国经济中,僵尸企业的问题也很严重。我们做过一些关于僵尸企业的研究,发现从东亚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僵尸企业的比重其实是一直下降的,但是全球危机爆发以后,这比例又重新开始上升。经济在减速、结构有一些转型有一些僵尸企业是可以理解。但是现在僵尸企业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和进一步控制风险的一个很重要的难点。

    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第一今天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怎么让它回升,我觉得碰到最大的问题不是我们通常说的周期性或趋势性变化,而是我们过去做的好企业和产业现在失去了竞争力。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过去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碰到的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在成本和收入提高以后,我们有没有能力培养发展出一批有竞争力的新的企业和产业,支持中国经济的下一轮增长,这也是为什么创新创业成为我们工作重点的原因。

    但大家放眼全国看一下,我相信这个结论很清楚,凡是僵尸企业比较少,过剩产能比较少的地方,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企业家很活跃,创新创业很顺畅,没有问题。到地方看一看结构在调整,经济在转型,创新创业很困难,僵尸企业往往都是旧产业不能退出、旧的企业不能及时的调整。我们在推动创新的同时,更重要的考虑那些旧的产业和企业能不能及时退出。跟这相关的是我们经常抱怨,金融不支持实体经济,很多资源在金融部门空转投机的问题。但我们可以想像,如果僵尸企业持续的占有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它投入到经济当中去,显然它对产出的贡献会变的越来越小。我们看中国的边际资本产出率从2007年3.5到2015年5.9,每产出一个GDP所需要的资本投入变的越来越多,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经济效率在下降,僵尸企业的持续存在,对我们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我们也有去杠杆很难的问题。从宏观层面很难,微观层面我们也做过研究,发现僵尸企业平均而言资产负债率是72%,正常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大概是51%,所以宏观层面的去杠杆很难,但是如果把僵尸企业去掉,我们平均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起码可以往下调整4到5个百分点。

    所以最后,我想简单说一下,为什么僵尸企业要出清但是其实很难出清的问题。我的理解是,我们讨论僵尸企业的出清,最后的难点大概就是两个字,一个叫人、一个叫钱。人往哪里去?钱从哪来?这是很多企业碰到的问题。

    我们今天处置僵尸企业和90年代处置僵尸企业一个很大的区别。90年代的很多亏损的企业都是中小型的国有企业,今天的很多僵尸企业都是大型企业在地方占举足轻重的位置,出清肯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能不能出清?关系到我们的金融资源效率能不能提高、金融风险能不能控制,产业能不能升级换代的问题。

   我们的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具体的方法很多,我们也有很多僵尸企业,产品可能不错,企业的研发能力不错,市场暂时碰到困难,对这样的一些企业有很多具体的做法,比如说企业重组混合所有制、兼并或者是债转股。但是核心要看能不能真正按市场来办事。我们看到一个情形,中央一个市场化的规则到了地方有很多行政的力量发挥了作用,所以能不能最后实现结果,不知道。

    但是更糟糕的我觉得更难处置的可能是一些持续亏损,而且它的经济结构,它的产品不符合结构调整的方向,这样的一些企业,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给关掉,我觉得即使让好企业给它兼并,只能把把事情变的更糟糕,怎么样把它这关掉觉得需要想一些办法,其中的困难就是我刚才说的因为它都是大规模的企业,在一些地方当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把它关掉了员工往哪去?

    这个时候需要中央政府出手,但不是简单地增加财政的斥资,因为地方的一些问题单纯靠地方政府解决不了。这个时候我觉得需要中央政府,比如说我们能不能像去年那样的有一些产业结构调整基金,设立比如说僵尸企业处置基金,我们的这个策略是救人,但是不救企业。工人如果失去了工作会出问题,我们有一笔基金帮助他们就业、帮助他们支持他们的生活。如果通过现在这种长期持续的支持僵尸企业,从而保证工人有工作的方式,不但在效率上浪费资源,而且会搞坏整个市场纪律,控制金融风险也就变成纸上谈兵。谢谢大家。

    

 

 

(编辑:韩瑞芸)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