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上下游产业链 忠旺2016财年 纯利涨12%

21世纪经济报道 綦宇 香港报道
2017-03-29 07:00

3月24日,中国忠旺(1333.HK)发布其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其对外销量较去年同期上升3.9%至76.5万吨,实现总收益约人民币...

3月24日,中国忠旺(1333.HK)发布其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其对外销量较去年同期上升3.9%至76.5万吨,实现总收益约人民币167.0亿元。同时,经调整纯利按年上升约12.1%至约人民币31.4亿元。

此外,忠旺的毛利由去年的53.2亿元上升至62.9亿元,同比上升18.2%;毛利率由32.9%上升至37.7%,毛利率增幅令人瞩目。

在经历2015年铝产品价格落入低谷后,2016年铝价实现了非常可观的“V”字型反转,年尾价格到达了13000元/吨的水平。对于以铝加工为主业的企业来说,上游价格上涨意味着成本的上升。

“2016年在营口配备的高精铝生产基地,为我们自己提供生产所需的高品质铝合金棒,毛利润和毛利率的大幅提升与这项生产布局有非常大的关系。”中国忠旺副总裁汤彦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原材料成本的下降为我们的经营带来很多好处。”

同时,忠旺在天津投资320亿元的铝压延项目将在2017年正式投产。“销售目标预计是15万吨,按照平均2万元/吨的预测销售价格,2017年天津工厂预计将会为集团贡献30亿元的收入”,中国忠旺首席财务官葛文达说。

不过,中国铝加工行业格局基本定型,忠旺这类企业在收益上想要有所突破,必须向深加工和高端化发展。汤彦杰告诉记者,深加工业务板块未来的营收目标是占总收入的50%以上。

轻量化市场需求庞大

2016年,国家密集发布数项有关铝材料及其应用的鼓励政策。其中,《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要求,加大铝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海洋船舶、交通运输和建筑等多方面的应用。

同时要求,到2020年实现30%的油罐车、挂车、铁路货运列车采用铝合金车体;实现铝在建筑的消费用量增加至650万吨。“铝合金作为更轻的材料,在交通轻量化过程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汤彦杰说。

他认为,“铝的需求量增长速度是非常大的,我们已经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铝挤压产品生产商,但凭目前订单的增长量来看,我们产能的增加速度并不能够完全满足订单增加的速度。”

在另一项政策文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中,中国高铁网升级为“八纵八横”,要求至2025年,中国高铁的里程数将达3.8万公里,而目前这一数字为1.9万公里。

“每新增一公里高铁里程,都会配套一套高铁车厢,这些都是会转化成具体订单的。”汤彦杰说,“我们是中国轨道交通最主要的供应商之一,相信这也会对我们的业务带来一定推动,我们也希望能为国家高铁网升级的‘八横八纵’作出贡献。”

资料显示,中国目前铝板材占铝材产品类别中的比例仅为26%,而美国、德国、日本均为50%以上;同时,在交通运输领域,中国铝材应用的比例也远低于这些发达国家。

“铝材市场还有很大增长空间”,汤彦杰表示,“高端铝材使用量的增长速度每年还在双位数以上。同时,我们也要加快向深加工方向的延伸,深加工业务板块未来的营收目标是占总收入的50%以上。”

产业链延伸

忠旺2016年毛利润在原材料成本(铝价)上涨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长,与营口高精铝合金棒生产线的投产有直接关系。

汤彦杰向记者测算,一般从市场购买铝锭重熔配比成需要的合金,在重熔过程中会有一定损耗,行业平均烧损率在3%-3.5%左右。同时,他表示忠旺许多生产用的铝合金棒,因合金特性不同,在市场上无法直接买到,只能向其他企业订购,不仅成本较高,品质也无法得到保证。

在这种情况下,营口的二期工厂对公司而言非常重要。“我们营口二期工厂正在建设,主要为公司提供高品质的原材料,从而为集团节省成本,提升盈利能力。”葛文达告诉记者。

不过,以目前忠旺的铝挤压业务以及正在建设的铝压延业务来说,即便二期建成后,营口工厂的产能依然无法完全支撑忠旺所需铝合金材料的量。但尽管如此,中国忠旺总裁兼执行董事路长青向记者表示,忠旺不会在氧化铝上进行投资,也不会对外销售其营口工厂生产的产品。

“因为许多铝材国内没有生产,我们才会选择在铝压延和铝挤压生产线前端投产一些高端铝材的生产线”,路长青说。 (编辑:骆轶琪,邮箱:luoyq@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