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智库:预计房产税在2020年之前很难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尔德 北京 报道
2017-04-13 18:23

《进程与展望》分析,如果放弃 2016年采取的楼市降温措施将再次吹胀房地产泡沫,导致房价进一步脱离收入和人口等经济基本面。

4月13日,经济学人智库在北京发布《中国的供给侧改革──进程与展望(以下简称《进程与展望》)。

《进程与展望》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钢铁和煤炭行业的过剩产能有所化解,未售房地产库存多年来首次出现下降。通胀上升缓解了企业的债务偿本付息压力,增值税改革宣告完成,“中国制造2025”规划出台,着力“补短板”。

经济学人智库指出,仍有一些问题存在挑战。例如,过剩产能的降幅并非表面上看的那样明显,因为其中包括了相当一部分原本闲置的产能。房地产库存虽有下降,但降幅不大,引导老百姓到三、四线城市购房方面进展甚微。通胀上升可能也是短期现象,去杠杆方案——如债转股等——整体而言尚缺乏说服力。扩大适用增值税对企业的积极影响并不明显,降低企业所得税的计划也没有取得重大进展。

《进程与展望》分析,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政策领域来看,2016年去产能方进展最大。预计2020年前,对降低企业成本持相对乐观态度,而对房地产去库存的前景最难以乐观。

对未来降低企业成本相对乐观

经济学人智库分析,对于未来降低企业成本持相对乐观态度,尽管调整企业所得税难度较大,但是通过降低政府收费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不大。

在补短板方面,中国在推动工业经济向价值链上游迈进已取得了不小进展,“中国制造2025”规划安排的资金,以及国内民营科技企业实力的提升有助于维持这一势头。

《进程与展望》对去产能和去杠杆前景无法保持乐观。随着削减过剩产能的努力向生产性产能领域延伸,去产能的难度将大大增加,这在国有企业部门将表现得尤为突出,对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也会更大。政府设立的用于推进这方面工作的重组基金规模不大,使用状况也不理想。

经济学人智库分析,产能过剩问题的根源在于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持续获得政府担保或地方银行的信贷支持。除非这些实体受到严格的预算约束,否则产能过剩问题仍将挥之不去。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国企出问题,政府总要管”的明显或隐形承诺,使国企调整难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国企去产能的调整,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企、国资深化改革的问题。

经济学人智库指出,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供给以及其他去杠杆措施将有助于降低债务累积的速度,但对国企改革的力度是否足以帮助其摆脱债务持怀疑态度。

 预计房产税在2020年之前很难落地

经济学人智库分析,让国民经济摆脱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依赖将是极具挑战性的一项工作。

因为限制新房建设与地方政府的利益格格不入。后者高度依赖土地出让获取财政收入,将房价上涨视为增加土地出让金的机遇。给房地产开发降温会直接影响GDP增长和劳动力市场,还将增加金融业的风险。同时房地产也是中国家庭财富最重要的组成。预计房产税在2020年之前很难落地。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出台房地产税,就是要提高房屋占有、使用和交易的成本,让它远远大于物业费和银行贷款利息,把房地产的泡沫挤压出来,把房屋所有者的第二套房、第三套房甚至几十套房都“挤”出来、“逼”出来,这样就可以在不增加土地或者建筑的情况下,增加房屋供给。

刘世锦强调,从发达经济体的经验看,城市化发展一定程度后,这是一项基本的制度安排。这也是下一步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

经济学人智库提出,一旦经济增长再次放缓,政府去库存的决心将面临考验。

《进程与展望》分析,如果放弃 2016年采取的楼市降温措施将再次吹胀房地产泡沫,导致房价进一步脱离收入和人口等经济基本面。要想确保泡沫不会破灭,政府只能延缓放开资本市场和海外投资,以保证能够留住国内储蓄,但这将拖累长期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进程。

(编辑:陈洁)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