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李岷: 在波动中抓住投资机会 权益类投资比例或增至8%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晓宴 北京报道
2017-03-29 07:00

微信图片_20170329114540.png

QQ截图20170705103948.jpg

今年流动性管理的压力增大,现金和货币市场工具的比例最高可能提至15%左右。债券投资整体占比不会大幅变化,主要是在事件和资金面驱动策略下,加大高信用等级债的配置和中长久期利率债的交易。

2017年的资管主题词是什么?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李岷总结了两个字:波动。

在李岷看来,无论是金融市场本身的波动,还是政策带来的波动,都对银行理财的投资策略管理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需要银行理财不断“审时度势”,在波动中抓住投资机会。

银监会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银行理财余额近30万亿元,同比增幅近25%,远远低于2015年的56%。加之资管监管趋严,银行理财发展是否会就此转向?

李岷认为,尽管预计2017年银行理财规模增速会进一步下降,但从国民财富结构调整趋势和资管可投底层资产变迁方向两方面来看,银行理财作为资管主力,仍有很大发展潜能。

从单一年度的视角来看,在2017年的波动市场中,银行理财的大类资产配置结构和比例不会发生太大调整。

李岷表示,首先,预计今年资金面中性且波动增加,银行资产管理中流动性与表内完全隔离,因此整体上会提高高流动性资产和货币市场工具的配置。

其次,在要素产出效率降低、经济增长进入低速区徘徊的环境下,债券市场经历了通胀预期上涨和中美利率同调后,收益率曲线上移概率减小;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预计将保持在70-100个bp,利率品种的阶段性交易机会将增加;投资级以上信用债券的票息加上流动性溢价,已经接近非标资产的投资收益,因此债券依然会是银行理财主配资产。结合短库存周期带动的物价变动来看,债券价格在二季度可能出现拐点,将是配置窗口。

再次,由于中国股票市场估值水位的下移和上市公司盈利的好转,权益类资产有一定增配空间,将适时调整权益类主动和被动投资比例。

银行理财收益

将提升10%以上

《21世纪》:你觉得2017年银行理财的关键词是什么?对于2017年的银行理财规模有何预判?

李岷:波动。今年和以往不同的是,很难看到一个趋势性的机会。波动存在几个方面,市场的波动、政策的波动和预期的波动等等。波动的结果最终会体现到投资逻辑上,反映在投资品价格中。

去年理财规模是从23.5万亿增长到约30万亿,规模增速接近25%。今年,考虑到投资品的波动,国际形势对国内的影响,政策的影响等因素,银行理财规模增速将可能明显放缓。

《21世纪》:如何判断2017年理财收益走势?

李岷:去年理财收益是年初、年底高,年中低的走势。预计今年理财收益会比去年有10%以上的提升,3-4月份可能会走到今年收益的高点。二季度以后,中美利率联动性降低,补库存告一段落和原油价格下行预期将可能带动物价指数回落。金融杠杆冲动减缓后,对经济面预期的变化将会传导至资金市场,从而影响理财资金价格。

《21世纪》:今年大类资产的整体配置思路是什么?

李岷:主要的思路是循着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的变化,紧盯货币政策独立性提升的动向,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重点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在控制信用的基础上相机进行债券配置和交易,依托估值回升主线布局权益市场,借助全球货币多元预期加大黄金等另类投资,利用对冲策略创造各市场交易中的绝对回报。

从几大投资标的来看,今年流动性管理的压力增大,现金和货币市场工具的比例最高可能提至15%左右。债券投资整体占比不会大幅变化,主要是在事件和资金面驱动策略下,加大高信用等级债的配置和中长久期利率债的交易。权益相对看多,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场外资本市场中的并购还有很多空间。

债券交易性机会增加

《21世纪》:如何看待今年的债券投资机会和风险?

李岷:今年债券市场配置机会和交易机会相对较好,主要看通胀预期和市场流动性。考虑到目前中美利差相对合理的水平,利率品种收益率上行风险大幅降低,年内交易性机会增加。信用类品种将重点在控制信用风险的基础上,加大配置比例。考虑到经济底部运行的持续性,可以适度增加组合久期。

同时,也要注意补库存过后,基建投资若不及预期,经济增长有可能进入压力增大阶段,信用类品种的信用风险将可能加大;市场预期和政策调整可能引起的流动性变化,也可能对年内债券市场造成冲击。

《21世纪》:就权益类投资,2017年的配置策略是否调整?

李岷:权益类会随着高净值客户需求增加有所增配,比例可能增至7%-8%。但考虑到权益市场整体的趋势尚不能形成,主动管理市场容量有限,定增也受到政策的限制,所以我们拟采取四个策略均衡增配,通过整体权益组合分层管理降低回撤,同时做好安全垫,以补充波动损益。

权益类投资我们分场内和场外,场内分成四类策略:第一个是主动策略,追求的是阿尔法收益;第二个是被动策略,主要是ETF增强;第三个是定向增发,有安全垫;第四个是市场中性策略,不管市场涨跌,赚波动的钱。今年,针对定向增发新的要求,结合优质上市公司的真实投融资需求,我们也有再融资替代策略,包括可转债和配股策略都已跟上。

就境外权益市场而言,我们认为美国市场已经提前反映了经济增长短期好转的预期,投资机会相对有限;虽然香港市场估值偏低,但由于估值剪刀差的持续,以及交投活跃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尚不适合大组合投资,可以小组合参与。在新兴市场国家中,印度虽然在货币政策调整,但其人口红利的持续释放将会成为重点关注。

《21世纪》:今年另类投资和海外资产配置方面还有机会么?

李岷:目前来看,国内的货币政策独立性相对增强,汇率波动预期下降。全球债券和权益投资策略中,汇率对冲的因素将会增加,预计随着美国经济预期的逐步降温,发达经济体债券的交易机会将会出现,权益投资机会将逐步压缩。

另类投资中,我们较为看好黄金,判断其货币属性随着全球经济震荡可能有所回归。不过黄金的策略容量非常有限,和CTA一样,收益可能不错,但只是点缀。

《21世纪》:今年的结构化融资方面机会在哪里?

李岷:目前,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布局,已经涵盖了公司客户的初创、成长、成熟和转型各阶段,当经济处于低谷时,企业转型要通过碰撞擦出火花,市场表达方式之一就是并购,通过横向、纵向、资源互换等形式的并购,形成新的主营业务模式。

当然,很多并购可能最终不成功,这是社会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银行理财参与其中,要在成功的巨大边际收益和不成功的固收补偿中,寻求平衡。因此,并购交易结构策略上,更多地采取结构化设计和正向激励,通过并购基金组合,最大程度上压低收益的波动。

另外,结构化融资的方向,还有与政府相关的PPP、政府产业基金、基础设施、城市运营和节能环保等。

《21世纪》:今年委外策略有何变化?

李岷:华夏银行的“委外”,还是在自己的投资研究基础上,利用外部机构优势,进行主动投资管理。主动管理是资管的核心,我们的投资逻辑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执行过程中的约束条件是什么,我们的投资策略出来后,会在数据平台上测算,与未来预期做拟合,前述动作都完成之后再“委外”,借助外部机构的操作优势,实现金融机构分工协作基础上的高效投资运作。今年针对权益类的“委外”会加大,择时进行交易。

(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