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法全球主办方A.S.O.主席Amaury谈 千万级骑行赛事“掘金”中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包慧 上海报道
2017-04-06 07:00

两个赛事投入将逾千万级,刘锦耀对此却是信心十足,“我们预计首年就会实现盈利。”去年刚携手西班牙职业足球联盟...

两个赛事投入将逾千万级,刘锦耀对此却是信心十足,“我们预计首年就会实现盈利。”

去年刚携手西班牙职业足球联盟在中国设立西甲俱乐部的艾德韦宣,今年又看中环法自行车赛,与环法合作,率先在上海举办环法中国赛。

被认为是蓝海的体育产业,虽然在近年动辄出现数亿级别的融资新闻,然而真正能够实现盈利、上市的公司却是少之又少,核心问题就出在盈利模式。

那么,环法中国赛事的盈利模式和市场空间如何?

对此,环法全球主办方Amaury Sport Organisation (下称:A.S.O.)主席Amaury(阿莫里)在上海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透露,在他看来,自行车的骑行经济市场空间远大于马拉松。

环法自行车赛(Le Tour de France)是拥有114年悠久历史的世界知名体育赛事品牌。阿莫里称,“现在注册的自行车运动员在法国有五十万,而骑行爱好者都是中产阶级以上的概念,且近五年自行车出行的增长率是百分之十以上。每届赛事在大约3周的时间里,光是现场观众人数,就超过1000万人,产生的经济效益仅电视转播一项,就能够达到十亿欧元的量级。”

对此,将环法赛引入中国的艾德韦宣集团董事总经理刘锦耀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留意环法的人群可能以中产阶级为主。比之马拉松,环法定位更显中高端,因为不管从装备要求或者其它的方面,自行车都比马拉松更高。“目前的市场观察可以看到中产阶层的消费能力与趋势,同样是中产阶层且具备消费能力的骑行爱好者所参与的环法中国赛挑战赛,市场空间同样巨大。”

而2017年3月20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马拉松年会上,中国田径协会负责人透露,计划在2017年举行超过400场全国马拉松及路跑赛事。到2020年超过800场,参赛人次超过1000万。

逾千万级环法赛事的中国明星对接

阿莫里表示,对环法母公司A.S.O.来说,选择现在进入中国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目前中国体育领域的热情非常鼎盛,包括政府和大型企业都对体育产业有明显的扶植。此外,中国是自行车大国。

环法中国巅峰赛将于10月29日在上海浦东进行,其中重头戏“职业绕圈赛”是专业组别的较量,中国自行车运动员将与国际顶尖自行车运动员同场竞技。“环法中国赛挑战赛”则向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开放,将于9月10日在中国中部的城市长沙举行。

除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以外,此番A.S.O.联手艾德韦宣将环法自行车赛带到中国,也是与艾德韦宣达成了对接。相较于短期目标,阿莫里和刘锦耀均表示更看重长远目标,力图通过环法中国赛,推动环法品牌和自行车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使自行车运动在中国更加大众化、普及化。

实际上,企业赞助是国内马拉松赛在收益方面最为倚仗的一块收益。而对于环法来说也是类似,阿莫里称,环法中国赛事肯定还是以赞助为主要的盈利点,因为对于这项运动来说,是一项免费骑行的运动。

艾德韦宣体育总经理周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环法中国赛在长沙的挑战赛已经有一家房地产商冠名,自行车赛与很多大品牌注重绿色低碳和环保健康的形象非常吻合。目前,包括一些饮料、IT类、房产或是一些与自行车相关的、运动相关的品牌招商还在陆续洽谈中。

此外,艾德韦宣是做市场营销起家的公司,这两年正全力拓展自己的体育板块业务,而将体育与另外两大业务板块——时尚和娱乐相结合,是可能最快的变现渠道。

艾德韦宣此次邀请了娱乐明星阮经天担任此次环法中国赛的形象大使,刘锦耀表示公司今年还将邀请多位中国明星、运动员等,前往五家西甲俱乐部参加体验式真人秀,与C罗、梅西等西甲当家球员亲密接触,节目的合作方已锁定芒果娱乐。

不过,鉴于环法这一赛事在国内的知名度、受关注程度与西甲不可同日而语,其所能挖掘的娱乐化资源也相对有限。而且,现在中国本身自行车赛也非常多,像环青海湖、环海南岛等等,环法中国赛落地的商业价值如何还有待市场检验。

两个赛事投入将逾千万级,刘锦耀对此却是信心十足,“我们预计首年就会实现盈利。”

自行车赛事经济学

近期,中国各大城市被共享单车“围城”,基于互联网技术应用下的传统自行车出行方式再次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

对此,刘锦耀认为,共享单车市场的火爆对于环法中国赛具有促进作用。

凯泰资本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的自行车销售量接近3211万辆,占全球销量四分之一。预计到2025年,国内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人数可望达约8400万人,带来的将是4200亿元的大市场。

自行车运动市场是目前全球运动用品最大的单一市场,总金额占到全球运动市场的12.5%。其市场潜力不可小觑。除了包含赛事本身产生的体育赞助、报名费等收入外,自行车经济还包括电视转播权收入、媒体营销收入、文化、旅游、酒店、消费等系列衍生收入。

据统计,国内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年平均整车消费1500元,零配件消费1200元,不计算其他消费,仅此两项总消费额就已逾百亿元。同时还带动了整个骑行产业链,仅骑行穿戴装备就包括骑行头盔、骑行服、智能手环、水壶、运动鞋、运动耳机、眼镜等多项单品,一系列骑行相关的APP也相应而出。

“中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骑自行车的人数和自行车运动员数量之间的差距很大,但这也是一个利好。”在阿莫里看来,体育市场开发急不来,而国内运动自行车产业尚处“初级”阶段,从商业角度看也正是一个值得切入的机会。

目前环法中国赛的合作,A.S.O.负责为竞赛核心部分提供技术支持,艾德韦宣负责中国地区的整体运营,合作期限长达5年。虽未公布具体价格,但刘锦耀透露,最终交易的数字“很划算”。

环法中国赛赛事总监邹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相对于职业赛,挑战赛是在国内更好的落地形式,第一站选在长沙,主要因为当地政府有支持。毕竟,全程要阶段性封路100多公里,这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

地方政府为什么要支持这样的赛事?实际上,赛事的举办将带动区域经济的提升发展,对城市带来大量宣传与推广,提升城市形象。同时庞大的观赛群体将衍生出潜在市场。

这已经有很多先例,比如厦门。

根据2016年厦门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按照因马拉松到厦门旅游的游客“最大值为17.4%”的标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在2016年给厦门创造了大约价值168.5亿元人民币的旅游市场,这个数据无疑是相当惊人的。

另外,环法日本赛自2013年起已连续四年在日本琦玉举行,现场观众超过20万,经济收益达到1.6亿元人民币,其中直接经济收益达6800万人民币。 (编辑:李伊琳,邮箱:liyil@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