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姚波:准则优化合理反映经营长期保障型产品公司的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致鸿 北京报道
2017-03-27 19:19

3月24日,保监会下发《关于优化保险合同负债评估所适用折现率曲线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17〕23号)。据悉,我国现行保险会计准则自2009年实施以来,已7年有余。这些年来,保险会计准则对更加合理的衡量保险公司盈利水平、更加客观的反映保险公司业务质量、提高公司会计信息对市场的透明度,都是起到重要促进作用。(详情点击查看《保监会...

3月24日,保监会下发《关于优化保险合同负债评估所适用折现率曲线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17〕23号)。

据悉,我国现行保险会计准则自2009年实施以来,已7年有余。这些年来,保险会计准则对更加合理的衡量保险公司盈利水平、更加客观的反映保险公司业务质量、提高公司会计信息对市场的透明度,都是起到重要促进作用。详情点击查看《保监会调整保险合同负债评估的折现率曲线 传统险优势凸显、牵引保险回归保障》

其中,折现率是寿险业务会计准备金和利润计量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此次,保监会专门针对会计准则中保险负债评估的折现率进行优化和调整,其意义何在,对寿险公司影响几何?

为此,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总精算师姚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记者进行了独家解读。

21世纪经济报道:能否介绍一下保险会计准则优化调整的主要内容,存在哪些具体变化?

姚波:此次优化调整主要针对传统寿险业务的会计准备金折现率假设,一是要求行业统一使用与偿二代计算相同的无风险折现率曲线,即在目前使用的750个工作日移动平均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上引入终极利率,二是收紧和明确了对综合溢价的要求,将原来溢价最大幅度150个基点降低到120个基点,并允许公司在溢价中明确体现逆周期因素。

如保监会通知所说,该优化调整将进一步增加折现率曲线的科学性和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这个调整对传统寿险业务,一是减少了短期市场波动对长期负债的过度影响,能更加客观的反映长期寿险业务利润释放;二是趋于收紧公司对折现率的调整空间,行业整体保守度增加,假设透明度和公司间可比性也能有效提高。

21世纪经济报道:对行业整体而言,优化调整会产生哪些具体影响,有何进步意义?

姚波:优化调整针对传统寿险业务,其中绝大部分是提供长期保障型的姓“保”业务,减少它们对短期市场波动的过度影响,对鼓励公司多做姓“保”业务,调整行业整体的产品结构有非常正面的引导作用。优化调整预期也能有效减少个别公司因为短期负债上升压力,采取激进投资策略、“加杠杆”、或做大投资分红类产品的可能性,有效减少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近一两年来,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保险姓保”,鼓励寿险业注重长期保障型产品。保险保障关系民生福祉,这是在目前保障水平和覆盖尚不充足的情况下,中国保险业必须秉持的基本价值观。可以说,这个调整为寿险公司更好地在“供给侧”向市场提供长期保障型产品、制定姓“保”的长期经营目标开了一剂“定心丸”。

作为平安,我们认同并大力支持此次优化调整,并能够从中体会到我国保险监管在科学性、专业性上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参照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正在以更加自信的态度,发展和完善符合中国保险业实际、符合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阶段的会计方法和制度。

21世纪经济报道::能否介绍一下调整这个传统寿险业务折现率的背景,保监会对其修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姚波:就我们了解,一是现行保险会计准则实施多年,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变化,监管与行业都在逐步探索会计准则如何更好的适应新变化;二是近一两年来保监会鼓励“保险姓保”,监管和行业开始更加聚焦于长期保障型产品。我们非常欣喜的看到,监管对市场变化给于了足够的关注并做出了快速回应。

以平安为例,平安在经营中一直坚持价值导向,在环境快速变换的市场中也始终将长期保障型产品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实际管理中,我们发现资本市场,特别是利率曲线短期的、长端的大幅波动对公司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如果看2016年国债收益率,从年初至三季度末,20年期收益率由3.68%下降到3.12%,下降超过50bps,第四季度末回弹至3.62%,单季度上升50bps,利率波动幅度大且速度快,寿险业务的季度利润随之“波澜起伏”,这种“波澜”不仅对公司管理提出挑战,甚至让外界对坚持经营长期保障型产品的公司产生此类公司经营欠稳健、对资本市场波动过于敏感的错觉。

那产生这种错觉的根源在哪里?寿险业务利润受市场利率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自会计准备金波动:市场利率上行,准备金折现率上升,公司减提准备金,利润上升;反之市场利率下行,公司增提准备金,利润下降。如果公司资产负债匹配度高,准备金受市场利率的影响,可以由资产端(主要是债券)对冲抵消,但是这个对冲作用在中国、包括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都严重受限。由于资本市场的成熟度低,长期保险负债找不到相应期限的匹配资产,这些市场普遍存在保险负债和利润对利率波动“过于”敏感的问题,特别是越长期的保险产品(通常是保障型产品),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越高。

这种不可避免的资产负债“错配”和利润对利率的敏感性之间是一种合理的联系吗?我认为不是。利率的长期波动主要受经济周期影响,一般认为经济周期的长度为5到10年,而长期保障型产品的期限往往长达20-50年,跨越了多个经济周期,简单使用资本市场当期可以观察到的利率曲线进行长期负债折现并不合理。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特别是衍生品市场相对成熟,他们逐渐找到了长期资产或资本工具用于匹配长期保险负债,因此主导会计政策更加市场化。不过,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市场里,如何使寿险准备金评估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资本市场估值变化,又合理反映保险的长期稳定性,避免过度“放大”短期利率波动影响,无论对监管还是行业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早在2009年制定保险会计准则实施细则时,保监会已深度研究此问题,并创新性的引入了750个工作日移动平均方法(约3年),使用平滑的市场利率而非当期市场利率作为传统业务准备金折现率。但随着近两年市场利率的大幅变化,过度波动问题再次凸显。这次优化调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新调整具体如何解决上面所提到的问题,这是否有国际先例,如何更加客观的反映公司利润?

姚波:我认为,这个优化调整非常及时的回应并解决了现有折现率曲线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现有折现率曲线的长端没有可靠的市场信息,二是750天平滑无法覆盖完整的经济周期。

一是终极利率弥补了发展中国家市场利率缺乏可靠的长端信息问题。过去负债折现率曲线的长端使用市场利率,但与保险负债期限相当的资产非常有限,长端利率的市场信息很少或不可靠。当长期折现率没有对应的市场信息时,多个国家在偿付能力评估(如欧洲偿二代)和会计评估(如加拿大会计准则)中对基础折现率曲线的长端会引入终极利率,避免长端折现率受短期市场波动或人为判断影响,带来不必要的资本负债表波动。没有长端市场信息问题对中国更加突出,必须要求我们对长端折现率审慎处理,偿二代使用的终极利率机制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是逆周期溢价考虑完整经济周期,减少系统性风险。如前所述,我们认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为5-10年,750天能够很好的平滑3年以内的利率波动,但无法覆盖完整经济周期。逆周期溢价的引入,能够从全经济周期角度出发,增加曲线的平滑作用和稳定性。逆周期调控是2008金融危机以来较常提及的一种宏观调控机制,指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与市场方向相逆的调控,平缓经济周期波动,减少金融体系可能受到的巨大负面冲击,从而防范系统性风险。这个方法已在银行及保险业的偿付能力评估中有所使用,此次创新性的引入我国会计评估制度,将减少保险业面对短期高利率整体出现巨额利润、或面对短期低利率出现整体大规模损失的不合理现象,能更科学的评估长期寿险业务利润释放。同时,我们理解引入逆周期调节,是对利率过度上升或下降的双向调节,目的在校正市场短期非理性波动的影响,这也与长期保险的负债特性一致。

21世纪经济报道:外部投资者和分析师非常关心会计准则是否审慎的评估了公司财务状况,不同公司的财务信息是不是透明可比,前面提到新调整对此也有改进,可否详细解读?

姚波:几项新要求都趋于收紧公司对折现率的调整空间,一方面行业审慎度整体增加,另一方面各公司的折现率曲线设定方法更加统一,财务信息将更透明可比。据我们了解,过去,是否对750天国债收益率曲线长端进行调整、如何选择合理溢价,各公司都处理不一,公司间的折现率假设并不直接可比。新调整要求会计评估使用偿二代无风险利率曲线,基础折现率得到统一,更加可比,另外偿二代与会计准则使用同一曲线,也更便于比较理解偿二代及会计评估之间的差异。在无风险折现率曲线的基础上增加合理溢价,与全世界主流的会计处理方法一致,但一般会计准则不对溢价水平进行具体规定,我国规定溢价最大上限,且新调整收紧了这个上限,将进一步增加会计评估的整体审慎度。总的来说,新要求对折现率的规定更加明确、更加审慎,无论对公司内部对比分析,还是对投资者及外部市场分析师理解公司财务信息,都有更好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编辑:赵萍)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