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院掘金中国儿童康复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萍 北京报道
2017-04-14 07:00

近日,美国新泽西特需儿童医院(CSH)和北京长和系国际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长和医疗”)共同打造的深圳长...

近日,美国新泽西特需儿童医院(CSH)和北京长和系国际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长和医疗”)共同打造的深圳长和大蕴儿童康复门诊部在南山开诊,该门诊部将引入美国儿童康复和发育行为的儿科诊疗模式和技术体系。

2011-2015年,国内儿童康复机构、康复患儿及消费规模均快速增长。以残联为例,儿童康复机构在此期间增长了一倍;另有统计显示,仅高收入家庭的儿童康复市场已超过300亿元/年。

不过,儿童康复还未引起中国家庭和医疗机构足够重视。2016年底广东省的一组数据显示,国内至少有12%的儿童需要接受康复干预、治疗,但就医比例仅有一半。

“虽然国内有很多儿童医院,但对于儿童发育行为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目前也没有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长和医疗副总裁田坤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儿童康复市场缺口大

中国的儿童康复存在巨大市场。长和医疗调查显示,按照美国12.9%的比率和中国2.565亿儿童人口计算,仅高收入家庭而言,儿童康复市场便超过300亿元/年。

“按照全国超过200万资产家庭占比2%计算,假设每年有5万康复需求,高端儿童康复市场就达到322亿元。”长和医疗运营总监赵杨预测。

目前儿童康复机构主要有:儿童医院的康复科、儿保科及妇幼保健院,但这些机构具有临床医学保障,但康复治疗资源十分有限;民政部门和残联体系的服务机构,涵盖了多数残疾、半数以上重度患儿的康复服务;以及早教中心等民间教育、咨询机构,覆盖部分社区、轻中度患儿的康复服务和学前教育,但此类机构基本没有临床医学介入,同时缺乏有资质、达到一定技术水平的治疗人员;最后一类是特教机构,主要提供特需教育服务,承担轻度配套治疗,处于辅助角色。

市场的存在,使儿童康复的机构、接受训练的儿童及总体消费在2011-2015年快速增长。大量需要接受康复和干预的儿童,最近几年也逐步接受医疗机构、残联民政体系的治疗。据统计,2011-2015年,接受康复训练和服务的儿童数量增长了3倍,消费金额增长了约3.5倍。

不过,我国儿童发育行为障碍的早期诊断、干预方面极为欠缺。另外,儿童处于发育成长期,更容易受内外环境影响,儿童康复治疗显著区别于成人,其技术培训、运营管理难度也更大。

“儿童康复,一是多重或单一病伴随不健全发育,导致的多重生长问题叠加出现,二是随着儿童生长又会显著演变,因此对治疗的专业度和全面性要求很高,需要多专业团队跨学科协作。同时,由于身处成长发育阶段,还需要发育行为儿科学(DBP)的全面评估诊断和医疗指导,才能达到有效并符合循证医学的治疗,加之国内儿科医生本就是稀缺资源,DBP医生数量更少,配套难度极大。”赵杨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因此医疗技术、诊疗模式、学科团队等,均大大提升了儿童康复的门槛,复制性也较差。

美国新泽西特需儿童医院副总裁、首席研究官Dr.Michael Dribbon认为,中国儿童康复供给比较稀缺,尤其是脑损伤、脊椎损伤和一些特殊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所以我们与长和医疗签订了一个长期、独家的战略合作协议,希望将新泽西特需儿童医院的运营管理、教育培训和医疗经验带到中国。”

近半未得到治疗

与美国相比,我国儿童康复仍处于初级阶段,一个表现是,美国3-21岁儿童中约有12.9%接受干预,但在国内有大概一半没有接受治疗。以广东省为例,儿童多动症、学习障碍、孤独症等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深圳也有不少儿童迫切需要接受学习障碍、言语障碍和生长发育类治疗服务。

长和医疗尽调资料显示,广东省儿童存在约5%的学习障碍,3%的言语障碍,1%的发育迟缓,1%的自闭症,1%的认知障碍,而目前接受治疗的比例仅为8%。

在长和医疗副总裁田坤看来,很多需要治疗的儿童没有就医的原因有几点:公立医疗机构侧重急症治疗,儿童康复方面的人才、技术、设备、服务等方面配给严重不足;对儿童生长发育的科学认识不足,而且一定程度上对发育问题采取回避、等待的消极态度;具备儿童康复训练的医疗机构严重缺乏,而民营康复训练机构以特教为主,往往采取低投入、低定价、单一化方式进行团体式课教服务。

“民营机构看似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心理负担,但往往鱼目混珠,人员资质、技术手段、服务模式上很难具备循证医学的支持,疗效和质量难以保障。”田坤表示。

据悉,合作双方正在酝酿儿童住院康复项目。Dr.Michael Dribbon表示,相对于普通儿童医院,儿童康复更多强调干预,尤其在功能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希望儿童在返回社区时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儿童康复可以看成是综合性儿童医院和回归社区之间的桥梁。”

现实也存在难度,设置儿童康复医疗机构审批难度比儿科医疗机构大得多,并且医保所能覆盖的儿童康复项目范围窄、赔付额度低。

田坤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儿童康复机构的维系和发展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由于复杂性高、难度大、资源紧缺,儿童康复需要配备科学全面的诊断工具,并需根据学科发展、内外因导致的儿童成长变化,及时更新和本土化,这需要较大投入。

二是儿童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对患儿家庭来说是长期投入,因此价格敏感度较高,加之服务产出主要依赖治疗师的人工,边际效益很难在短期内提高。

三是目前国内普遍对儿童康复认知度不高,对长期治疗接受度不高、对治疗机构的选择更是不确定,导致需要长期的技术、服务积累才能认可品牌,故短期市场预期不足。(编辑:陆宇,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huping@21jingji.com,luyu@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